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英雄读后感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1月16日读后感评论118 阅读1355字

《当代英雄》是俄国文学中第一部心理小说,也是最优秀的心理小说之一,由俄国诗人莱蒙托夫于19世纪中叶所著。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海伦凯勒自小便失去了视觉和听觉,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奥斯特洛夫斯基22岁便双目失明瘫痪在床,历经三年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往往都是遭受到现实的磨难,让灵魂得以升华,才创造出流芳百世的作品,莱蒙托夫也有相同经历。

莱蒙托夫是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又一位伟大诗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小贵族家庭,他从中学时开始写诗,并逐渐引起文坛注意,当1837年普希金在决斗中重伤后去世,莱蒙托夫愤然写下《诗人之死》,直言杀害普希金的罪魁祸首是俄国上流社会,从而被流放到高加索地区。然而也正是由于流放的苦难,才让他完成了这篇精彩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

《当代英雄》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由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两篇组成,这一部分是以第三人称来叙述的;第二部分由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三篇组成,这一部分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是用主人公毕巧林日记方式展开的。

主人公毕巧林是生活在沙皇统治下的青年代表,他想反抗高压政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他渴望有所作为,但又因为阶级的软弱性不断退缩,变的痛苦、消沉、愤世嫉俗,蔑视一切生活道德规范,最终进入俄国历史上“多余人”的行列。

初看时,总是在疑问像毕巧林这样的人怎么会成为一位英雄呢,作为青年贵族,他空虚无聊,无所事事,玩世不恭,冷酷自私。可当通读全文时,才有些明白,毕巧林并不是代表着一位英雄,而是代表着当时社会下的青年群体,如同作者在序言中所提到的“当代英雄的确是一幅肖像,但不是一个人的肖像”,这也正契合了标题“当代英雄”的含义,作者就是想让读者了解到每个时代的英雄都是不同的。毕巧林的一生让我不禁联想到美国的迷惘一代、日本的战后一代,看似是消极而颓废的人生背后总是被时代所牵引着。

作为生活在新时代下的90后,常常听到有人说:“70后是为梦想不顾一切的一代,80后是生活在优越中选择逃避的一代,90后则是垮掉颓废的一代。”但我却不敢苟同,首先,纵观历史,无论是战争前后的美国还是日本,在历经垮掉一代后,社会经济都得到迅猛发展,与其说跨掉一代是社会时代的产物,不如说垮掉一代是社会经济繁荣的侧面印证。其次,我们也应当看到在迷惘一代和战后一代中,诞生了无数闪耀人物和璀璨作品,而他们则影响了后几代人的思想。最后,我认为垮掉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贬义词,所谓不破不立,垮掉是几个时代思想上的碰撞,是创造力诞生的源泉,是改革创新的动力。

在新冠疫情抗击中,那些直面病毒,处变不惊,用稚嫩的纯白羽翼抵挡疫情进攻的逆行者中,有90后的身影;那些背井离乡,驰援武汉,用年轻脸庞上流淌的汗水浇筑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中,有90后的身影;那些不畏严寒,恪尽职守,用青春的力量坚守在每一个小区门口的志愿者中,有90后的身影。无疑,“垮掉”的一代正在迅速成长,成为新的“当代英雄”。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诚如习总书记所说:“说英雄,谁是英雄啊?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希望我们都能够保持朝气蓬勃的态势,秉持“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信念,怀揣梦想与期望,在未来这个广阔大舞台上,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成为新时代下的“当代英雄”!(元振楠)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