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活像一本教育的百科全书。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籍的开头先问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你适合做老师吗?
很多人因向往老师的超长假期、受学生家长喜爱和尊重等原因,而从事教育工作。但在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骨感的现实却几乎将他击溃。教师面对着日复一日的备教改(尽管你可以抽改作业,但你一定得通过改作业这一有效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辅,面对着学校那永远也填不完的表格,面对家长对学生的无限期盼,面对教室里按下葫芦浮起瓢的闹腾学生,教师的爱心和耐心不知不觉就磨没了。
面对这种困境,老师需要随时给自己的内心充电。老师要包容学生的缺点的心,关心学生的兴趣,关爱学生的成长。如此,老师才能依靠学生的成长给自己充电。
当你有一颗包容和爱学生的心,你已经具备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潜质了。此时,我们要明确的是,我们教师是一个完整的人,接受教育的学生也是一个个完整的个体。老师要先充实自己,再理解学生,最后影响学生。
老师充实自己的方式主要包括:阅读、旅游、听课和家访。
阅读是增长见闻最简单又最高效的方式,但老师不能只阅读本学科的知识以及教育类书籍,还应该让自己的阅读面更宽一点。
旅游是扩大世界观的绝佳方式,老师如果不到处逛逛,那么他甚至很难理解到处旅游,甚至经常出国旅游的学生的思维方式。
听课就是参与到优秀老师课堂的过程。在当今社会,听课不仅是去听实景课堂,还包括网络上的优质课堂。参与完优秀老师的课堂后需要自己演练,多想想为什么明明自己和优秀老师的授课方式基本一致,但落实到学生的反馈却大不相同。慢慢的,你会发现,这和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预期有关。这时,就要求我们去做家访了。
家访是教学艺术的灵魂。就像陆游提倡的“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一样,家访是探究学生为何学习不好的绝佳方式。老师通过家访,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入手,从学生的思维学习习惯入手,才可以去影响学生对老师的感观,去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最后渗入学生的思维。
老师充实自己,开始理解学生之后,又该如何去影响学生呢?
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阅读,要让学生劳动,还要通过劳动这种具体形式,让学生落实到抽象的思维上。
学生观察什么?学生要观察天地万物:去体会春江水暖鸭先知,去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去感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要观察万物而后思考其运行规律:去思考东边日出西边雨,去总结蜻蜓飞得低,出门戴斗笠,去探究苹果为什么会掉到牛顿头上;去观察人们的喜怒哀乐:幸福的人千篇一律,不幸的人我们又是否能够分担?
学生阅读什么?学生阅读要囊括课内知识,又要开阔学生眼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较难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像苏霍姆林斯基自己编订相关书籍。对于学生较难掌握的议论文学习,老师是否可以一样自己编订一本议论文入门的书籍呢?对于那些常见的古今异义字,老师又能不能分门别类的区分清楚,甚至编订成册。至于老师推荐的书籍,那些培养学生价值观、思想观念的书籍老师是否已经阅读过了呢?这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学生劳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劳动,培养他对于母爱的认识,培养他的责任心和他的自尊心。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希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能给父母分担不同分量的家务,让孩子达到不同层次上的财务自由,并让他自由分配其财务。
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倡学生为母亲种一棵母亲树,并在母亲书结果的时候,亲手把果子摘给母亲吃,以体会母亲的艰辛。苏霍姆林斯基还会特意给一些不受人瞩目的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能够收获自己完成任务之后的成就感,获得他人的认可,进而培养自己的自认意识和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有仪式感的劳动可以增强一个群体的凝聚力。
引导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首先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要能够透过学生犯错的表象,去了解学生失误的真正原因。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会解应用题,其实是因为学生的注意力涣散。所以他特地给学生制作了一本《注意力涣散儿童集》这本书总共有100道数学题,但这些学生最开始只是单纯地把它看成是一本故事书。在学生日以继月的翻阅后,学生终于明白这还是一本解题集。于是,学生就把他们可以想象的“真实”的故事,和他不太能够理解的抽象的应用题结合在了一起。慢慢的,他看到应用题就亲切起来了。
引导学生的思维还需要一颗包容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不应该有惩罚。他认为要让学生自己感受到错误,而不是通过惩罚。为此,他还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
一名三年级的男生,抓了一只小虫放在文具盒里玩耍,被老师发现了。老师觉得男生没有爱心,不爱惜小动物,就惩罚男生这节课不能和大家一起去秋游。最后,小男生在大家秋游的时候,又弄死了三只小虫,还把虫子的尸体放在教师课桌内,让老师非常伤心。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意识到了,学生容易把错误的原因和惩罚结果划上等号,而不去思考究竟错在哪。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尤其是在让学生意识自己的错误时,要多一些技巧。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