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熄蜡烛之后,烛光是什么样?抛去所有社会角色后,你又是什么样?不错,没有了蜡烛,就不存在烛光。而每一个人,也是借由社会定义着自己。出生落地的那一刻,我们便来到人类的世界上,社会将我们包围,赋予我们各种身份。按照家庭关系,我们是子女、兄弟姐妹、爱人、父母;按照工作分工,我们是决策者、执行者、参与者;按照道德评价,我们是善良的、邪恶的、懒惰的、勤劳的……
如果能站得高点,放眼望去,在现代国家里,我们作为社会成员有一个更大、更一致的身份标签,那便是“公民”。鉴于政治生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学会以公民的身份去了解社会、了解政治显得必要。《政治学的邀请》正是基于“公民”这一共同身份,用尽可能简单通俗的语言向我们介绍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它是一堂小型的公民教育课,更重要的是一场哲学思考。有意思的是,读这本书之前,我怀揣着一个问题,期待被解答。读完这本书后,我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反倒给自己开出了一张疑惑清单。启发普通人的思考,我想这正是本书作者的用意所在。下面便是我的疑惑清单中一些零散的想法:
一、从政治的本质想到包容
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有对“正当性”的追求。蜜蜂的天性使它们埋头苦干,一声不吭,人类的天性却不是如此。面对别人的要求,人的第一反应会是:“凭什么你管我?”。如果道理足以服人,我们便会心悦诚服地听从命令。如果服从的道理不够,反叛的缘由便会起来,我们会反抗秩序,甚至造成混乱。“在所有的人类社会中,我们(以及社会的每一位个体成员身上),我们都能找到服从的道理和反抗的缘由”。因此作者认为,“政治不外乎是服从的道理和反抗的缘由的集合体”。
这一定义使我获得了某种开阔。服从与反抗作为人的常态,并无“好或坏”的评价,服从是模仿,也是因循守旧,反抗是破坏规则,也是革新。甚至有可能,服从是为了实现集体性的超越,而维新则是为了巩固现有的秩序。正是在这种复杂尺度中,人类社会一点点前进至今。
我们会憧憬齐心协力,也会鼓励创新,会批评因循守旧,也会对“不一样”感到警惕。如果它们本质都是同一类事物,而人类的历史也都出于此,面对冲突和交锋,其实可以冷静一点。政治生活中,矛盾和冲突常有,但它是无比正常的,因为我们生而不同,因为我们生而不服从。在评价之前,不妨先包容审视,看看这其中有多少“变得更好”的可能。
二、从进步的标准思考财富、知识
进步,就是变得更好。作者认为进步的最大阻碍是贫穷和无知,如何对待看待这两项问题至关重要,甚至构成了区分进步人士和反动人士的标准(而不是传统“左右”派别的划分)。
在万物皆可成为商品的市场经济体系下,贫穷是最大的不公正,因为它阻断了一个人获得更好生活的大多数机会与可能。而知识的重要性在于,一个人只有知道了什么对自己有益,什么对别人有益,才能够变得更幸福。
当下自身而言,我所感受到的是花钱越来越容易,积累知识也越来越容易。消费主义下,口号是“买买买”,口红又推了新色号,球鞋又出了限量,直播间的带货一波波高涨,买不起还可以提前消费、分期付款。暂且不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个人想要积累财富,确实面临的诱惑多了,只是冷静思考,有些东西未必真的需要。网络时代,学习也变得方便了不少。虽然手机信息又多又杂,一不小心就夺去注意力,网络手段的知识分享也已经打开。许多大学的精品课程被制作成网课,上传供大家学习,想要自我提升,总是有机会。
三、从“乌托邦”反思自我心态
作者认为,乌托邦是一幅拼图游戏,拼出的片段互不相容。乌托邦主义看到的是绝对的优势和绝对的弊端,想要从中挑选拼凑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世界。但在政治实务中,优势和弊端是相对的,比起沉迷于乌托邦,更重要的是学习理念,理念能够开启思路。
学生时代也有太过理想化的经验,沉浸在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中,常常是只有情绪没有知识,就找不到自我开解的方式。疫情期间,也看到相似的状况。打开手机看到时好时坏的讯息,或高兴,或愤怒,或赞扬,或批评,许多人在网上吵成一团。但若打开书本,就会发现大部分公共问题早就被研究过了。网络是很好观察的地方,但也容易流于现象和情绪。要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学习,才会在一遍遍百思不得其解后,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郑元媛)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