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百年孤独》中的孤独具有非常多的涵义。孤独包括
一、行为上的幼稚
所有的蕾梅黛丝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特点。这一点可能与第一代蕾梅黛丝——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的妻子有关,两人结婚时蕾梅黛丝只有九岁,被毒死时也只有十六岁。说到蕾梅黛丝我认为体现在这一类人身上的孤独还包括容貌上的孤独。要说起《百年孤独》中谁最美,那无疑是美人儿蕾梅黛丝——第二代蕾梅黛丝,她的容貌可是被我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吹上了天,显得与马孔多这个小地方格格不入,她的特殊气味可以唤来死神,注定她一辈子孤独的命运。也证实了作者文中留下的那句“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她的心灵不会受到任何的污染”。
二、行为与思想上的冲动与矛盾
说到冲动这一特点,不用多说布恩迪亚家族的全部男性与小部分女性都具有这一特点,有时他们做出的决定令人无法理解甚至自相矛盾。这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和他的妹妹阿玛兰妲了。上校思想与行为上的火热在他的青年时期简直表现得淋漓尽致。发动多次起义,多次遭人暗杀大难不死,甚至连死神都嫌弃他,自杀时子弹穿过身体且刚好与所有要害部位擦肩而过。这就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但他发动那么多场战争却大部分都以失败而告终。
战争是由于两党之争,即保守党与自由党,而上校属于后者,想要推翻神学的束缚和君主的独裁,建立民主共和国,但小说讽刺的是既使共和国建立,人们都思想并未改变,自由党只不过是换了个时间去做弥撒——一种神学仪式。这是体现在他这类人身上的一处矛盾。另一处便是上校的初衷。多次的战争使上校陷入了麻木不仁的状态,后期上校不允许任何人靠近他超过三米,家人也不例外。他成为了一个专制残暴的将领,成为了一个他自己最讨厌的人。上校人生的中间阶段是狂热的冲动的,但前期阶段也是一个热爱科学的好小子。这都归功于他的爸爸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天下午带他去看冰块。后期阶段,上校逐渐看开了,忘却了战争,与其说忘却,倒不如说是不愿想起,潜心于制造他的小金鱼,日复一日,做好二十五只后再全部融化掉重新做,除了到后院大小便外不在外出,直到死前只想最后发动一次战争。
再说说上校的妹妹阿妈兰妲。要说矛盾与冲突的话,上校还真是比不过她。阿玛兰妲一生爱过两个人,没有出嫁。年轻的时候,她爱上皮埃特罗克雷斯皮,但这个人爱上了丽贝卡,于是阿玛兰妲发誓要阻止他们的婚姻,迫不得已的话将会毒死一个人,但这个人并不是他们三者其中之一,而是蕾梅黛丝。之后成为水手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归来,与丽贝卡相爱之后两人都被逐出家门,克雷斯皮就爱上了阿玛兰妲。第一个矛盾就在这里上演了。两人彼此非常相爱,但阿玛兰妲跟中邪了一般就是死也不嫁。这也许就是她的孤独特质。出于对蕾梅黛丝的愧疚,与丽贝卡之间的斗争与怨恨,于是她就将自己的手毁了,伸入火堆之中,从此一直裹着纱布,到死也没脱下。
一段爱情一处矛盾,第二处便是她的第二段爱情了。这次她的情人是上校的战友——马尔克斯上校。此人非同一般,也是行文的一位关键人物,况且他的名字里还有一个“马尔克斯”。果不其然,后文还出现了一个“加西亚上尉”,两人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就不多说了,话题切入阿玛兰妲的第二段爱情。悲剧重演,两段爱情的结局都一样,但这次的矛盾是由于对爱情的惧怕以及上一段爱情留下的后遗症。又爱又恨又想得到又害怕失去,矛盾中凸显孤独,孤独中凸显矛盾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三、奇特的隔阂与心灵上的孤独
首先说到隔阂都会想起人与人之间的壁垒又或是人与人之间的代沟之类的,但殊不知两个地点也存在着“隔阂”。那就是吉普赛人的居住地与马孔多。即便是魔幻小说也不一定显得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比如书中提到的灯泡、火车、银版照相术、梅尔吉亚德斯的化学知识以及冰块这些在现实生活看似常识的东西在马孔多则被视为“宝贝”“最伟大的发明”等等,这体现了处于同一时代却被世界完全孤立的马孔多的孤独特质。
再看看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如果是这一特质的话,就不得不谈也只能谈布恩迪亚家族元老级的三位人物,即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乌尔苏拉和梅尔吉亚德斯。这三个人最后的人生阶段几乎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被人遗忘”。这里说遗忘倒也不是很恰当,可以说是一种隔阂,是由于融入不了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一个大家庭而造成的。说快也不快乌尔苏拉是三人中在世年龄最大的,大概有一百一十多岁,但这整整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布恩迪亚家族由衰到盛再到衰的演绎中就犹如一场闹剧,一晃便过去了上百年,使人不禁感到背后一凉。本书中有一种病症叫做失眠症,得了之后不是光失眠那么简单,还会忘却许多的东西。但我认为这三位与后人的隔阂却比失眠症更加恐怖,原因就是得了失眠症后忘记了的东西可以写在纸上对号入座,但这种隔阂却是他们在后人的心中永远地褪去,我想这与死去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了吧。果然,他们最后都是在将近死亡的那一天才被想起。无比孤独。
以上是对孤独一词的一小部分理解与些许的感触。(周明伦)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