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世界读书日”起,满赟省级学带工作坊的好书推荐活动一直在持续进行,6月我们共同阅读了《观察儿童》实践操作指南。这本书在工作中是极具价值的实践操作指南,通读全书获益匪浅。
作者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是鼓励照料婴幼儿的工作者乐于观察和记录儿童的成长情况,以满足儿童的需要;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也使婴幼儿工作者在规划自身未来的专业发展时,能更清楚自己需要学习和完善的方面。书中的观察案例有0—3岁婴幼儿的居家生活,也有3—6岁幼儿的在园活动,记录时间集中在1993年和1994年。由此可见,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婴幼儿工作者已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全书共有七个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步步深入,带领读者逐渐掌握观察实施的全过程。在阅读第一章“为什么要观察?”时,作者提到了“理解儿童的需要和经验”。我们之所以要展开观察,原因之一是要满足儿童的需要。儿童会用各种各样的个性化方式来表达他们的需要,比如幼儿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有的孩子会尖叫,有的孩子会攻击别人,而有的孩子则会默默哭泣。我们观察到了孩子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就会理解行为产生的原因。
第二章“一步一步教你如何呈现观察”时,学习了完整的观察记录。
观察:第X次(观察编上号可以清晰反应观察中的进步)
日期:XX年XX月XX日(可以对幼儿进行前后对比,也可以准确地算出被观察幼儿的年龄)
开始时间:XX:XX
结束时间:XX:XX(可以把握儿童在一次活动上花费的时间)
成人数目:X
儿童数目:X(群体数目对儿童的行为可能会有影响)
儿童姓名:XXX(记姓氏或是代号即可)
年龄:X岁X个月(为了将儿童的发展情况与发展阶段之间作公正比较)
环境:(记录下大体背景,若涉及成人要如实记录,成人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行为方式)
目的:(列出想探究的发展领域)
目标:(想观察的具体能力)
观察记录:(应尽可能当事情正在发生着,全心关注感兴趣的方面)
结论:(概括叙述观察到了什么,与目标相呼应)
评价:(将发现与目标年龄群应有的表现相比较)
建议:(帮助幼儿完善其技能)
在观察的过程中可用代码提高记录速度,如A→B可以用来表示儿童A走向儿童B并交换了信息。在观察结束后要尽快将草稿补充完整,这样观察记录就容易完成。要让记录工作变得轻松还要明确你为什么观察儿童,想发现什么,目的和目标是制定计划去发现儿童能够做些什么的正规方法。观察的价值在于运用,而不是作为文档的收集。评论要具体,不要对儿童作绝对性的评价或假设,观察发现要尽量保持客观。
第三章全面介绍了各种观察法。有图表法、抽样法、书面法、检查清单法。其中图表法包括:行踪追踪观察法、社交图形记录、直方图、饼图、饼图的变式。抽样法包括:时间抽样法——目标儿童、时间抽样法——儿童群体、事件抽样法、快照法。书面/叙事性观察包括:比较性观察、日记和个案研究。除了上述的观察法以外还可以用其他媒体记录观察,如录音机、摄像机等。这一章在最后罗列了一些目的和目标,以便于采取最恰当的模式来记录观察。
第四章通过例子详尽地回顾了记录观察的益处以及观察之于儿童的重要意义。第五章讨论的是怎样培养将观察与早期学习目标相联系的能力。第六章对各个发展性领域作了介绍,列举了一些与早期教育学习目标的标准有关的活动。第七章概括地描述了儿童的发展阶段。
瑞吉欧教学思想中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作为一名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活动中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幼儿,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主题活动不断深入。《观察儿童》这本书不仅教给了我一些观察的方法,也触动了我的思考。在工作中,观察幼儿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学习的基本功,我们应该科学地观察幼儿,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更好的观察者。在这条路上,我还要继续学习,不断前行。(韩静莉)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