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任何人看这本书时,都能在里面的某个瞬间找到自己。
1980年到2000年之间,距离现在的我们并不是那么遥远,美国的爱达荷州连绵山脉中,有一座不是最高、最壮观,却最为精巧的山峰,远看如同“印第安公主”,这座山叫巴克峰,山脚下有一个过着“疯狂原始人”般生活的家庭。家里一共有7个孩子:大哥托尼,二哥肖恩,三哥泰勒,四哥卢克,姐姐奥黛丽,五哥理查德,最小的孩子塔拉。这些人中有4个没有出生证明,也没有医疗记录,更没有入学记录,对于政府来说,他们仿佛不存在。他们的状态让人不禁想起了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可是这个家庭的特殊远不止于此。
父亲(摩门教最忠实的教徒)的信仰统治着整个家庭,哪怕在我们看来那些思想足够荒诞:父亲相信通过晒太阳,可以治愈一些疾病;电视里都是政府的谎言;接受教育就是背叛,就是不忠;与外面接触就可能死于非命;喝牛奶是错误的事情;女孩子穿暴露的衣服就是罪恶;医生都是恶魔;学校里都是政府的谎言·······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塔拉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摩门教家庭中,一直是处于最底端的存在,不仅要陪父亲去垃圾场收废金属,还要帮母亲做草药,甚至遭受着哥哥的霸凌和欺辱。没有同伴,不曾上过学,不曾看过医生,不曾看过电视的她,被父亲的意志紧紧控制。
所有的转折就在于自我意识的苏醒,塔拉萌生出的上学的想法,这让她从垃圾场一路走入了杨百翰大学,再到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又成为了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并成功的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或许有人会说就像《风雨哈佛路》一样,这又是一个拥有着凄惨的童年,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出众成就的普遍励志故事,但实际上这本书不注重于励志,反而充满了凄惨。
书的作者就是塔拉本人,从她的视角,向我们讲述那些印象深刻的家庭生活,和身陷两难的挣扎。从无知的小塔拉到学识渊博的高学历塔拉,听着她的讲述,引发关于“家庭”、“独立”、“自由”、“教育”、“选择”、“改变”、“过去与未来”等种种思考。合上书时,我想了很多。想把它推荐给你们,正如比尔·盖茨在序中所说,每个人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都会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一、关于书名
中文版书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句话真好,在当前很多直观、简短、通俗的书名面前,这句一下子就能戳中我们的心,没有强迫的语气,一个唯美的语境,富有哲理的含义。当看到书皮上写着大大的英文版书名《Educated》时候,我就好奇educated是怎么译出这么美的中文书名呢。
据查,《Educated》起初直译了很多名字如:《教育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等等,但是塔拉并不满意,就像塔拉自己在书里所写:“不想成为励志美国梦的化身,因为那毫无意义”。最后出版社编辑部同志不断查找各种资料,甚至翻阅塔拉的Twitter寻找灵感,直到看到她的Twitter上提及,如果要把一本书纳入高中课程,她最推荐的便是《圣经》。于是,出版社在《圣经·诗篇》里找到这句话: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并最终确定为现在所看到的中文书名。
书里曾提到有一年的冬天,她们在山上把一只受伤的猫头鹰带回家,可是猫头鹰醒来后,发现自己被困或者被捕食者包围,为了获得自由,它惊慌地用爪子抓门,拍打自己的脑袋,并且拒绝进食。最后不得已,只能打开后门,将它放生,那个时候父亲说,猫头鹰不属于家里,它更需要和大山在一起。如同猫头鹰一样,塔拉也在想办法逃离这个家,并且寻找适合自己的“山”。
“为什么要逃离”、“如何逃离”、“如何寻找”、“又该去往何处”,这是读完后所思考的问题。
二、关于原生家庭,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塔拉的哥哥肖恩是这个家庭中另一个让她“难以忘怀”的存在,肖恩似乎复制黏贴了父亲的独裁、狂躁和暴力,一言不合就对她施虐,揪住头发拖到厕所摁在马桶是常有的事情。而父亲和母亲也都一味地偏袒哥哥,认为塔拉对哥哥暴力的投诉就是对家庭的背叛。
在这样一个极不正常的家庭长大,16岁之后,通过正确知识的获取,看似变得正常的她,却没有变得更快乐,甚至一度精神崩溃。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应该都会经历两个世界:第1个世界,汇集着父母带给自己的经验、常识和爱,亦或苦难;第2个世界是远离父母后,自身经历所塑造的认知世界。
由于时间的先后,基于第1个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第2个世界的塑造过程异常艰难。
塔拉的父亲用其极端的宗教主义和偏执的想法,给她搭建了一个严密且自洽的世界。从她走出家庭开始,她的第1个世界便不断崩塌。但是,即使在她接受正常教育后,她依旧害怕医院,吃止痛药片也需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哥哥恶搞叫她“妓女”的称号也经常回荡在自己的耳边,导致她害怕和异性接触。
最近,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原生家庭”这个概念,一个人和她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她影响他的一生。
父母爱孩子,从来都不是问题。但是父母同时也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划定了孩子的视野,这往往会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也会是她们人生中最难迈过的那道坎。
塔拉说:“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原生家庭的影响早已经深入骨髓。即使拼命逃离,那个渗透了你骨子里的东西就会不经意地跑出来,而你完全不自知。“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塔拉如是说。
由于父母对肖恩暴力的偏袒,塔拉最终无奈选择脱离了这个家庭,可是挣脱原生家庭的束缚本没有如此简单。
书到最后,塔坦写到,她花了两年时间列举父亲的缺点,不断更新记录,想要将对父亲的所有怨恨、所有真实发生过和想象出来的残忍与忽视一一列举出来,以为这样就能让自己从压抑的负罪感中解脱,可是再怎么辩护也不能战胜负罪感。塔拉无奈也只能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
成长过程中总是会伴随着挣扎,对此,斯坦伯格教授劝慰说“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于你的内心。”
“过去只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只有未来才有分量。”如今的塔拉也终于做到了与过去和解。
三、关于教育,我的起点是否就是我的终点?
“你想不想上学”
“我不喜欢上学”
“你从没试过,怎么知道不喜欢”
住在山下不认同父亲思想的奶奶,曾想要劝塔拉去别的地方上学,可是那时候被父亲紧紧控制的她不敢坐上奶奶开往外地的车。
为什么与废料场为伴的塔拉会突然想要上学呢?
中途被迫辍学的口吃哥哥泰勒,点亮了塔拉的黑暗世界,泰勒房间里唱诗班的音乐让“野孩子”塔拉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好奇的种子已经播下,只需要时间和厌倦让它成长。
随着在废料场度过沉闷的每一个小时,塔拉对学习的兴趣就愈发强烈。她开始学着哥哥的样子,在书桌前努力理解摩门教的每一条教义。“我在学习的这个技能至关重要,那就是对不懂的东西耐心阅读。”在这里,塔拉总结了她之所以能够在学习上取得成就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对不懂的东西耐心阅读”。
“外面有一个世界,塔拉”泰勒说,“一旦爸爸不再在你耳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大不一样”。泰勒鼓励塔拉去自学,去看世界,给塔拉带来了思维的拓展,教育渐渐在她的体内发生了催化作用,她已慢慢蜕变而不自知。
与塔拉相对的是她的母亲,母亲出生在一个体面的家庭,从小接受了优质的培养和熏陶,在塔拉成长过程中,虽然父亲不支持她学习,但是母亲作为孩子的家庭教师,一直在鼓励塔拉。可是,随着塔拉离开的越来越远,母亲被父亲思想荼毒的也越来越深,渐渐地,母亲变了,她和父亲站在了一起,与塔拉决裂。环境会慢慢腐蚀一个人的思想,在塔拉不断扩大认知世界的同时,母亲却逐渐被父亲的思想同化。
究竟什么是教育呢?人所处的环境很厉害,它会让我们潜移默化地被腐蚀,被控制,而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塔拉·韦斯特弗
最终,这个家庭被一分两半,4个孩子选择留了下来,依赖着父母,没有高中文凭。3个离开了大山,获得博士学位。
四、站在十字路口,两个自我之间的摇摆
“无论我看上去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我的教育如何辉煌,我的外表如何改变——我仍然是她。我充其量不过是内心分裂的2个人,每当我跨进父亲家的门槛,那个16岁的自我就出现了。”
在培养了一套全新人生观的同时,却又没办法扔掉父母教导的传统观念。人生就成为了一道选择题。
长大的过程中,站在十字路口的我们,往往需要做出许多选择,身边的声音总是分外嘈杂,我就是一个极易被周围环境所影响的人,心灵深处永远都有2个“小人”在用不同的道理“劝告”我。可笑的是,这个世界上的道理太多,并且都有依据,“车道山前必有路”和“今日事今日毕”如今分别成为了懒惰和勤奋的帽子。
也有很多人遇到过这种选择:在父母和自己的想法相违背时,是陪在父母身边,还是走向自己渴望的世界?巴克峰塑造了16岁的塔拉,30岁的塔拉却在努力的摆脱它。
塔拉每次学业的提升,都是一个不断重塑自我的过程。当她决定把那个臣服于哥哥的暴力、父母的控制的16岁自我封存在镜子里后,她作出的决定就是由一个改头换面的人,一个全新的自我做出的选择。
“我已不是那个被父亲养大的孩子,但他依然是那个养育了她的父亲”。所以,教育除了带来新的自我以外,也会带来了坚定的信心和下定决心的勇气。
那么,先成为自己,再摆脱过去吧。
五、关于这篇读后感,我想我用错了方式
曾经有人说不到饕餮之年,不具备写回忆录的资格,可是33岁的塔拉完成了这本回忆录,回忆录要限定年龄么?不过是再一次梳理自我的方式罢了。
为了将书中发生的事情,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在书的最后,塔拉在致谢中感谢哥哥、姨妈、朋友等人帮助分享回忆,补充细节,核实每一件记忆中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动,人的记忆会有缺失。书里很多次提到,在场的人对同一件事的回忆出现不尽相同的情况。
在我决定写这本书的读后感时,我是读完后再写的,可是很多读时的感受早已淡化,导致这次读后感写的分外不满意,还有很多读时所迸发的情绪消失殆尽。或许写读后感不应像写回忆录一般,需要在读时就开始着笔,把握住读时感,才能有更好的读后感吧。
最后,历史是由谁来书写呢?
是我们自己。(魏婷)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