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是岳南先生撰写的皇皇巨著,厚厚三大本,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册,每本60万字。我是断断续续,读了近两年多,才读完。我赞叹于作者历经8年时间,著述这部作品,赞叹作者查阅资料的浩繁,著述时引用、考证的严格,每一章后都列出引文的出处,深层次故事的解读,可见作者用心之专,对著述作品、对学术精神的敬畏。
书中的很多大师让我们肃然起敬,对我们做人做学问,有很大的启发。
什么是大师?大师必有真学问、真品行。
大师是靠真学问立身的人。这些大师,他们大多出身名门世家,师从名门,有海外求学经历,使得他们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影响,有渊博的国学功底和传统文化底蕴。又历经名校培养和海外求学的深造,使他们成为学贯中西的人。在学术研究中,他们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贯通,让他们的学术研究进入令人仰视的高度。
大师靠个人修为立世。仅有学问,恃才傲物,说话尖刻者大有人在,这些人难以在社会中生存,更难以成为大师。读罢这本书,我感觉德行才是文人学者受人尊敬的基础。书中很多有才的学者,有的受人排挤,跳河自尽。有的锋芒毕露,被人杀害。有的放荡不羁,虽有旷世之才,却一生与名校无缘。人们常说“文人相轻”,在文人堆里立世,靠才学更要靠品行。
怎样才能成为大师?我感觉很重要的是两条,一是本人以做学问为乐,二是成长路上有贵人相助。
大师是痴迷于做真学问的人。大师们以求得真学问为荣,以追求真学问为乐,如痴如迷、甘之如饴。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把研究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只要生活稍微平静一些,只要允许他们动书本,他们就会开始搞研究、著书立说、做翻译。他们视书本为珍宝,颠沛流离最痛心丢失的不是财物而是自己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书。他们会在逃亡的路上背英文词典,会在躲避空袭的时候,阅卷、写文章。为躲避战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的教授辗转到昆明办学,异地他乡,生活无着,华罗庚、闻一多两位教授终于找到了一个16平米土屋安身,这是主人堆放粮食、柴草的地方,没有窗户,两家14口,就挤在这样的屋内。但两位教授,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了学术创作。闻一多完成了轰动一时的著名神话专论《伏羲考》,华罗庚完成了不朽之作《堆垒素数论》。我们能想见他们在学术研究中是多么幸福快乐,能让他们忘却了所有生活的烦恼。我看到文革中的很多知识分子,政治风波稍微平静一些就开始著述、研究。他们该是怎样一种着迷、痴迷的状态。他们崇尚“详搜、精较”多方考证,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没有这种求真知,做真学问,真心投入的精神,不可能有他们这样的学术造诣。我们对大师高山仰止,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乐学、痴研”都差的很远。
大师得益于良师益友相助。个人有才华,缺少伯乐,埋没于市井也不在少数,这些成为大师的人,绝大多数都师出名门,或有良师相助。华罗庚仅是一个自学成才的青年,初中毕业,没有资历背景,腿脚还不灵便,因清华大学数学系熊庆龙的引荐,才进入清华半工半读,最后出国深造。闻一多的两个学生陈梦家和臧克家,陈梦家有老师相助成为新月派诗人的代表,33岁任清华教授,臧克家一生做一些诗,谋个助教的职务都难。个人的才学是成才成功的基础,感恩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可信、可靠之人为师、为友,才能让自己才华得以彰显。
大师为何远去?为何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大师的才学、良师益友相助都要有一个适宜做学问的大环境,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师的命运只能暗淡无光,英年早逝。就像书中讲吴宓一样:彗星燃烧还有光亮。吴宓的一生始终被乌云遮挡,我们只是在云层稍微松动一些,看到它的光芒。
《南渡北归》这部书,记述了抗战爆发到文革前后,几百位近现代文化名人的悲剧人生,是对社会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尽管学富五车,是国宝级人物,也难免如草芥一样,在历史中沉浮,身不由己,无力抗争,最终消逝的诸多大师的慨叹与哀歌。是用史实回答了为何“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读罢,岂止“一声长叹”。读这部书,我为大师的远去惋惜,更让我透过大师们命运起伏,深深地感触到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人是社会中的人,是历史的人,在社会动荡的情况下,个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长达数十年的社会动荡,让中国的文脉受到重创,接续何其艰难。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培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环境,是孕育大师的基础,这是本书带给我们的思考。
还有就是作者能够撰写完成这部著作,得益于这些大师坚持记日记的习惯,正因为有了很多名家撰写的日记,才能相互佐证,基本还原历史原貌。很多名家的日记也编辑出版了,正说明,历史是需要很多人来记述的。也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师们的坚定和执着,做事之“有恒”,这是他们得以在一个领域里出类拔萃的重要原因之一吧。(边红)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