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日记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最新

征文网 2022年1月15日读后感评论111 阅读2701字

我顶喜欢的两个人,一个是路遥,另一个是季羡林。当然,前者主要是以写小说为生的作家,而后者是大学教授,国宝级国学大师。作为他们的粉丝,除了他们的书外,我也不会放过任何他们的八卦,网上能看到的消息、采访视频等我都会格外关注。我以为自己对他们比较了解,甚至在去年11月份读《清华园日记》时,看到季羡林的照片还做了如下感慨:“看到第二张图片(耄耋老人),我脑海中出现的是第一张的脸(青少年时期)。看不到老朽的样子,只看到一个厚重的灵魂。和潇洒的徐志摩、林徽因、杨振宁相比,季羡林,路遥的文字故事更能触动我,可能与我农民的女儿的身份有关,我们更隐忍,更禁欲”。我当时以为路遥和季羡林比较像。但读完《清华园日记》,我发现自己错了。虽然他们确实都是朴实的,且两人都有被过继到伯父/叔父家的经历,但是路遥和季羡林的成长背景是definitely不同的(清华园日记经常是中英文混杂)。

路遥经历的是绝对的饥饿,即使到伯父家也是在农村,一贫如洗,上中学时更是饿的趴在桌子上抬不起头来,到野地里去找能吃的任何东西,甚至绝望的嚎叫,这些出现在他的小说中的片段,都来自于他的亲身经历、切身体验。而季羡林能够在叔父家上学,叔父十分关心他的教育,甚至当叔父发现他的老师教的东西不符合他的要求时还给他换学校。在《日记》中经常出现的内容就是季羡林跟家里要钱,还买很多的外文原版书,看戏,请人下馆子、坐洋车,花很多钱定做大衣……虽然他也闹着要经济独立,要写文章赚钱,怪他婶母写信叫他处处以节俭为好。但和贫穷的路遥相比,季羡林绝对是顶阔的公子哥。这一点他们是不同的,当然其他地方也基本都不一样。

我读《清华园日记》颇用了一些时间,并不是没空,而是在开头读的时候实在觉得乏味,所以读几页就换另一本有趣的书来读。现在回过头去看,发现读这个《日记》的整个期间,竟然加塞了另外五本小说/随笔:《三体》《长安十二时辰》《路遥的时间》《早晨从中午开始》《美顺与长生》,可见这本书特别不合我的胃口。但是最近一两周突然想读完它,结果读着读着就入了道,甚至欲罢不能,晚上等女儿睡着了,也要秉灯夜读。其实日记的内容非常普通,无非是每一天读什么书了,上谁的课了,打球了,跟家里要钱了,长之偏见了,教授上的课无聊了,翘课了,要翻译东西了等等。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就很感兴趣了,感觉就像是看电影一样,很想看看第二天季羡林又干了啥,他的朋友们又说了什么让他觉得有道理或者没道理的话。当深夜我饶有兴趣地读季羡林每天只有几句话/几段话的日记时,我想,他这么无聊的日记,是不是买这本书的人里面,只有我坚持看完了且还看的津津有味?我想到了胡适(记不清在哪里看的,找不到了,可能并不准确):他搜集了很多大陆批判他的文章,且一个个整理好,一字一句地读。他说:可能除了写这些东西的作者,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认真读了这些批判我的文字(想到胡适说明我自恋吗?不知道,但我确实是这么想的,纪实)。Anyway,我读《日记》读出了电影的感觉,我脑海中放映的是季羡林在清华园的两年充实的时光。

读完再回过头看,我意识到: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时间和精力上的长时间的投入。日记中的每一天都会记录他读了什么书,想买什么书,记录和朋友对文学、文坛、办杂志、投稿件的讨论。偶尔也会发牢骚,但更多的是表决心。比如:“自来对德文就有兴趣,然而干了两年,仍是一塌糊涂,可恨至极,是后每天以二小时作为德文之用”;“在漩涡里抬起头来,没有失望,没有悲观,只有干,干!”;“老想写点文章,只是思想不集中,不集中,奈何!”;“我毫不消极,非要干个样不行。连这个毅力都没有,以后还能做什么呢?”;“晚上又听到长之谈,《文学季刊》出广告事情……自己有点羡慕,也有点惭愧。以后非多写文章不行,写了文章以后,才能谈到那一切”;“叶公超……他希望我以后写文章仍然要朴实,要写扩大的意识,一般人的感觉,不要写个人的怪癖”等等等。就像是长之说的:一个学者的成就并不怎样神奇,其实平淡的很,只是一步步走上去的。《日记》里的每一天,都是季羡林走上去的每一步。

另外,季羡林是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人。看的出来,给他们上课的都是挺厉害的人物,但是季羡林经常会抱怨他们的课无趣,甚至会在日记中骂脏话,比如:“没作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我以为老叶不上班,他却上了,我没去,不知放了些什么屁”;“Holland又叫我们作文,她用法文说了两遍。我没听懂,下班再问,她就不说了。真老混蛋”;“早晨连上两班吴可读的课,真正要命已极,吴可读怎么能从Oxford毕业呢,真笑天下之大话”等等等。看到这些,我就想,我自己上课的时候应该是10年前了,怎么我感觉每个老师都那么有水平呢?!现在想想,也可能是自己才疏学浅,别人说什么就接受什么,不思考,不批判。想想,人还是需要一些批判精神的,批判,并不是骂人或者批斗,是“批判”。还是希望年轻人要有批判精神,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考。

读完《日记》的另一个感受是,日记这么私密的领地,竟然只有季羡林在母亲去世时对母亲的真情流露,后悔自己八年未曾回家探望母亲,死前也没见。其余的关于新婚妻子,供养自己的婶母的字眼,出现的只有女人的劣根性。甚至只一句话提到德华有孕,感慨不知道自己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后面更没提生了没有,生的是男是女。记录自己回家的时候也只有同好友长之的见面,和其他同学的夜游济南。我看的时候都在想,孩子生了吗?加上其他非本书的文字和网上的信息,我想,季羡林确实对家庭,对妻子应该是有一种冷漠的态度在的。留德十年后,虽然回归了祖国和家庭,但季羡林可能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了工作和学术上。下次有机会,要读季承的《我和父亲季羡林》,看看儿子眼中的父亲季羡林是什么样子的。

人非圣贤,人无完人,但季羡林确实是国宝,一生致力于梵文、佛学,吐火罗文研究,我虽然不懂,但知道一定有意义,据说能懂这些文字的人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数。当他生前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时候,他问周边的人:我做了什么让人感动的事儿了吗?或许,在一个方向坚持一辈子,就能让人感动。就像他从写着“煞割令”的一个纸片,开始解密由蔗糖的传播反映出的历史时期的世界文化交流史,历时十七年写出七八十万字的《糖史》,由一个点而牵扯出一幅历史巨画,这就挺让人感动。

或许,没有一个人的一生能够不留下遗憾。而对季羡林来说,他应该还是度过了挺有意义的一生。感谢他出版了《清华园日记》,除了他老年的样子,还让我们看到了朝气蓬勃,热气腾腾的二十岁的季羡林。看完想说:好学生,鉴定完毕。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