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是我第一次接触的意识流作品。这本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从克拉丽莎·达洛维夫人上街买花筹备自己的晚宴开始,到晚宴结束为止。
就塑造角色的方式而言,《达洛维夫人》与我曾经读过的任何一本书相比,都大相径庭。
在塑造每个角色时,伍尔夫都长驱直入,抵达人物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思维之中,站在他们的视角看待社会和生活,她也借女主角克拉丽莎最怀念最爱的两个人物表达了写作的原因:“除了思维,我们身外别无他物”“惟有内心的感觉,才值得谈”。
整本书是围绕克拉丽莎展开的。
她是上流社会的议员夫人,过着舒适却空虚的生活,心中始终饱含对青春时光的怀念。我在另一篇读书笔记中写过她给我带来的感触,但书中的其他人物也同样深刻值得谈论。
塞普蒂默斯是一个看似和克拉丽莎毫无关联的人物,在书中他们只有两次直接交集:第一次,克拉丽莎上街买花,看到一辆汽车的车胎爆炸,塞普蒂默斯也见证了这一幕;第二次,便是克拉丽莎在宴会上听到他自杀的消息。
他上过前线,失去了自己的好友埃文斯。因为战争带来的精神创伤,失去了感觉的能力。他对周围一切都近乎麻木不仁,却常常为身边的自然之美感动(“美就是真理,到处都洋溢着美”);他常常听见自己死去的战友埃文斯呼唤自己,听见小鸟用希腊语唱歌。
他的生活或许绝望,但至少,他是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静谧的。刺激他最终走向自戕的,是他的医生霍姆斯和威廉爵士。威廉爵士崇拜平稳,“由于他崇拜平稳,威廉爵士不仅自己功成名就,也使英国日益昌盛。正是像他这类的人在英国隔离疯子,禁止生育,惩罚绝望情绪,使不稳健的人不能传播他们的观点,直到他们也接受他的平稳感”。他享有上层阶级的特权,面对那些生活中缺乏希望和恩惠的人,他只会冷漠地认为他们缺乏“平稳感”;霍姆斯亦是如此。在塞普蒂默斯眼里,霍姆斯代表一种可怕的力量,他称之为人性。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评论:不要说杀人者是恶魔,这种说法抹杀了人性之恶。这种残忍使塞普蒂默斯感到绝望,当他看到霍姆斯走近自己,他使出了浑身的劲儿跳出了窗户,可仅仅在他跳窗的上一秒,他还想着“活着多好,阳光多温暖”。
在这个人物身上,伍尔夫倾注了她对当时不平等阶级的控诉和对底层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但从精神层面上,塞普蒂默斯更是她本人抑郁面的投影:在一次又一次的精神崩溃之后,伍尔夫最终也选择了自我了结。
因此,这本书也蕴含了伍尔夫对生死的思考。当克拉丽莎走在自己热爱的伦敦街头,她心里却在想:她必然会永远离开人世,是否会觉得遗憾?没了她,人间一切必将继续下去,是否会感到怨恨?还是欣慰,想到一死便可了结?当她在自己的宴会上听说塞普蒂默斯自杀的消息,她为他感到高兴,因为面对残酷的人生,她逃避了,而那青年是带着宝贵的本心纵身一跃的。她活着,却眼睁睁看着男男女女接连沉沦,看着自己的本心被日复一日空洞虚伪的生活湮没,这是她的灾难。对她这样一个曾经充满激情、现在仍保有对生活的热爱的人而言,看着自己逐渐迷失和沉沦是对自己最大的惩罚。
为什么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却会自杀?这本书给出了完美的答案:正因为热爱生活,才不忍继续因现实的痛苦而煎熬。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幸福的当下死去,这种幸福便成为了永恒。“如果能在此刻死去,那将是莫大的幸福。”
但生命岂是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呢?书中还提到:父母赋予生命,要尽天年、宁静地走完生命之路,但却感到强烈地无能为力。活着不易,但生命是父母赋予的,岂能随手抛弃?何况一个人死后,哀悼的都是逝者生前所爱之人,既然一条生命的消逝给别人带来痛苦,一个人的生命又怎能完全属于自己呢?
除了对主要人物大篇幅的心理描写,伍尔夫对许多只出现了一次的人物也进行了生动的刻画。最能引起我的共鸣的一处,只有短短三五行。
故事依然从上街买花的克拉丽莎开始,在某个时刻她望见伦敦上空盘旋的飞机,紧接着我们就跟随飞机的航线将视角转换到了格林威治。本特利先生在格林威治修草坪,当他看到飞机向远处飞去时,他想:那是理想,是凝聚点,象征人的灵魂;它也象征人决心通过思维、爱因斯坦、数学和孟德尔学说去挣脱躯壳,离开住宅而远走高飞。这样一个简单的心理刻画之后,这个人物就再也没出现过了。但这一个句子,就足以表现出平凡的人对理想和远方的向望。像这样的文段数不胜数,我相信它们都寄托了伍尔夫本人的思想和她对人们的同情。
还有一段我也十分喜欢:一位老太太感叹自己为生活牺牲了玫瑰花,在心里默默祈求一位路过的、站在风信子边的年轻姑娘给予她怜悯。
伍尔夫本人在日记中描述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我要表达的观点多极了,可谓文思泉涌……”初读,这本书便给我带来了无限启发,这篇读后感只是浅略地记录了一些最深刻的印象,读书过程中还有许多转瞬即逝的念头,也还有许多读不明白的语段,因此,这一定会是一本值得我反复品读的作品。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