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鼠年,荆楚大疫,名曰新冠,源于食野,恰逢春季,染疾数万,九州闭关,车马顿安,万巷空寂,足不出户,以隔蔓延因……”,作为华夏一员,本该全力以赴教书育人,无奈困于陋巷,借此漫长假期,教育爱子,勤于烹饪,涉猎好书。寒假来临之际,与好友相约曲师深巷旧书店,经好友推荐,觅得数本佳书,因临近期末未能先读为快,近日居于家中,备课之余,翻到此书《我们仨》,欣喜若狂。
《我们仨》这本书是杨绛先生对他们一家三口(钱钟书、杨绛、钱瑗)的亲情回忆,我们仨,而不是我们三个,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先生这本著作的风格,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就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记录一个三口之家的平凡生活。这里面没有歌颂爱情但是你却感觉杨绛先生同爱人你侬我侬,这里也没有用太多的篇幅去讲家和万事兴,但是你却真切的感受到了家的伟大。这本书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都老了》,简单的两页记叙了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经常在自己的梦中找不到彼此,他们称自己老了才会做这样的梦;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记叙了杨绛先生做了一个“万里长梦”,虚虚实实,懵懵懂懂,亦真亦假,看的过程中让我一度怀疑自己的阅读能力,看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部分是杨绛先生的一个梦境,从形式上看可能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先生把重点笔墨放在这一篇幅,没有写作技巧,全篇娓娓道来一个家庭最普通、平凡的岁月,阅读过程中我曾羡慕这样的生活,却不曾想自己也处在这样平凡的环境中,不一样的是我缺少了他们身上很多优秀的品质,于我归结于简单的经历,狭隘的视野,以及匮乏的自律,自此向他们学习。
92岁老人,夫逝女亡,静思往事,虽孤独一人,但全书哀而不伤,读来心生暖意,令人感动,虽为文学大家,但是她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却不带丝毫文人气息,散文如行云流水般,笔随心动,思念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见他们一家三口这一生相扶相持、相亲相爱、感情至深,以至多年之后杨绛先生还对过往经历如此清晰,爱之深无以言表,借一文书以表思念之情,犹如亲人仍在身边……
在杨绛先生在《我们仨失散了》开头写到:“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了。”在她看来,家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他们仨可以居住在一起,他们仨“失散了”这所客观存在的寓所就没有了家的意义,就像她在结尾写到:“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我一人。我清醒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找归途。”每一个恋家、思乡的人,他们也许并不只是想念那个青砖绿瓦堆砌成的、可以遮风挡雨的房屋,他们更多的是贪恋曾经在这个房屋里发生的平凡而温馨的故事,贪恋每个四季轮回的美食,也许是春节爸妈忙忙碌碌包的一顿热腾腾的饺子;也许是春天到了,贪恋祖母用香椿做的鸡蛋饼;也许是夏天到了夜幕降临,一家人席地而坐,你一句我一句的家庭琐事;更或者是怀念,和小伙伴相约抓蚂蚱,玩到天黑都不想回家的心情。然而这一切因为有了感情,才有了回忆,有了回忆才有了梦境,才有了多年之后用疲惫而息梦回家园来减轻压力的时候,家才成了归属,才有了思念的意义,才可以称为家。家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地方,那里承载了很多人的童年,也承载了很多人最快乐的时光,然庆幸我的家人安康,我心坦然。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钱钟书总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阿瑗相伴相助,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读这段的时候,显然觉得杨绛先生在向我们“炫耀”她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并不惹人生厌,反而真心羡慕他们有这样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庭。对于她来说相守就是上天对他们最大的眷顾,这段话看着像回忆录,细看又觉得像一封“情书”,只是这封“情书”很特别,把虚无缥缈的情话变成了现实,夫妻两人在生活上一个共同体,相扶相持;在思想上又是独立的个体。真的让人好生羡慕。
20世纪可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年代,抗日战争、国内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年饥荒、文化大革命、一直到改革开放……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见证了种种历史印记,面对所有的幸与不幸,他们从来没有动摇过爱国的信念。面对平凡家事、国家大事从容淡定,面对别人陷害泰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文学家应该有的素养。他们一生居无定所,两袖清风,无论经历任何“事故”,他们都没有停止过文学创作,也从来没有放弃追逐快乐的脚步,以致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书中的他们从来不会为了生计而苦恼,即便粗茶淡饭对于他们也是快乐的,因为喜欢的书在身边,最爱的人在身边,这些足够慰藉心灵,足够带来快乐。“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幸福”。现在越来越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他们仨不只是他们仨,而是更多的人,他们是亦亲,亦友,亦师。他们满足于精神食粮,所以在精神上富足的,之所以不追名逐利,是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是无私的,当然他们也是自信的,国之自信,家之自信,文化之自信,仅仅这些就足够他们享用一生。
读完这本书以后,深深地被他们一家所圈粉,被他们温文尔雅的气质所吸引,被他们博学多才的才情所感染,羡慕于他们温馨有趣的家庭生活,沦陷于他们简单粗暴的爱国情怀。在此,我想呼吁现代的年轻人,做行动上的巨人,放下手中吞噬时光的“怪兽”,拿起上下五千年的文学名著,多看多思多悟,让这些名著指导着我们拥有更美好的精神生活。
疫情慢慢退去,你我相聚那天,希望看到更好的你……(张敏)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