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女士是我国台湾的著名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国级的人物”。她倡导要写“纯文学”,其作品朴实细腻,文字柔软平实,深受两岸读者的喜爱。《城南旧事》是她的自传体小说,文墨间充满了浓重的老北京乡音,读之让人倍感历史的亲切。文中以儿童的口吻叙述故事,文字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最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虽然已经文隔多年,但仍然不掩其文字光芒。其中,我特别喜欢它具有地方和历史特点的语言表达方式,感触很深。
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学习都是以纯书面语的形式展开,生活俗语,方言方语很少被鼓励进入小学生的写作中。当然,书面语是发挥语文作为实用工具的重要手段和表现。但语文学习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追求,就是以反映生活和感情表达为目的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方式——文艺写作。那么我们在学习使用语言上是不是全部要整齐划一地使用纯书面语呢?是否可以解放个性化语言,丰富我们对语言的多样性运用呢?读了林海音女士的《城南旧事》,我对语言的个性化认识更加清晰了。
不同地域的汉文字语言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人民不同的生活习惯,沟通方式,局域的自然环境,饮食起居甚至天气晴雨,四季景物都对生活中人的语言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同一语种的表达也存在着千差万别。有些文字即使在内涵上基本相同,但在表达外延上却相差很远。如果我们统一用纯书面语的方式表达,那么文学作品就会失去鲜活的生命力,变成刻板的说明性文字或变成了公文式的通告,就失去了文以表情,文以载道的传承性和感染力。
古希腊胡德漠克利说:言辞是行动的影子;法国的卢梭也说:口音是语言的核心,它使语言有情感的真实感。《城南旧事》第一个小故事惠安馆里有多处方言方语的运用。如在“我”第一次见到“疯子”,正要情不自禁地向她走去时,妈妈的一句“怎么啦,你?”是典型的北京倒装语,又比如说文中写妞儿要走了,和我相约明天见面时说“赶明儿见!”是地道的方言运用,再比如长班老王问“我”:“你在这儿发什么傻?”并不是真的变成了傻子,而是“发呆”的意思。像这种使用北京个性化语言的地方,文中不胜枚举。正是这样一种自由的,极具典型化的语言的使用,把我们一下子拉进了老北京的历史画面之中。它既是言的表达,又是态的表现。正是这种个性语言帮读者完成了角色的转换,唤醒了我们对旧时老北京的生活境况,街土风貌,历史情感的想象和认知,打通了已知到未知的通道。可见个性化语言在这里起到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故事情节的需要。它绕开了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双关,回环,互文,移觉,通感,联想等等一系列修辞手法,达到了形象生动,身临其境的表达效果。
这对我的语文写作教学启发很大。在指导作文写作中我将逐步探索筛选使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个性化语言,加强贴近生活的语言搜集和整理,使写作更具生活性和人文性;引导孩子们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和学习,建立独立的符合年龄和时代的语言体系,不用空洞的套话,少用固化的表达方式,突破书本语言局限性,解放同学们的语言思维,让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积累具有温度和生活冷暖,表达上更加自然,更具有时代特征,年龄特征和地域特征。
语言是精神的载体,解放个性化语言表达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实际上是解放思想。语言的开阔性发展可以推动思想发展和思想适应的提高,从而促进行动的转变和进步。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解放个性化语言的运用,使学生解放固体思维,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活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在遵循语文表达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发扬自我发现的精神,发扬思想的开放性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创新性。而创造性和创新性正是同学们进行学习,获得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这样总结道:我们发现了儿童的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城南旧事》让我在语言表达获得了新的的发现和新的认知。在我的工作中我要把它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解放个性语言表达方式,打开同学们获得新的更饱满的语言表达技能。(张清芳)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