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碎片化的时代,为什么还要读文学原著?

征文网 2019年2月24日文学快讯评论1,647 阅读1389字

(以西方文学为例)知识大爆炸这个概念早已被提出,但近年来人们似乎更喜欢使用“碎片化”这个词语来形容知识的纷繁复杂。

知识的浩瀚无垠在古老的时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例如众所周知的两千多年前的庄子的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倘若他活到现在的话,知识的无限也许会令他更感诧异吧。

不过,说来奇怪,庄子已经感叹过“有涯随无涯”的不可行性,但是现代人却是似乎充满了求知欲,大有“偏向虎山行”的无畏气概,这也让很多商业嗅觉灵敏的商人发掘出了商机,于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付费的时代正式到来。——关于这些,很多互联网大咖和专业人士业已透彻的分析过了,这里就不再作浅薄的赘述了。

知识付费的时代,受益于网络科技的发展。而互联网的发达,也使得知识日益呈现碎片化传播的趋势,人们不断通过各种线上渠道(不管是否需要付费)接收到林林总总的知识。当然,也包括文学方面的,虽然较之金融经济等方面只是占据少之又少的一部分。毕竟,人们学习知识也是带有功利性的,更愿意接受对自己有实质性帮助的。

那么,在知识碎片化的时代,我们还需要深入阅读文学原著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不管如何,阅读是一种无法替代的行为,即使别人解读得更好,转述得更精彩,也是无法取代自己亲自去品读的,就像别人无法代表自己去吃饭睡觉一样。

1、阅读原著可以让自己正确认识书中的人物。

英国作家、学者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小说中的人物有“扁平”和“圆形”的区别。事实上大部分作家都是在追求塑造个性复杂的角色的,也许是因为这更符合人性吧。但是一般的资料介绍作品时又往往会将书中的角色扁平化、脸谱化,简单地贴上了好人或是坏人的标签,非黑即白,非善即恶。只有我们读了原著,才会真正形成我们对这个角色的看法(虽然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例如,在向学生普及名著的资料中,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克洛德往往会被说成一个纯粹的好色邪恶的大坏蛋,但其实这个人物也有着另外一面的,甚至包含了作者的特征。

2、除了故事情节,原著还有很多富有思想性的内容。

碎片化的传播,也就是简介的资料,篇幅有限,大多是简单讲述一下故事的脉络,发展的情节,如果读者发生了兴趣,也许会找来原著翻阅一下;万一觉得不够吸引,也就打消了去看的念头。在后一种情况下,若是有一天,读者在百无聊赖中,终是拿起了这部原以为乏味无聊的著作,结果却被深深迷住了,并且发现,原来内容并不重要,全书充满了很多睿智而有趣的句子(或是想象奇特),闪耀着很多光辉的思想。——这也是能够激发读者更多的思考的。

例如,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个少年爱上了一个不该去爱的少女,后来不堪忍受痛苦自杀了,放在今天其实说不上有多大的吸引力,但书中有着许多包含人生真谛的思想见解。王尔德的《道连·葛雷的画像》,情节固然是构思巧妙的,而亨利勋爵的各种诱惑的言论更能让人眼前一亮。

3、阅读原著也是一种欣赏艺术的方式。

事实上,我们所阅读的西方文学,基本都是译著,称不上原著(除了一部分精通外语的人士可阅读原文),因而已经是隔了一层的,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的艺术魅力(古人所谓的“嚼饭与人”)。特别是喜欢玩弄文字游戏的著作,像斯特恩《项狄传》、乔伊斯《尤利西斯》这一类的。

不过,抛开语言文字方面不论,各类情节的铺排推进,修辞手法,角色塑造等艺术手法和技巧,也还是足以让人考究回味一番的。

百家号·孤读者笔记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