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以后中国的历史演变是好是坏,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这就是中国历史最有价值、最堪研寻的一个大题目。这也便是唐代之伟大远超过罗马的所在,更是它远超过世界其他一切已往的伟大国家之所在”。这段原文摘录文字深深打动我,这也是为何此书我一直看了一整个月的原因所在,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是不应该忽略对中国传统政治探秘,更不能简单以“专制黑暗”一笔抹杀,中国传统政治里的光辉和生命力。
文中从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五个朝代来讲解中国政治的变迁,分别分析行政制度、人才选拔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等制度的创立之初渊源到它的逐渐流变过程。任何一项制度都绝对不会孤立而存在的,各项制度之间必然是相互配合,形成一整套符合当时文化、风俗以及现实需求的体系,否则就不能推行。制度是需要不断成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制度决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生产,而是从现实中产生者。(所以不要妄想从一些知名企业中学习照搬一些制度过来就一定能成功,没有文化和其他支撑机制配套,这样的操作最后结果可能只会带来组织内耗)
①封建社会的分界线:在讲行政制度中,钱老先生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从秦汉以后,封建制度就已经被推翻了。因为汉朝郡县制时代除了皇帝是世袭以外,政府里便没有第二职位可以世袭,群太守不能把群太守的职位传给他的儿子。过去封建社会,以家为国,周天子是一个家,齐国是一个家,鲁国是一个家,这样的贵族家庭拥有世袭特权,因此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个家庭。群县时代世袭被打破后,组成政府便是一个一个人。(原因:秦始王统一六国后,封建世袭制推翻了,谁来从政了,地方郡县制行政管理需要(过去是并列诸国管制),有人才选拔制度,进入地方、中央管理,才出现成形的政府组织)
②皇室与政府:过去我一直以为皇室就是政府,从未想过“皇室”与“政府”的关系,钱穆先生的观点是皇室与政府应该是分开的,皇室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全在皇室而在于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的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的一切实际责任。例如:汉代中央政府组织三公九卿,三公中除了掌管军事的太尉不归宰相管以外,其余都是宰相来管治,宰相下属有御史中丞监督皇帝的。唐代与汉代的不同,在于汉代的宰相只有一个,而唐代则把宰相的权利划分几个机关,唐代,最高的命令是“敕”,名义上是皇帝诏书,但是由宰相(政事堂机关)拟定。必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若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不能为下级机关承认。所以皇权是受到相权的有力牵制的。可惜,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过去宰相犯错可以处罚,但是皇帝犯错了没人敢处罚,长期下去就会形成皇权专制,因为没有人在制度上牵制皇权,所以能理解为什么清朝末年慈禧敢动用海军费用来大办寿宴,因为没有了政治制度牵制皇权。【任何权利都应该注意相互强制,不然很容易滋生腐败】
③地方行政制度
在钱穆老先生认为地方行政制度最好的是汉朝,汉代的地方政府,分为“郡”和“县”,地方最大的长官就是“郡太守”,太守官职等于中央三公九卿中的“九卿”,郡太守平调中央可以做九卿,再进一级就可当三公。这样的制度优势在于就算中央政府大一统局面,虽然地方行政区域划分比较小,却不感觉这个中央政府高高在上。官员心态也不易浮躁,不会觉得比京官低,不会总是一心去中央,能安心在地方做事。地方官的自主权大,地方上的行政事务太守基本上能自主安排,比如任命官员,郡级内的官员完全由太守任命,地方官员自主权大,好处就是行政效率高。(例如:这次疫情中国治理效率非常高,值得思考的是国家意识形态、治理方针、治理理念三者之间要区分理解)
对比唐朝,地方官职权比重远低于汉代,原因是行政级别多了,与汉代“郡”和“县”平等的唐代“州”和“县”,将“州”和“县”按规模划分为下、中、上三个级别,地方实权大下降,因为任职地方官,地位低,不得不希望升迁至中央,实属不利于地方的发展,级别多,不利于官员安于本分,人事变动大,行政效率大下降。地方官员长期习惯于层层汇报,不利于遇到临时大事大胆决策。(特别注意,在做人才梯队培养方面:全国人才集中到中央,不是一件好事情,地方无才,地方行政效率减低,地方风俗也不易上进。)
在地方财政方面,宋代就是非常失败了,地方财政全部转运到中央去,而在唐代地方收入,一部分分解到中央,另一部分保留在地方。宋代则全部到中央,地方无存储。平常就很艰苦,临时地方有事,更是不可想象。这就是为什么唐朝安史之乱,两京俱失后,由于地方郡州财力富厚,仍就可以各自为战,但是宋朝金兵内侵,首都受损,全国瓦解,更难抵抗,也没办法了。(非常漂亮展示了制度的得与失,宋代制度尽管保护中央集权,却是以牺牲地方的成长为代价。知识、理智、逻辑等能力也许能帮助我们看清问题,看到事情得与失,但是最后如何选择呢?往往还是靠价值观(人性)。就像微软,尽管错过移动时代,但是这两年又恢复过来,因为它长期战略都是必须保证账上有500亿美元的现金和短缺票据,所以虽然它错过移动时代,但是它仍然能用这些钱去培育一个新的机遇出来)
④人才选拔制度(意味着“开放政权”)
在这个章节中,钱穆先生点出了一个,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话题,那就是我们现在看起来认为老百姓通过读书,然后参加考试,成绩前茅人员就会获得入仕机会,骤眼一看这还是相对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在过去社会其实是不合理的。
在古代社会,读书机会本身就不容易的,特别是造纸印刷术发明之前,一本书的价值,胜过了一箩黄金的资本价值了。所以如果你是生在一个读书家庭,那么你就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的家庭。因此同样读书求学,但是整个社会本身资源就有着严重倾斜(社会资源分层,阶级就出来了,垄断就出现了),所以哪怕都是考试制度本身是合理,但由于辅助这个制度的其他现实机制还不够成熟,结果很有可能就会违背初衷了。(备注:思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逻辑起点,不要只盯着一点,而忽略评估基础条件、辅助因素的成熟程度)
最后,我还想分享一下书中的一个故事,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太祖,恰好这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就把这纸撕了,扔在地上,赵普不作声,把地上的废纸捡起来藏着。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浆糊黏贴了携带身边,即又把这纸送上。太祖邹眉头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高人之所是高人,智慧应该就是在于此了吧。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