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凌晨2点15分,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白桦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
白桦在一生里,一直迷恋文学魅力,坚守文学阵地,为文学事业的发展尽了一己之力。他著有大量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长诗、话剧剧本集、电影文学剧本等,其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山间铃响马帮来》《曙光》《今夜星光灿烂》《苦恋》《孔雀公主》都已拍摄成电影。
白桦,原名陈佑华,1930年生于河南信阳市平桥区中山铺。抗战时期,他的父亲被日本宪兵活埋,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几个在铁蹄下挣扎,文学成为他寻找人生道路的火炬。他说:“我最初接触的是坊间的线装书,其中有经典,也有史籍。我既希望文学照亮自己,也希望文学照亮别人。战火曾经焚毁了我的童年时光,战火又点亮了我的青春年华。”
至于白桦这一笔名的由来,合理的解释是白桦曾说,自己非常喜欢一句俄国歌曲唱的那种氛围——“田野白桦静悄悄,在雾霭中,白桦树闪着银色的微光,让人们确信它还站在那里,就足够了。他还曾说,作品如果没有自己的思索也许就风平浪静了,但是,没有自己的思索的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抗战末期的1942年至1945年,白桦与双胞胎哥哥叶楠(电影剧作家,代表作《唐明皇》《巴山夜雨》《甲午风云》)一起,离开家乡去潢川就读初中。他白天上学,晚上就在姐姐家的织布作坊帮忙织布。作坊里什么人都有,白桦目睹难民们所受的苦难,创作了第一首诗歌《织工》,发表在《豫南日报》。那一年,白桦15岁。
当时,白桦热心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激愤的文字和尖锐的言谈,引起了特务的注意。1947年,白桦肄业于信阳师范学校艺术科,同年逃离国统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多次参加战斗。
新中国成立初期,白桦随军驻守云南边境;1952年,任昆明军区创作组组长,在部队开始了诗歌和小说创作。
1953年,白桦的短篇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次年《山间铃响马帮来》在云南拍摄,此片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赞誉。
第二年,白桦的另一部反特题材小说《无铃的马帮》又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当时,白桦年仅24岁。
1955年,白桦调到北京,成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的创作员。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边疆声音》《猎人的姑娘》,抒情诗集《金沙江的怀念》《热芭人的歌》和长诗《鹰群》《孔雀》等作品,成为20世纪50年代前期知名的部队作家之一。
1957年,27岁的白桦被划为“右派”,没有写作的权利,甚至一半时间,人身自由被完全剥夺。“1957年的挫折使我发誓放弃文学,甚至文字,把所有的笔记、日记全部毁掉,扔掉所有的笔。”白桦说。
“文革”结束的第二天,白桦想到贺龙元帅早年对他讲述的一些经历,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写出话剧《曙光》。
白桦的家庭由于他的缘故屡遭不幸,儿子心有余悸地曾在一封信里劝道:“爸爸,您不能改变一个生活方式吗?为什么那样重视文学的使命呢?从您的少年时代起,您为这块土地已经付出了您应该付出的一切。”白桦复信:“儿子,我不能,因为文学是我的生命。我越来越理解古人说的‘文章千古事’那句话。一个有生命的人怎么能不重视自己生命的意义呢!……”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第四次文代会上,白桦做了一个题为《没有突破就没有文学》的发言。第二天,《人民日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他的讲话。
2009年,长诗《从秋瑾到林昭》的发表是白桦看重的事情,因为这首诗他花费了十年的心血。
1982年,白桦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写过一部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2015年,又由当年的导演、北京人艺老艺术家蓝天野复排搬上舞台,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并举办“越冬的白桦诗歌朗诵会”。朗诵会上,85岁的白桦感慨万千:“本来我就已经很衰老了,已经到了俗话说的风烛残年。请透过我的创口看看我的年轮吧!每一个冬天的后面都有一个春天……”
在中国作家中,白桦是“苦难一代”的突出代表。但他在充满艰辛的创作道路上,始终把个人际遇熔铸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中。
在他那些湿润、感性、生动、美丽的文字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文学一生执着的白桦。来源:常华敏写作坊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