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曹丕赏析翻译(曹丕燕歌行原文及翻译)

征文网 2022年1月6日语录文摘评论325 阅读2833字

《燕歌行》是曹丕的代表诗作,也是七言诗史上的开创之作,在内容以及艺术手法上都有重要的开拓作用,特别是其一,更得到了人们的垂青。

刘勰称曹丕的诗“乐府清越”,《燕歌行》清晰地体现了这一特质。清新秀丽、含蓄蕴藉,正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一、《燕歌行》的审美特征

1、抒情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重要的审美范畴,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提到:“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渗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景象,……这就是我所谓的‘意境’。”作家常将主观情感移到客观物象中,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从描写秋天的景象入手。天气肃杀,秋风萧瑟,草木凋零,露结为霜,群燕辞归,大雁南飞,准确抓住了秋天的代表性物境,并运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描写,呈现出一片深秋的衰败之感,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使人容易酝酿出相思怀亲和孤独寂寞的心情,与全诗的基调相合,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而在诗歌的结尾,作者同样选择了明月照床、星汉西流、长夜未央、牵牛织女隔河相望这些易引发人思念之情的场景。曹丕将自然景物灌之以自身的真情实感,从而达到“寓情于景而情愈深”的效果,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与回味空间。

2、辞采美

曹丕诗作深受古诗十九首和汉乐府影响,不以文辞华美取胜,以质朴高妙的自然之美出新,表现出“清水出芙蓉”的语言特质,正如陆时雍在《诗镜总论》评曹丕说:“子桓逸而近风”。在这首诗中,曹丕以“本色”出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再现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景物,塑造一种原始之美,让读者更容易重现作品描绘的场景。同时,这首诗音律和谐,从诗中每句的韵脚看,所用的是阳韵即语尾为鼻音,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慊慊”、“茕茕”、“皎皎”等叠字的运用,使诗歌更具有韵律美。

3、含蓄美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包括两大传统,一为言志,一为抒情。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大多提倡刚健雄劲的写实诗风,并被后人赞之为“建安风骨”,但曹丕的《燕歌行》则反其道而行之,情思深长,意蕴深厚,,使读者读之“有味”。作者使用叠字,用衰败的秋景等情感浓郁的意象以及巧妙化用牵牛织女的故事,委婉曲折的表达情思,而不是让笔下独守空闺的思妇一遍一遍地呐喊着内心的思念,具有含蓄蕴藉之美。

二、《燕歌行》的多层意蕴

《燕歌行》其一作为“闺怨”诗的典范之作,写出了夫妻离别的相思之苦,但该诗的意蕴并不止于此,也反映了曹丕本人以及士人的精神世界。

1、思妇的缱绻情思

《乐府诗集》在《燕歌行》题解中引《乐府解题》说道:“晋乐奏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曹丕在诗中塑造了一位形影相吊、忧思难忘的思妇形象。“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在这里,曹丕既写女子孤苦无依、微嗔埋怨,又设客为主,写思妇想象丈夫在外伤心失意、思念故乡的情景,这种写法是巧妙、具体的,借写被思念人的活动突出思念者的感情急切深沉。“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女主人公独守空闺,整日以泪洗面,“茕茕”、“空”这类字眼表现了女子的空虚寂寞,并从侧面反映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清商是东汉以来在民间曲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乐调。短歌,调类名,多表现低回哀伤的思绪。女子本想弹奏清商曲表诉衷情,却因为心绪悲苦只能发出急促忧伤的短调,寓情于事,突出了女主人公的哀思。“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时夜将半,女子仰望碧空,看到隔河相望的牵牛织女星,发出了强烈的控诉。早在《诗经》时,月夜就和思念、悲愁情绪相联系,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朱熹《诗集传》谓“此亦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秦嘉《赠妇诗》用“皎皎明月,惶惶列星”写对于妻子的思念,表现了寂寞惆怅的情绪。而牵牛织女相爱却被迫分离,在《迢迢牵牛星》中有通过他们的“脉脉不得语”表现相爱而不得的痛苦的描写,女子为他们的遭际而深感不公,更是对自身遭遇的悲凉抗议。在该诗中,曹丕将写人、叙事、抒情同为一体,用委婉深致的笔调刻画了闺中思妇的形象,表达了征人思妇的缱绻情思。

2、士人心态的反映

这首诗历来被看作的“闺怨”诗的代表,但也真实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态。汉代的取士、养士制度使得许多士人背井离乡,寻求政治上的机遇,与之相关的游子思妇主题也成为汉末以来诗歌常见主题。苦难深重的时代使得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但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忧国忧民,为社会的转型而奔走,可是现实中的很多人却一事无成,甚至有些人因为战争和贫穷、疾病等因素使生存遭受考验。政治理想的失败,导致士人有一种难觅知音、心意难通的孤独感,许多人迷茫、痛苦与无所适从,陷入精神危机中,透露出一股浓重的悲凉情绪。与一般士人相比,曹丕身份、地位较高,并没有一般士子的境遇,但是其孤独心绪却和他们相通。在和曹植的太子之争中,因为曹操对于植的偏爱,曹丕长期处于劣势地位。他如履薄冰,步步为营,内心深处对于父亲和兄弟有所防范,血缘亲情遭受考验。政治地位和现实境遇导致曹丕不能以赤子之心与人交往,将内心真实想法诉诸于人,况且他心性敏感、性格内向,使曹丕具有强烈的孤单感。

3、生命意识

汉末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战争和疾病严重地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敏感的作家清晰的感受到了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以及祸福的无常。在强大的命运面前,个人的能力显得微不足道,生存成为人们的根本需求。生命的易逝使曹丕对生命的价值有了直接的体认,作品中明确地表现出忧生之嗟,带有一层感伤色彩。长期的大动乱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意识都面临着瓦解与重构,士人独立人格开始觉醒。曹操三下求贤令,突破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文人在情感、个性上获得了极大解放。人的觉醒推动了文学的自觉,个体情感的抒发受到重视,文学内容由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转向关注内心感抒发生命情绪。曹丕将内在情感与客体相结合,写出了生命主体对自然界之情,从而对生命的终极意义进行了探寻。曹丕常随其父出征,亲身感受到了战乱中征人、游子和妇女别离的心酸和悲惨的生活状态,并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在《燕歌行》中,曹丕以抒情的笔法描写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征人思妇“生”的痛苦,表现他们生存的艰难,深入、细致的体察个体生命,展现了他对生命本身的珍视以及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在诗的结尾,思妇发出诘问,正是曹丕对于生存的现状、生命的价值的求索,表现出对命运的迷惘、对生命本体悲剧性的感伤。

曹丕《燕歌行》不仅在内容上为后代的“闺怨”诗提供了借鉴,也发展了清丽秀美这一抒情诗歌的风格,在“梗概多气”的建安时期独具一格,并开启六朝时期华美的诗风,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