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是沪教版五年级第二学期的课文,很励志的故事,可说是鸡汤文的范本。说它是鸡汤文,并非贬义,只是从写作内容与风格角度而言。
一个有音乐梦想的少年在练琴的初期遇挫。为了不被取笑,躲去小树林独自练习,偶遇一位自称是聋人的老人。在老人的鼓励与陪伴下渐渐找到自信。后来,他得知老人是音乐学院教授,琴艺精湛,才明白了老人的一片苦心。最终少年在音乐道路上不断前行,实现梦想,仍对老人心怀感恩。
这样一篇课文,到底教什么?写作方法?不具有典型性,没必要。阅读策略?似乎也没多大意义。最终我确定教这篇文章“写了什么”的问题。可能有人会觉得“写什么”是最浅层次的问题,白纸黑字写在那里呢。
其实“写什么”的问题不仅是文章外在的表述内容,还指向文章隐含的写作主旨,也就是作者透过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思想、情感等。越是随着年级升高,阅读文本难度增大,学生对主旨的把握越成障碍,尤其选择题,更难以判断。而况对文本的误读、浅读,连成人都不能完全避免。“写什么”怎么会不值得教呢?
为了本文写什么的问题,我仍采用的是问题导学的教学策略。由学生课前质疑,教师梳理归类形成课中合作探究的主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提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能作为解读课文的支架性问题,这里不作细表。而我在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后,抛出了一个问题“唯一的听众在这篇文章中究竟指的是谁?”同学们起初以为是我说错了,这听众不是明摆着吗?不是那位老人吗?可是,在妹妹告诉“我”之前,“我”一直当她是聋的,她是听不到我奏出的让家人受不了的琴声的。
至少在知道真相前,唯一的听众是谁?是“我”!因为“我”以为老人听不到,所以“我”其实一直是演奏给自己听的,老人不过是象征性的听众罢了。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得知老人并不聋后仍未挑破了。“我”已经习惯做自己的听众了,因此那个解救了在放弃与坚持中徘徊的人正是“我”自己,只有悦纳自我,才能获得自信的力量,才能坚持始终,实现初心,这是文章的主旨。不是说文中的老人对“我”的成长并不重要,但老人实际上是起到了镜子的作用,让“我”照见了自己的初心,坚定了对音乐的追求。假若“我”自己都无法聆听接受自己的琴声,那么即便有10个谎称聋人的老者出现,也不能扭转“我”退缩的念头。
由此观之,“写什么”是不是很值得教的?不过,“唯一的观众是谁”这个问题并非我自己想到的,是我在听课时获取的启发,若没有那次学习,也许我也就糊里糊涂地上了这篇文章。我们岂不是少了一次思辨的机会?
抛开答题或考试的正确率压力不谈,纯粹去研探文字背后的意义,含英咀华,感受解读的意趣和理趣,难道不是一件乐事吗?如果我的学生也学会以此为乐,并终身以此为趣,那就是我作为语文老师最可心的小确幸了。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