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时,电视剧《清平乐》还没有播出,宋仁宗还没有被具象地演绎,从前没有读过宋代有关历史书籍,对于宋仁宗的了解只停留在《汴京之围》中所描绘的“仁慈”“爱民”,天性仁孝,宽厚和善的宋仁宗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及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同处宋代,《汴京之围》讲的则是北宋后期,宋徽宗及宋钦宗在位期间的政治外交。
隔离在家一月有余,苦于疫情,窗外的大好春光无人问津,春风夹着花香在窗前萦绕,撩拨着一颗颗躁动的心。既然身体寸步难行,不如让思想去旅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千多年前宋真宗所写的劝学诗,此刻成了多数人宅家修炼的自励名言。我取来一本《汴京之围》,探寻北宋末年征战、外交的历史细节,细细读来意蕴十足。
陈寅格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以武将开国的宋朝,对文人却十分器重,加之几代皇帝的仁慈基因和自由统治,宋代文化发展达到了空前繁荣,诗词文章金声玉振,绘画书法卷帙繁多,科学技术频频出彩,人民生活富庶,商贸自由。然而盛世之下,是涌动的暗流,财政困难、军事痼疾、恶性党争、辽金威胁,帝国渐成风雨飘摇之势。《汴京之围》便追溯了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完整历史,讲述宋、辽、金三方的和与战,聚焦北宋历史变局的关键时刻,以及帝国由内而外全局性危局大爆发的前因后果。纵观全书,我有以下几点体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书中对于描写宋徽宗统治时期繁荣奢侈的社会景象用了大量笔墨,这位醉心于花鸟鱼虫、建筑园林的“艺术家”皇帝,为了运送一块巨大的北派太湖石,“载以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恒以过者”,送至皇家园林艮岳,更是为巨石封爵“盘固侯”,此时恰逢北宋疆域最大之时,金灭辽国,将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还给了北宋,帝国上下歌舞升平,人民生活在一片灯红酒绿之中,军队和官僚沉浸于收复幽州的狂热里,皇帝为自己的丰功伟绩接收着恭维……表面的浮华蒙蔽了当权者的双眼,官员们醉心党争,摒弃是非,一心铲除异己,宰相一句“丰亨豫大”,让皇帝如同找到了腐朽的温床,沉浸在个人艺术创造的自我满足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缺乏谏言的宋徽宗无暇自省,为北宋画卷投下了第一颗钉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善征战的宋朝面对侵略常常想到的是义和,以大量的财富填补对手,换取短暂的和平,这也透露出宋朝在战略上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当金发兵攻打辽国,因檀渊之盟与辽国维持了近百年和平的宋朝忘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与野心更大的金达成协议共同攻打辽国。可宋徽宗此时正忙着为自己精心打造的园林艮岳作书立传,等到金攻陷了辽的山后地区,宋军才急忙出战,采用募兵制的宋朝设立了复杂的调兵制度,平时训练士兵的不负责指挥打仗,负责指挥打仗的不负责训练士兵,这种高度僵化的军事制度使战场上将领没有威信力,士兵没有忠诚度,没有事先配合的战斗训练,战场上的宋军常常不战而退,听闻战鼓便士卒惊走,做鸟兽散。
而当拿下辽国的金决定继续发兵攻打北宋时,宋朝仍然没有组织建立起高度凝聚的军队和强大的防御系统,妄想用外交手段打发这个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金军步兵排阵,蓄势待发,宋金之战就在北宋君臣的手忙脚乱和金国将领的精心准备中打响了。
“先谋而后动”逃避战争的宋朝统治者走一步看一步,即便谋士提出了可行的防御计划,也因长久以来的制度痼疾变得举步维艰,北宋王朝的画卷在被动迎战中撕扯飘摇。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从宋徽宗决定联金灭辽,到金国窥见北宋的羸弱,转而南下攻宋,两次围攻汴京,北宋轰然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隔三年。退守在中原乃至江南的两宋,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也失去了雄浑遒劲的魂魄。三年前,整个社会铺天盖地在宣扬一场盛世,人们普遍相信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国力富强,经济繁荣;三年后国家却灭亡了。这提醒我们居安思危,和平并不是一种必然,要求我们怀着谦卑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学习世界所长的同时避免自大狂傲。
书中使我动容的除了纷扰的外交和征战,还有中国古代战争中的温度和情怀。为保全百姓,宋钦宗两次不顾众民阻挡深入金军腹地求和,一句“嵇仲努力!”“冬寒,汝等各比好否?”,让这位皇帝增添了几许人情味;追求文学的宋朝,连降表都要写得对仗工整,文采飞扬,读来浓浓无奈;宋人会因要尽地主之谊给金军的营帐里送物资,金人会因欣赏敌国将领而为其加冠赏爵。即便战争,也是人与人的周旋,人不等同于蝼蚁,温情和底线守护人的价值不被战火硝烟消弭。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