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充满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通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毛泽东所著的《矛盾论》系统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这部著作紧密联系了中国的现实情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矛盾论》最初是毛泽东同志1937年在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当时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刚刚结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际。毛泽东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阐述的矛盾进行了大众化的研究,使得人民群众能够简单容易地学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推动了我国革命的进程,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先后两次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学哲学、用哲学的高度重视:“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习近平强调:“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习近平指出:“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这一句话简要而全面地将毛泽东的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表现了出来。其中,承认矛盾,是要求我们承认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分析矛盾,是要去了解每一矛盾存在的特殊性;解决矛盾,是要在了解了矛盾特殊性时具体的事物具体分析,辩证地看待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统一;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是要找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存在的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洞察事物发展规律,是要善于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进而探索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习近平指出,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是矛盾的表现形式,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论》不是简单描述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理,而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为出发点,抓住主观主义的要害和形而上学的命门,即脱离中国矛盾的特殊实际的总病根,一针见血、直击要害。通过对《矛盾论》的阅读,我们能够发现《矛盾论》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即通过研究《矛盾论》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尤其是关于矛盾精髓问题与对立统一规律问题、矛盾的斗争及其转化、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问题等都有待于深入研究。只有把“矛盾论”放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来考察,才能深刻理解其精髓要义和重大意义,才能充分利用好这把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想路线上的“金钥匙”。斗转星移,世事沧桑。80多年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中国面貌更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即便是今天,《矛盾论》它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它所揭示的哲学思想,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永远不会过时,一直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着正确的方法论的指导。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矛盾论》等光辉著作,坚持学哲学、用哲学,学习、坚持、运用、继承“两论”哲学智慧,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胜利。
植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然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之际,在新时代开启的伟大征程中,深刻、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变与不变,对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开启新征程具有重大意义。十九大明确指出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从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进程中,始终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他深刻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们行动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坚持。即使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了,但是我国的发展中仍然存在着经济发展问题、生态建设问题、教育问题、民生问题、法治问题等等,所以在新时期我们就要准确把握住矛盾的性质、特征,我们党要牢牢把握住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