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一节扎扎实实的语文课不应该教师是主角,一节卓有成效的语文课不应该学生跟着老师跑,一节学生喜欢的语文课一定是孩子的主场!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想办法教出语文课的语文味来!
温儒敏老师在文章中说:“语文课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同时把文化修养呀、精神熏陶呀,很自然地带进来。”《课标》上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然而,仔细思量,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到底有没有聚焦语用的实践活动呢?每上新课时教师牢牢主宰课堂,总担心学生不会思考,不会迁移;等复习课时,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哪有什么时间给学生设计语用实践活动。好不容易盼来个公开课、展示课,该有学生参与的活动了吧,老师又认认真真的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预设排练了一遍,万事俱备,只等表演。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语文课堂聚焦言语实践的活动到底该怎么设计?
温儒敏老师在书中写到:“语文课要聚焦语用,让学生有兴趣学,又能把握方法,学会学习。”所以,我们的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比如:单元导读中要求会默读、浏览、精读等读书方法,那么老师就需要有针对学生的技巧方法的指引。接着,我们可以利用部编版新教材来作为抓手推进、训练、落实,比如: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方面,我们要力求从两个层次培养学生一般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在七到九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七年级以培养学生的一般的语文能力为主,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例如七年级上册的阅读方法是朗读和默读,七年级下册是精读和略读。在阅读策略方面则着眼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养成,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文体。
《教师用书》上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范围内的朗读需要做到:声音响亮,身姿端正,仪态大方;发音吐字准确清晰,力求顺畅流利;全身心地投人,有充沛的感情,将文章的情感读出来;初步掌握一些朗读的表达技巧,将阅读感受传达给他人。当我们这样去讲朗读的时候,孩子们就不会茫然。
《课标》中说:“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有没有考虑到“实践性”和“综合性”这个关键所在。教了十几年书的自己也是现在才悟出这个道理。然而真正改变我自己的就是上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探讨课,大家一定会问,这些课有什么区别,我心里没有办法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上过这些课的人一定都知道,备一节这样的课,需要做到哪些准备。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也在想,如果在我们的常态课中加入一点,哪怕就一个语文实践活动,长久以往的坚持,你一定会获益良多。
所以,在有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引之后,最重要的一环还需要我们的语文老师通过设计合适的语言学用的活动来聚焦课堂,教出语文原本的味道来。
在当前语文界,做创新教学设计的首推余映潮老师。他的《语文教学设计法80讲》《这样教语文》。其中有许多设计我们都可以认真学习借鉴的。
余映潮老师在《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中说到:“所谓有效的教学细节,从学生的学习来看,是语言学习与能力训练的实践活动丰富而且扎实的细节;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来看,是充分利用课文把课堂时间大量用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上的细节。”余老师强调:什么是语文课程?即课标所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什么呢?
《课标》上说“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由此看来,一节成功的公开课,不是看老师如何精彩的表演,而是看这位教师设计语用活动的能力。能不能设计出生动、丰富、有一定训练梯度的课堂实践活动,会决定学生能否在真正的语文活动中学习语言、积累知识、提升能力。
现在想起来,余映潮老师就课后词语都能设计出那么多实践活动:成语接龙、美句摘抄、仿写学用、用词概括、精巧命名、联读扩展、话语纷纭等等,从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来讲,认知、感受、理解、积累、运用、品析、鉴赏、创造这一系列的环节中,余老师做到了恰当的勾连、铺垫、拓展,让学生对词语的学习有了兴趣,而不是我们所谓的“读读写写-----读三遍、写三遍”了。
老师们,要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鲜活”,请一定关注语用实践活动,真正做到语言学用,上扎扎实实的语文课,上有语文味的语文课,上看得见学生成长与进步的语文课!(崔宝玲)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