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西汉戴圣所传《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全文约2500字。原本《大学》的原文,有别于流行八百多年的朱子章句本,现在我们一般接触到的《大学》,根据笔者的了解,基本上都是南怀瑾先生于上世纪传承、考证、讲解而成的版本。因此本文的标题,笔者在《大学》前加了“原本”二字,指的就是南师考证后的版本了。
笔者最先接触《大学》,是在2011年前后,那时候,做校长已有三四年了,琐碎的工作、复杂的关系、迷茫的前途……我总觉得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讲的“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句话,运用到校长这一职位上真是恰如其分。
一位担任过十多年校长的前辈跟我讲:“王兰,我不知道你来搞这个校长干什么?当家三年狗都嫌(连家里养的狗都嫌弃你),你明白吗?你丈夫都做了校长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你又不是不知道?”一位曾指导我参加过全国作文教学比武的教授也对我讲:“王兰,你不要做校长,你努力考到市里来当老师,你想啊!你的素质还可以,经过几年的历练,你很快就可以成为名师。”几番动摇,几番思索:我的家在这儿;我的丈夫已是长沙县公认的年轻有为的校长,他只能在这儿往前走,他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忙,还有不少的应酬压在肩上;因此,我的孩子必须由我朝夕陪伴,我不能考到市里去。但我也想为教育事业多做点儿什么,不是说“一位好的班主任,影响一个班的孩子;一位好的校长,则影响一个学校的师生”吗?于是,怀着这样的愿景,我一路走了下来。
但有时候也会累,也会觉得想要汲取源源不断的活力,于是书籍成为了我的精神粮食库,直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句话写进我的心田。是的,作为校长,我不就是伙伴们的“君”吗?作为老师,我们不就是孩子们的“君”吗?甚至作为班级的干部,这些当干部的孩子不也是其他孩子的“君”吗?作为他人的领导,我们要将仁爱与关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那么什么是“臣”的概念呢?相对于上级领导,我则是他们的“臣”,臣道的目标是尊敬上级,服从上级。为人子女,孝顺是基本的行为准则;为人父母,慈爱的基本的行为准则;与他人交往,在社会上立足,讲究诚信则是基本的行为准则。
后来,每当内心有小小的焦躁时,我就想想这句话,我也将它工整地抄写在自己的工作日记本上。与之一同抄录的还有一句是陶渊明先生的《形影神赠答诗》中的句子:“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两句话给了我不小的鼓舞。我想这两句话也同样会给其他教育工作者同样的震撼的。
真正对《大学》形成整体印象,则是在看了南怀瑾先生的《原本大学微言》,并对《大学》进行全文反复背诵之后。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还只敢说仅仅是接触了《大学》的皮毛而已,要真正去领会其中的精髓,那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过“吾将上下而求索”。
《大学》讲的是什么?用通俗的话讲《大学》告诉了我们成为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的人,首先要学会的一些道理和行为准则。《大学》最核心的是“三纲”、“七证”和“八目”,全文2500字,就是对这三个方面的阐述。
第一,“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纲领。《大学》的开篇即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翻译为现代汉语是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要做的就在于弘扬先贤哲圣那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让百姓仁爱敦睦、明理向善,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告诉我们作为校长,作为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一定要存一颗真善美的心,多传播正能量,多亲近眼前的孩子,以培养孩子们具备善良的品性。善良是一颗种子,孩子则是土壤。《弟子规》也讲“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我们要践行《大学》的“三个纲领”,弘扬先哲圣人,发现与表彰生活中优秀人物的品德,努力让孩子们心怀仁爱之心,明理向善,努力让校园处处变得彰显和谐善良的校风校貌,这就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目标。
第二,“七证”即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修正的层次。《大学》中的原文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七个层次,读来如此简单,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也不难,可是真正要实践起来,却是一生的修炼功夫。《诗经》上说:“缗蛮黄鸟,止于丘隅。”一只黄鸟,知道自己的家在那里,于是它觅食与玩耍后飞回来安心地栖息在那里。于是孔子发表感慨:“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鸟都知道出发的时候记得回来,难道人还不如一只鸟吗?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真是常常不如一只鸟,因为我们走得太远,常常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当年走上教师岗位,我们的初心是什么?走上校长岗位,我们的初心又是什么?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我想,在长沙县从事教育工作,即使是在最偏远的农村地区,拥有这份工作,安身立命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吧!因此,我们的初心,在解决生理、安全与社交需求后就是赢得“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样的目标了,但我们真正能做到“勿忘初心”吗?
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对于横渠先生所讲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应该是绝不陌生的,这可能是每个知识分子的初心吧!但这横渠四句,在自己十八年的教育生涯中,其中有八年在校长岗位上,扪心自问,它似乎在忽隐忽现,至少它并没有如一盏灯塔上的明灯般常亮常光辉。这表明,我并没有能做到一只黄鸟般“知止”呀!
直到近年,我才悟出并对我的伙伴们提出一种较为具体而理想的生活定义,那就是我们要过一种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带有自身群体特色的生活,这种生活不太富裕但也不能太过寒碜,这种生活有放松娱乐但也颇有格调,这种生活有朋友圈但并非三教九流,有点书香味儿但也容得下世俗,这种生活不迂腐、不铜臭、也非小资,而是一种紧凑、儒雅、从容又不乏活力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知止而后有定”,定能生慧,静能生慧,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三,“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大学》中将这“八目”从两个顺序反复道来,先从大到小而言,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紧接着又从小到大而言,即“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我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推出的英雄总是颂扬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牺牲家庭的幸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当然现在不这样看待了,事业的成功也需要家庭的幸福作港湾。
有时候,我们反思,甚至自己连“格物致知”都做不到,前文讲一只黄鸟,早晨觅食出发了,吃饱后,它会自动回窝,而我们呢?生活中,往往给自己定下一个又一个目标,“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山望着那山高”,永远让我们的心灵感受到深深的饥渴。
再说说“意诚”这个层面,笔者在办学理念中提出,学风提倡“诚实踏实”四字,“诚实”就包含一个意象,“内不欺已,外不欺人”,我希望我们的师生达到这个境界,这也是受《大学》中提出的君子意诚就要“慎独”的观点:自净其意,不生妄念。“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因此,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坦坦荡荡,坦荡之人,不生邪念,正气自生。
“治国平天下”是一般人难达到的目标,作为普通人,无论我们在哪个岗位上,首要任务则是好好为这个岗位服务,治理好这个岗位范围内的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非令不从”,《大学》中讲“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因此永远不要小瞧一个管理者的力量,正所谓“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但是,治理是有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与韧劲儿去等待。
世事复杂,当我们有些心浮气躁,心烦意乱时,真该拿出《大学》来读一读,问问自己的内心,我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检查繁多,当我们有些疲于应付,力不从心时,真该拿出《大学》来读一读,问问自己的内心,我该如何应对?学生调皮,家长误会,同事不理解时,我们更应该拿出《大学》来读一读,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我们该如何回归教育的本质,安守内心的宁静。
英国历史学巨匠汤因比和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1974年曾在《展望21世纪》一书中讲:“21世纪,拯救人类的只能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和东方的大乘佛法。”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为职业的教师,当然更要系统地学习儒家文化了,而学习儒家文化,“四书”之首的《大学》也许是敲门砖。因此,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笔者以为,与其强调教师不去做什么,不如让大家的心灵有所寄托。是的,让我们教育者的内心变得纯净,就去用心品悟《大学》吧!(王兰)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