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杀死一只知更鸟有感2000字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1月6日读后感评论277 阅读2430字

用了一周的时间,我读完了这本书,《杀死一只知更鸟》。之前的十来年时间,它站在我的书架上,满面尘灰。万幸,我没有错过这样好的一本书。

作为一个养育孩子的母亲,我曾不止一次地思考,正义是什么,教养是什么,固有的偏见该如何摒弃,勇气从何而来,以上一切,我该如何向孩子进行诠释,以至于他幼小的心灵能够建立一个认知的轮廓,继而去摸爬滚打,把这个轮廓描述清晰。读过《杀死一只知更鸟》,可以帮助我把那些碎片化的认识,逐渐明朗和加深,能够让我有一些粗浅和成形的认识,作为谈资,等待合适的时机,慢慢和孩子倾诉和交谈、讨论。

起初,书的基调是灰涩的,全书以一个小女孩斯库特的视角,娓娓讲述了她和她的世界。就像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些害怕的人,“怪人”拉德利和关于他的种种神秘传说,让三个小孩杰姆、斯库特和他们的好朋友迪儿既害怕更着迷。长舌妇斯蒂芬尼小姐,到处散播着不知从哪里来的小道消息,视觉效果上与神奇校车的卷毛老师一样古怪的卡罗琳小姐,固执地推行和普及她的“杜威十进分类系统”,还有那忠诚得过份严厉的黑人女佣卡波妮以及让人“望而生畏的恶魔”杜博斯太太……仅仅看过第一章,会觉得这个故事会这样萧瑟而萧条下去。

但是,妙就妙在有别于峰回路转的大逆转,光彩和亮点东一下西一下,不知不觉就有滋有味起来,及至通观全书,才猛然发现,那些我们曾经以为狰狞的面孔、古怪的性格、可怕的过往,都只是偏见和假象。被流言蜚语缠绕成魔的怪人拉德利实际上单纯、善良,用自己的方式和孩子们开着小小的玩笑,在树洞里藏他们喜爱的小玩艺,识破却不说破孩子的好奇心,并在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救了孩子的性命;“凶悍”如卡波妮,被这个家庭信任而依赖着,并不可思议地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养育着主人的两个孩子。在不欠人情的坎宁安家族的沃尔特来家里做客,并往盘子里浇满糖浆时,卡波妮不动声色地维持了沃尔特的颜面,“有些人吃饭习惯跟我们不一样”“可是你不能因为这个在饭桌上给人家当面提出来。那个男孩是你们家的客人,就算要他吃桌布,你也随他的便”。一个身份低微的女黑佣,却用最平实的日常语言把“教养”讲明白了;保守偏执又刻薄的杜博斯太太,因无法理解阿蒂克斯为黑人辩护的行为而喋喋不休地谩骂和羞辱,并因此引来杰姆的愤怒与报复——把她院子里的山茶花苞全都打断。杰姆由此被罚每日为杜博斯太太读书。这个毫不愉快的过程结束的时候,杜博斯太太去世了。此时,父亲阿蒂克斯把杜博斯太太的秘密和盘托出,这个被病痛折磨以致吗啡成瘾的老太太希望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无牵无挂,不亏欠任何人,也不依赖任何东西”,以巨大的毅力戒掉了吗啡,“是一位了不起和尊贵的女士”。

全书最大的魅力来自于律师阿蒂克斯——男孩杰姆和女孩斯库特的父亲,一位真正的绅士,不畏偏见、充满正义、信念坚定。在书中,他坚持为黑人辩护,明知这是一场打不赢的官司,义无返顾,不惧世俗,出自他高尚的良知,“如果我不这么做,在镇上就抬不起头来,就无法在议会代表这个县,甚至都没有资格教导你和杰姆如何做人”。对于由此产生的后果和对孩子生活的冲击,他要求他的孩子“关于这件事,你在学校里可能会听到有些人出言不逊,但是请你为我做一件事,如果你愿意的话——那就是高昂起头,放下拳头”,他说,“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经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正义给了他勇气,去争取不可能中的可能,“总不能因为过去这一百年我们一败涂地,就放弃争取胜利吧。”在他为黑人汤姆的辩护里,有一段慷慨激昂的陈词,在辩词中,阿蒂克斯高呼平等,要求摒弃虚伪和压迫,希望每一个个体和生命,都能够被平等地尊重和理解,每个人能抛除固有偏见,去接纳和包容我们不曾深入了解的世界。这是阿蒂克斯所追求并试图教会自己孩子的东西,是他的信念所在。然而,奇迹没有发生,不出意料地,阿蒂克斯输掉了官司,当他作为一个法庭上的失败者要离开的时候,所有的黑人纷纷起身肃立。塞克斯牧师从远方飘来的声音对斯库特说:“琼.露易丝小姐,站起来。你父亲就要走过来了”。过程远比结果重要,事情已经悄悄起变化……

“杀死一只知更鸟”,书名耐人寻味。阿蒂克斯对孩子们说,“你射多少蓝鸟都没关系,但要记住,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桩罪恶”,因为“知更鸟唱歌给我们听,什么坏事也不做。它们不吃人们园子里的花果蔬菜,不在玉米仓里做窝,它们只是衷心地为我们唱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教科书般的标准答案告诉我们,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然而,事实是,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因为肤色、种族、姓氏、地域被打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分为三六九等,所以我们生活中有如许多的如知更鸟般的人物,不知疲倦地工作,无辜无害,却因为多如牛毛的标签被不公平对待。试问,在这个问题上,谁能豁达且心无芥蒂呢?卡波妮带两个孩子去黑人区教堂,遇到挑衅的质问为何带白人的孩子来黑人教堂时,卡波妮只有一句回答“难道不是同一个上帝吗?”道理何其简单,理解何其容易,行动起来却诸多不易。

全书有一个很温暖的结尾,斯库特挽着儿时视为洪水猛兽的怪人拉德利的胳膊,把他送到家门口。站在拉德利家门口——一个她从未站立的视角、拉德利的视角,环顾她再熟悉不过的街区,她仿佛看到了拉德利眼里的小镇——一切都变得温柔起来,洒满了晕黄的柔和的光。

这样,全书就打通了,豁然开朗了,用我们熟悉的中国语言来理解,作者表达的就是“和而不同”吧,尊重个体差异,接受不同的看法,凡事多从别人的角度去揣度和理解,因为“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从他的角度去看问题,除非你钻进他的皮肤里,像他一样走来走去。”

掩卷长思,钱穆先生说:我们读好的文学作品,其实是在仰望一个更高的人生,接触合乎自己喜好而境界更高的性格。对此我不能认同更多。今天,我仅能以只言片语记录下我此刻的些许感受,却在这个手不释卷的过程中,收获了关于一位完美父亲的刻画,以及对正义、教养、勇气的智慧。铿锵有力、春风化雨,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