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书心得 读后感作文收录最新

征文网 2022年1月9日读后感评论78 阅读1574字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最残忍的一句话,便是扉页上的“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它使我们心中感到愤慨和一丝绝望,因为我们从这几个字中就得知,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如此黑暗的一面。但同时却又矛盾地使人感到一丝幸运,因为我们跳过了遭遇不幸这一环节,就可以了解并能加以防备,因为我们可以说是幸存者。

书里的房思琪在十三岁的时候,被五十多岁身为老师的李国华诱奸,五年里深受身心上的折磨,最后神志不清被诊断为疯症,而罪魁祸首李国华却没有接受到惩罚,继续着自己的狩猎之旅。还有有些懦弱的伊纹,加入钱家之后,沉默着承受着丈夫的家暴,只在最后才有勇气提出离婚。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令人心痛的事情?看完这本书,我想美国人类学家Winkler的一句话能很好的概括:“强暴是社会性的谋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说的这句话是句老话了,但用在这里却无比的妥当。这个时代是好的,有发达的科技、丰富的娱乐生活、充足的物质保障,但同时这个时代也是坏的,这里有女孩被诱奸、被家暴、被毁去原本灿烂的生活。这都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带来的,也可以说是这个社会一起参加的一场暴力。

在房思琪的这个故事里,施暴者有哪些?是家庭性教育的缺失和对性的贬抑,使房思琪认为性是禁忌,而被夺取处女之身是罪恶,因此在被强暴之后不去求助甚至强迫自己去爱上施暴者,因为这样她可以说服自己这是因为爱,来减少内心的痛苦。施暴者是以李国华为代表的补习班老师,他们以诱奸学生为乐,为荣,甚至还有蔡梁这样的班主任引诱女孩去老师们的公寓,她认为这些女孩吻醒了老师们的年轻,使老师有动力上课,她是造福其他、广大的学生。当老师从授业者变成授虐者,当教师节变成人生的所有黑夜中最黑的一个夜,当“温良恭俭让”从高尚的格言变成作恶的信条,当这个社会上令人敬仰的人们跌落神坛,变成撒旦,她们还应该依靠谁?

除此之外,施暴者还有那些无形的“社会潜规则”。书里曾写到:“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罪恶感是古老而血统纯正的牧羊犬。”李国华是个聪明的施暴者,他精通这个社会的规则,知道这个社会会为他说话。是这样吗?是的。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到,当郭晓奇想要揭露李国华时,她的父母骂她是第三者,却向李国华一家道歉;学校里的学生说她不检点,网上的帖子回复都是一些侮辱性的话语。房思琪甚至说:“……而我为此道歉”。

在另一个伊纹的故事里,施虐者是哪些?是热爱暴力的钱一维,却也是不愿把自己女儿嫁给钱一维却将伊纹介绍给他的张太太,是从来不制止的钱奶奶,是沉默的整栋大楼的人,是“必嫁”的意识形态……钱一维正是凭借这些,“光明正大”地对伊纹进行压迫和暴力。可以说其他人都是这场暴力的辅助者,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如刑法上规定的一般,有时候不作为也是一种罪。

这场施虐是社会共同完成的,同时也给受害者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毁灭性的烙印。思琪精神失常,就像她在日记中说的“我的灵魂消失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她失去了一个女孩正常的人生轨迹,她的幸福夭折了。伊纹虽然最后结局算好,但她失去了学业,失去了孩子,在这场婚姻里遍体鳞伤。

这本书令人的心情很是沉重压抑,遣词造句间透露着满满的悲剧色彩。我们能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我想最后伊纹写给怡婷的信给了我们答案,“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受到侵害的女孩不要忍耐而要勇敢地发声,这样才能将施暴者绳之于法,才能尽早结束痛苦。不要习惯活在沼泽,不要习惯沉默,不要放弃自我,在奥斯维辛营感到无聊是最恐怖的。

书里的怡婷说,房思琪的日记就像月球从不能看见的背面,让她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烂疮比世界本身还大。而如今我们已经通过科技看到了月球背面,也希望这个世界的烂疮能被治愈,越早越好。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