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文章是非常独特的,他文笔的犀利、观察的敏锐、特有的用词,是能让人一眼识别的。
我尤其喜欢他这篇《在酒楼上》。这篇风格与其他作品很不相同,主角不再是麻木的劳苦大众,而是觉醒了的知识分子。文章发表于1924年5月,后收录在鲁迅小说集《彷徨》中。文章创作于“‘五四运动’落幕后,知识分子的情绪由高涨转向消沉”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和背景。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作为一名普通读者,纯粹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我特别喜欢这篇文章在细节描写上的三大特别之处。
景物描写
这篇文章让人讶异的是有多处的景物描写。首先,他就言简意赅地用一句“深冬雪后,风景凄清”交代文章写作的天气背景。接着,描写了所住旅馆的外部环境“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白皑皑的绝无精采,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凄清、惨淡的景象促使他来到一石居——以前熟识的一家小酒楼,尽管已没有一个熟人,楼下的废园景象却让人惊异“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在一石居竟然遇到以前的同事,在旧同事诉说他别后情形的过程中,穿插了一段窗外废园的描写“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技山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小鸟雀啾唧的叫着,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食粮,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再后来,两人分别,最后一句是“见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
整体环境是灰色调,在这“凄清”“渍痕班驳”“枯死”“铅色”“绝无精彩”的大环境下,却也有着让人诧异的亮色,废园的梅花“明得如火”“毫不以深冬为意”“愤怒而且傲慢”,为什么鲁迅要这样写呢?景物描写是为主题服务的,这样的景物衬托反映了鲁迅当时虽然对整个时局失望,但依然抱有希望,特别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抱有期冀的一种信念。而后续的“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罗网”等既是实景描写,也是鲁迅深知革命之路的曲折和反复的一种心理映射。
心理描写
文中的“我”是孤独、落寞的。本来怀着一丝希冀,想故地重游,访问曾在这工作过的离故乡很近的S城,结果旧同事一个都不在,连学校也改了名称和模样,客居旅店的饭菜“如嚼泥土”,窗外景象又“绝无精彩”。于是,“为逃避无聊”去了一石居。“我”一个人在“成了生客”的酒楼上,略带哀愁地觉得“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在感到孤独却又不愿有其它酒客上来的心理驱使下“偶然听得楼梯上脚步响,便不由的有些懊恼,待到看见是堂倌,才又安心了”以及“我想,这回定是酒客了,因为听得那脚步声比堂倌的要缓得多。约略料他走完了楼梯的时候,我便害怕似的抬头去看这无干的同伴”无不衬托了这样一种孤独又宁可孤独的心理。
鲁迅是语言大师,文中“我”的这份孤独和哀愁在他的笔下,因着他的一字一句,读者竟然完全跟着感同身受起这份“孤独和哀愁”来。没有长篇大论,只有渗透着深切的孤独的简单的几句心理描写,就让读者受到传染,这是何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啊!而透过写“我”的孤独和哀愁,也反映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普遍的漂泊不定的离索状态。
语言描写
文中安排了“我”与旧同事吕纬甫在酒楼上的不期而遇。主体篇幅集中在吕纬甫叙述他的别后情形,大段大段都是他的语言描写。通过吕纬甫的讲述,读者认识了他——他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生存状态。其中最特别的一段是“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这是吕纬甫对自身经历和感受的概括,他后面的叙说也是围绕这个主旨句展开的。他从一个“曾一起去城隍庙拔掉神像胡子”“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激情澎湃的进步新青年,到如今落入沮丧和彷徨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中年人,为了母亲的嘱托去给小弟弟“迁坟”、给阿顺“送剪绒花”,为了谋生不得不去教“子曰诗云”。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也很不满意,但又无力去改变,他说“但我现在就是这样子,敷敷衍衍,模模胡胡。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文中的“我”没有过多言辞,只偶尔插上一句简短的话,引导吕纬甫继续讲述他的故事。听到吕纬甫去教“子曰诗云”这类书时,也只“微微的叹息,一时没有话可说。”
文末一段耐人寻味“我们一同走出店门,他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相反,就在门口分别了。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与其说文中“我”和旧同事偶遇,不如说是“孤独而哀愁”的“我”在酒楼上虚构出另一个人物来,“我”和吕纬甫是同一个人的两个侧面,是一种“外化人物内心矛盾,进行自我灵魂对话”的高妙的写作手法。
短短五千来字的一篇文章,读完后竟然久久不能释怀,沉浸在作品所散发出来的悲伤和孤寂气氛中无法自拔。读者对好的作品会有共识,难怪这篇文章历来所获评价颇高,曹聚仁认为它是“鲁迅小说中最成功的一篇”,周作人评它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夏志清誉它为《彷徨》集中“研究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四部作品之一”,钱理群赞它是“鲁迅艺术水准最高的‘诗化小说’之一”。(雨露)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