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读书笔记 读后感作文最新

征文网 2022年1月17日读后感评论105 阅读2845字

贫穷,似乎离我们已渐行渐远。看看自己和身边的朋友,都有房有车,温饱更不成问题。即使中国仍有落后地区,仍有年轻人还在为了房子车子奋斗,但最起码,不会像非洲那些贫困国家的人民正在遭受着饥饿、疾病的困扰。

其实,贫穷离我们并不遥远。

因为,中国解决温饱问题也就最多三四十年的时间。我记得,在自己小时候,家里存粮也并不多。我爸爸是个手艺人,靠着理发技术养活一家老小。我们家姐弟三人,我学习算是最好,才供我上了大学。姐姐上了职高,弟弟送去当兵,我当初也想考个中专,我们姐仨所做这些都是为了早日工作,挣钱养家。

所以,当我读《贫穷的本质》这本书的时候,勾起很多的童年回忆。反观自己当下的物质生活,虽然很知足,但其实心里清楚离“富人”还远的很呢。

这本书讲述的不是“他们”的生活,而是“我们”的生活,贫困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何摆脱“贫困的陷阱”,实现财务自由;探究贫穷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经济状况会更上一层楼。这就是读此书的现实意义。

到底贫穷的本质是什么呢?

01精神的力量

究其原因,我对本书中所罗列的大量事实总结归纳为一点:精神的力量。

精神与经济到底有多大关系?

本文作者讲了很多很多,甚至让人读起来晦涩难懂。其实,中国古人早有明示,《大学》里最后一句是: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何谓义?我想就是精神的力量,包含信念,思维习惯、人情世故,等等,综合起来,也可以叫做“文化”。

东方文明发展至今,东方文化引领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稳步发展,比如中国、日本、韩国,等等。特别是中国,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令世界刮目相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这片土地不仅物产丰富,而且是一片精神的沃土。在这样的土地上,才会有这样勤劳肯干、坚韧不拔,有创造力的人民,才会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卓越成就。这是我们所处的优秀的外在精神文化环境。

换句话说,思维决定成败。人的思维决定了格局和行为,决定了赚钱的能力。那我们从本书中可以看到:穷人思维处处可见。比如思想保守,愚昧无知,眼光不够长远,不够坚定和执着,想法自私狭隘,容易本末倒置,贪图安逸、比较懒惰等等。

当然,除了人的观念、思维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贫困国家的人民所处的政策环境也很恶劣。政府不作为,公共设施极不健全,医疗没有保障,战乱不断,各种政治斗争,都让普通老百姓丧失生活的信心。

02人,生来并不平等

就像有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有人就出身草根,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让自己衣食无忧,带领家庭走出贫困。

我们非常幸运,出生在中国,一个伟大的国家,公共设施健全,社会保障相对完善,至少我们不用为了每天喝上干净卫生的水而发愁。

记得自己看过一部有点类似纪录片的影片,讲的是一个中东国家的12岁男孩,控诉自己的父母,不应该带他来到这个世界,因为这个糟糕的国家,贫困的家庭。镜头追随着这个男孩的生活,吃喝拉撒睡,带给我触目惊心的震撼和感动。印象最深的是,他从水龙头里接的水是暗红色的,很多铁锈渣子。

这个男孩非常善良,流浪期间竭尽全力照顾收留他的一个可怜女人的小儿子。他很心疼自己的亲妹妹,仅11岁就嫁给房东的儿子,最后死于难产。他愤怒至极,用刀子捅了他的“妹夫”,因此不得不背负上杀人的罪名。

这个控诉让他的父母也很痛苦,因为他们无力改变现状。并且,即使已经有了七八个孩子,仍在怀孕生孩子,期望通过孩子们摆脱贫困的境况,但其实是恶性循环。

当我们抱怨家境不好的时候,当我们对父母不满意的时候,当我们痛斥中国的地沟油的时候,请看看这本书吧。

因为最起码,我们在这个国度,即使你是草根,一样可以正常上学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干,赚得一份收入养家糊口,有可能住上大房子甚至别墅。

但如果生在非洲,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有那个能力摆脱掉贫困、生活的很好,甚至能否有饭吃、有床睡,不敢想象。

合上书,满心的感恩,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父母把我生在了中国,感谢自己从星星上选父母时做了对的选择。

03财富观决定你拥有财富多少

观念与格局决定一个人拥有财富多少,主要体现在:自己的物质追求,对金钱的渴望程度,对自我拥有多少财富的定位,当然还包括商业头脑的灵活度,对人情世故的把控,等等。

我们经常会自我设限,表现出来是欠缺胆识,不够勤奋。比如我自己,对赚钱并不敏感,就是因为我觉得金钱于我,意义并不大。虽然我需要钱,有了钱可以更好地照顾亲人,财务可以更加自由,但我始终认为自己不可能会成为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豪。所以,我拥有的财富因为我的财商不高而受限。

当然,我还认为,一个人拥有的财富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内心富足同样重要。

但对于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来说,吃饱饭不饿肚子都是奢望,更不敢有什么更高的精神追求了。所以,这种状况导致他们缺乏长远规划,而是及时消费和享乐。

其实,相对富裕国家的我们也一样,面对同样贫困的境况,心理需求大同小异。

真正能够走出贫困陷阱、成为坐拥亿万财富的人,一定是具备很多优秀品质和远大格局的人。

04教育是脱贫的唯一出路

至今全球仍有10亿人,生活在每天仅有0.99美元的贫困线以下。面对这种情况,世界上有很多扶贫组织在积极工作,但很多都效果不大。

中国人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世界终将走向大同,帮肯定要帮,但怎么帮,这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帮他们抓鱼,那就需要给他们提供抓鱼的工具,我认为至少应包括两个:改善生存环境和改变观念。

“知识改变命运”,我经历了那个年代。作为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考上大学是家庭责任赋予我们的使命,唯有这条途径,才能帮助整个家庭甚至家族摆脱贫困。

我们现在也一样,如何改变观念,我想唯有教育和自我教育。当然,我所讲的教育都不仅限于学校教育。不断反省自己,并不断实践,最终通过教育走上一条成长的大道,不断突破自我,也是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

05社会精英阶层的影响力

要想改变社会的风气,需要有一批这样的精英阶层引领。就像尧帝舜帝开创中国之初,祭天拜天,以孝治天下。这些思想如一股清流注入人心,引领民众从愚昧走向文明。当大势所趋,文化已蔚然成风,那么民众的民族信念就建立起来了。

只要大家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民族兴盛的长城终将筑成。怕就怕,像本书中所记录的,贫困家庭中的夫妻都很难达成默契,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所以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在努力为家庭做贡献。小家如此,国家这个大家同样的道理。

人需要信念的支撑,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从古代舜帝倡导的“孝道”,到如今习大大的“中国梦”,这些就是中国人的信仰。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精气神”,一个人、一个国家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靠的就是这股力量。

非洲人民解决贫困问题,唯有通过教育改变观念,一批批本土的社会精英最终将引领他们民族的潮流,带领当地人民奋发图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只有从内在自发地主动地学习,自我改变,外在的援助才真正可以帮得上忙。

但观念的形成,个人和民族精神的沉淀,需要时间积累,绝不是一日之功。为了心中的爱,值得一代代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付诸努力。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