恶意读后感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1月25日语录文摘评论54 阅读2037字

没看过《恶意》,你读不懂东野圭吾。了解东野圭吾,是从《白夜行》开始的,上千页的跌宕起伏没有半字冗余,两天时间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后还意犹未尽。于是开始认识东野圭吾,市面上对他最多的评价便是推理悬疑鬼才,但其实除了通过《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一系列典型推理悬疑小说,他更希望通过悬疑案件和记叙手法来揭露人性。如果说《白夜行》中的爱情极度炽烈,令人粉身碎骨;那《恶意》中的怨恨则无比深沉,令人万劫不复。通过《恶意》,东野君为我们开辟了思考人性的新视野。

“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加贺警长的疑惑其实从野野口修获知自己身患晚期癌症后便得到了解答。《恶意》全书总共分为七个章节,通过野野口修的手记和不同主人翁的内心独白完成了全书所有的剧情反转和推理,利用人对第一印象深刻的特征,作者在开篇便运用嫌疑人手记推进了剧情发展。

故事的主人公野野口修的手记中描述了案件发生前后的全过程,当读者们正沉浸于挖掘真凶时,东野君笔锋一转,从警长加贺角度出发讲述了案情的另一种可能性,将读者引入另一个思考高峰,同时继续推进案情推理发展。最后野野口修自白和加贺警长揭露犯罪动机,在心跳加速燃烧大脑的同时也引人深思。

像余华一样,东野君写作擅长运用白描,零度写作手法下是社会和人性的波澜起伏,而《恶意》就是东野圭吾白描手法的巅峰之作。虽然全书在三分之一出便已经交代了杀人凶手,但杀人案件最吸引人的并不是凶手大白的时刻,而是探查凶手杀人动机的过程。人们喜欢推理小说,或多或少,在案情的背后会得到共鸣。野野口修手记中无处不在的在刻画日高邦彦的为人,从对待邻居猫的态度到《冰之扉》中涉及个人隐私的校园欺凌揭露再到《野火》中关于烟火师傅的刻画。但最精彩的是野野口修伪造手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逃避警方追查,而是用一些明显漏洞引导警察查出自己是罪案凶手,但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手记将警察引入另一个错误的方向,最终使得日高邦彦身败名裂,就算自己被查出是作案凶手也在所不惜。

都说将死之人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们在得知死讯时就已经计划好了对付这个世界所有的恶意。野野口修从被确诊癌症时,便开始精心策划几十年来自己内心受到的煎熬和不公,但施暴的对象却是正直刚强善良的日高邦彦。在校期间,野野口因为畏惧特权,屈从学校的老大变成了施暴者,被凌辱的对象是日高邦彦。但是十几年过去了,当郁郁不得志的野野口修找到已经成名的日高邦彦时,却得到了他的亲自提携和资源共享,但也就是这样无私的帮助下,更加助长了野野口修对日高邦彦的恶意,从而精心谋划了一场谋杀。

我们讨论人性,我们也嫉恶如仇,道德的标杆让这个社会每个个体在面对黑恶势力时都会展现出惊人的一致。但是当个体得到无条件的善意相助时,却会表现出惊人的差异。基督信奉人性本恶,所以教徒们穷极一生行善积德以求来世安宁。“案犯的动机是什么?我们进行了调查,日高邦彦自不必说,对野野口修我们也收集了不少资料,但实在找不出野野口修杀害日高的理由。相反,就工作上多番关照这点而言,日高甚至可以算是野野口修的恩人。”处心积虑的破坏一个人的一世名声要比单纯的杀掉某个人更具有破坏力,但传统的同态复仇已经无法解释野野口修的做法,到底是怎样的恶意才能支配一个人走入如此深渊?

“我爱你,这是真的。我恨你,这也是真的。”野野口修对于日高邦彦的恶意已经远远超出多数人的想象空间,但这样的恶意却能让多数人在不经意间找到共鸣。有多少次,因为学校里那些比我们优秀太多却又双商超高的人而感到自卑,又有多少次,因为单位同事超强的个人能力和品德修养而自愧不如。所谓嫉恨,是嫉妒与仇恨的复合,我们不会没来由的嫉妒一个人更不会随便去记恨一个人,但却可以毫无理由的嫉恨一个人,而理由却往往是内心的那一丝自卑在作祟,但这样的案件之所以罕见,是因为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事的准则,而多数人会因为恐慌牢狱之灾和坚持内心的道德底线而不去触碰这份的恶意,但面对社会家庭特别是内心世界的重压时,总是会有人不顾一切却只为获得最后的安宁。

东野君为我们设定了一个场景,不只是为了向我们展示一起精彩的案件,更多的是为了告诉我们当面对社会和群体时,应当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和解决内心缺失。诚然,所有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缺陷,但若任其发展下去,也许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是下一个野野口修。“People find it easier to forgive others for being wrong than being right.”邓布利多之所以能发出这样的感叹说明这种恶意本就是人性的本真。“我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他人。”虽然鲁迅的哲学被一些人诟病多年,但他也告诉了我们为人处世的至臻道理。当与人交往时,应当平等对待,而不是主动的将对方放置于弱势地位,将自己放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最终难以避免的激发对方的自卑感,从而助长恶意滋生。一千个读者内心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东野圭吾向我们留下了整片描白空间,剩下的就靠我们自己去发掘其中的深意。(王远)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