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一个学现代文学的人,对五四运动自然会怀着特殊的情感。另外我上大学时,文学社的名字也叫五四。再加上今天B站刷屏的演讲,就促使我不得不写点什么。
从我意识到“青春”已经在我身上降临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有停止过思考青春的意义。尽管在我真正身处其中的时候,我的思考大多都是肤浅和荒谬的。青春对于拥有它的人来说,是体验而不是逻辑。思考有什么用呢,感受它,挥霍它才是正确的姿势。当我已经可以自诩中年人时,回望自己的青春岁月,再看看今天的年轻人们,我才对这个词有了更多的体会。
《后浪》演讲能刷屏,首先是它准确地抓住了它目标受众的嗨点。我上大学的时候学过一个词,叫青少年亚文化。课本和课堂上的内容我已经忘了,百度百科说
“青年亚文化(youth subcultures,又译青春亚文化),是指主要由年轻人群体创造的、与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既抵抗又合作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青年亚文化是各个时期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文化,它由青年亲身创造,往往会被媒体宣传、放大,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和批判性。”
“亚文化”看起来是个中性的、学术化的词,但客观上是有种隐含的“贬义”,类似于“赝品”、“次品”的那种贬义。“sub”的一种常见形态是subway,地铁,是埋在地下的路,处于更低一级的位置,潜水艇(submarine)也拥有这个词缀。在女权主义的一些文献中,也会把女性称作“亚性别”——当然是为了描述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存在现状:次一级的、低一级的性别。我强调这些是为了避免汉语中常见的“冠亚军”、“亚洲”这种词带来的中性感。用来给青少年亚文化命名的,正是主流文化。所以某种程度上,如果是最叛逆的、最典型的青少年亚文化人,会抗拒这种命名,会认为自己崇尚的某种观念、潮流、生活方式根本不是什么亚不亚的,它是自己的整个世界。
在我上学的日子里,中学生在社会话语中没有存在感。它总是一个被谈论、被塑造、被定义的群体。要么是国旗下讲话中乖巧聪慧的学生代表,要么是当地新闻中的状元,要么是一个更为模糊的“未成年人”群体中的一部分。大学生呢?大学生在那时拥有的第一个话语平台是校内网,可能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玩意儿了。在校内网之前还有博客,我记得我在博客上还加入过一些圈子,以文会友,把自己小伙伴的博客地址写到友情链接里,互相踩一踩,浇浇水——这都是上古QQ空间里的玩意儿。但QQ空间的公共性很有限,不提。
啰嗦这么多是为了强调一点,年轻人很难拥有自己的话语空间。像现在这样由年轻人制霸网络流行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表情包,让中老年人目不暇接的情况,非常新鲜。一般我们把这个原因单纯地归结为互联网,但其实在我的青春里,互联网已经很司空见惯了,但青年人的文化仍然是被嫌弃的,青年人的体验,不管好坏,没有抒发的空间——像“刚回家被爸妈捧在手心,不出一个星期就感觉要被爸妈扫地出门”这种半调侃半抱怨的体验,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根本没人讲这个。厌学的孩子说两句又要开学去挤六人间了,学霸说终于要回到图书馆了,文青说又一个炎热的季节远去了,仅此而已。即使有校内网这种年轻人的平台,年轻人那时候还没有对自己青春体验的表达自觉——用人话翻译一下:年轻人并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表达习惯,强势地表达自己这个视角下的独特体验。
我当时对主流话语的“青春叙事”最不能接受的地方在于,青春永远是作为一个绝对褒义词出现,永远是和阳光,春天,生机,希望这些词在一起,但实际上青春的迷茫、痛苦、孤独、忧郁,青春的爱情与失败,这些复杂多样的,与成人社会迥然有别的体验,根本没有语言、没有话语模式去讲述。我用“话语模式”这个词,是说,就算有些表达欲过剩的人,比如我,试图去讲些什么,去冲破这种“言不由衷”的局面,讲来讲去发现不过也是陷入到另外的套路中去,而这个套路也是主流文化设定好的。在这种“设定”里,就已经包含了主流文化对青少年文化的贬低。
当年“非主流”的盛行,总是强调悲伤、忧伤逆流成河,郭敬明style的一度走红,新概念的大火,背后都是这种青少年文化在呐喊,在突围。回头看时我觉得虽然留下了一些时代的记忆,但仍然是失败的。就像每个人的青春都会老去,每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最终都会成为司空见惯的中年,还有可能很油腻一样,失败。
青少年文化的“突围”决不仅仅是和主流文化声嘶力竭地对着干就能实现的。这是我当年不理解的一点。青少年文化,重点还在于“文化”,而“文化”,其核心也应当有价值,有意义。创造价值,是任何文化的力量核心。
从科技的角度,自媒体的兴盛,从文字时代到读图时代到视频时代,才真正解放了青少年旺盛的文化生产力。在这一点上,今天B站上的年轻人和101年前办杂志、写诗文的年轻人们何其相似。
最终老人们会发现,年轻人做出来的东西更精彩,好看,有趣,而中年人们发现,照年轻人的想法走,照他们的路子做,能赚钱哎。而年轻人说,我们只是在讲述自己。世界就这样被悄然改变,以往主流文化和青少年文化之间悬殊的差别,才真正得到了扭转。我以前觉得“青少年亚文化”就是刺青、抽烟、街头文化、摇滚乐,就是一些离经叛道的东西——而我并不想做一个离经叛道、一定要上演堕胎情节的青春片女主,所以这些和我没关系。现在我觉得,青少年本身的体验,讲述他们体验的话语,就足以构成青少年文化的主体,也是这种文化的魅力与力量所在。
所以B站《后浪》演讲的刷屏是合逻辑的——它确实是准确地描述了这个时代,至少是这个时代非常生动而新鲜的一部分。至少和我的感受完全吻合。当我看到毕导去B站做视频讲科普,看到一个年轻的小美女讲自己读过的书——我从来没想过文学可以用这样一种活色生香的方式讲述,看到更多的阿婆主用各种浅显生动引人入胜的方式讲抽象的道理,我觉得惊喜,震撼,钦佩。我对水彩画上头的时候,B站有各种水彩画的视频;我也在B站上看书法的视频看得起鸡皮疙瘩;这几天对超轻黏土开始上瘾,在B站饱览此类视频的时候我更注意到,里面很多都是学生,都是年轻人。所以《后浪》演讲里说,年轻人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大家一起的欢乐(还是事业来着,词儿忘了),我完全赞同。你不会再觉得自己是小众,没有小伙伴,而是始终有千千万万人和你一起为相似的理由而悲喜,这就足以呈现生命的意义。你会发现生命真的可以多姿多彩,不再是一条道走到孤独尽头,走到白发苍苍。这是多么有感染力,有正能量的事情!
偶尔弹幕里说“今天回去就肝一个”,让我非常羡慕。我已经肝不动了,我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下午,一个不受打扰的周末,可以对一个轻黏土作品细细精雕细琢。时间是站在他们那边的,我无可奈何。而我最好能去发挥的特长,就是把自己的课备好,把科研搞起来,从一个裸奔的青椒朝向一个有帽子的青椒而奋进——这就是社会写好的路线。
但我贼心不死。人生那么长,我还是想心有旁骛。我想去体验很多美好的事情,毕竟我恰好生在了这个时代,和平,富足,安乐。那么多的繁荣,繁华,繁茂,我不想它们都和我并不相关。科研的天梯固然要爬,但如果一辈子只有科研和教学这两件事,是不是过于荒芜?我当学生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的那些学术先辈们,都是一生钻研,心无旁骛,毕生心血凝聚成了学术史上的一本本丰碑,于是我做任何学习之外的事都天然地有一种负罪感。而在年轻人那里,我想我也许可以对人生多一些期许:如果长辈们说的话并不都对,为什么不能听听其他声音和可能?
所以我很赞同《后浪》的一个观点:要看看年轻人。年轻人已经会看自己,会讲出自己的爱憎并且理直气壮,老年人应该听听他们,看看他们,并且不要把他们当做一种“亚”文化。热爱并尊重年轻人,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家、一个有希望、有未来的国家一定会出现的事情。就像《新概念英语》第三册上的一篇文章所讲的那样。鼓励这些年轻人去实现心中所想,热爱他们所热爱,那我们大可以期许三十年后那个世界的比尔盖茨、乔布斯会出现在今天的这群年轻人中。
在一个有着漫长的文化传统、强调辈分尊卑、过于尊师重道的环境下,像《后浪》这样不遗余力地舔年轻人的声音太少了。它客观上的符合事实和相对稀缺,加上青少年文化始终存在的“突围”欲望,使它毫不意外地走红。借此机会,我也想为这群年轻人呐喊几声。并且希望社会多给他们一些包容,不要老把浮躁、肤浅这类老气横秋的话翻来覆去地摩挲,给他们的焦虑、迷茫、稚嫩一些成长的空间,给他们的锐气、意气和想象多一些掌声和喝彩。我们总归是要拭目以待。
当然,B站借助于把自己的目标受众一顿海吹,也完成了一次相当完美的营销。通过吹爆自己的“客户”而吹爆自己,这张牌打得高明。也有人提到,这是在借机把资本与民众的矛盾,转嫁到“前浪”与“后浪”之间。唔,我认同应一定程度地扼制资本,但我并不觉得这个演讲在挑拨两代人的矛盾。拒绝年轻人、视其为亚文化的人,不管有没有这个视频,都会如此。青少年文化天然地处于劣势的一方,无论是在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等各方面都是如此。前浪就算会被取代,也是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的事情,眼下何足惧哉?我觉得《后浪》的遗憾在于,它同样只能抓住青春的一个侧面。它仍然是一种来自“老人们”的、对青春的外围描述,就像盲人摸象,它也终究只摸到了一个局部。(只不过它比较真诚,它守住了“一个青春不在的人看青春”这个立场边界,成为了一种有边界的抒情而不是在下定义或代言绝对真理。)
青春的魅力,一部分正来自其复杂。今天的青年人们有他们的苦恼,有被消费文化裹挟的危机,有性解放带来的隐患,有权利义务不对等的失衡,有阶级固化大环境下无力的挣扎……光芒与欢呼不可能使这些问题真正解决,捏完超轻黏土,在B站上收获一堆点赞的阿婆主,还是要回到学业中,回到就业市场上直面人生。
当然,我不是在批评《后浪》,因为本不能指望在一个意图喝彩与欢呼的视频中,呈现多元、复杂和深刻。我只是做一点小小的提醒,以防止青春在光芒的裹挟下走向另一条被误解的歧途。青春不是“非主流”故作忧伤的呻吟,也不是电影里怀孕堕胎失恋分手的狗血套路,也不纯然是光辉灿烂的欢呼与歌唱——而后者正是我在我的青少年亚文化时代,想要去反叛的。如今它以这样的方式卷土重来并获得了青年人的齐声响应,既是时代的巨大进步,也同时显示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青春是什么,也许,定义它并不是最重要的事。也许,它不需要定义,而是需要被无数个青春的声音讲述自己,来组成它万花筒一般多姿的、无数的侧面。青春就是繁茂和驳杂本身。而对个体来说,享受它,挥霍它,并记得这种经验,让它能够在未来,当你离开青春、进入社会的条条框框,演好一个尽职尽责的成年人之后,还能在心里,让青春从往日奔腾的野火,收敛为一支温柔的小蜡烛,便足矣。生物无可避免生老病死的既定剧本,但心里的这一点温柔的小火,却能用精神的方式,抗衡肉体的衰老和陈旧的规训,这就已经是奇迹。
101年前的年轻人,为中国掀开了启蒙的一页,在奔涌着进入中国的诸多理论学说中,马克思主义亦混杂其中,而它点燃了一两个年轻人心中的梦想,有人成了这方面的阿婆主,刻苦更新,而其他小伙伴们努力点赞、收藏、投币和转发,最终凝聚起了一个超大的粉丝团和受众群体,并改变了这个国家的面貌。而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今天的年轻人也会一起改变这个国家的面貌,会给这个古老的国家带来崭新的惊喜。我愿意向他们学习,努力和他们站在一起。
青春,万岁。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