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做为国内知名企业,口碑在国内一直很好,被誉为一个振奋中华民族的企业,遂读读他的发家史。《华为传》由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十一章。本书讲述了华为如何从一个小作坊,将自己一步步打造成世界500强。全书分为几条线索来探究华为的发展历程:一是产品迭代升级;二是业务开发,市场拓展;三是管理精进,企业经营水平提升。并通过描述一个个与竞品激烈斗争的事例,让读者生动地看到华为艰辛成长的历程。
这本书对我启发挺大的。主要有一下几点:
1、一个企业的思想和文化,本质上是创始人的思想和观念决定的。有点像电视剧《亮剑》里的李云龙一直是独立团的灵魂人物。创始人任正非出身贫寒,但父母都算知识分子,从小就给他灌输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家庭氛围良好,给了任正非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造就了他好学、谦虚、不怕苦的坚韧品性。入伍后,对身体及精神上的锻炼和磨砺又升了一个等级,创业期间一次次的苦撑,也是与任总骨子里的军人气质分不开。对待任务坚决执行,面对困难积极解决,死扛到底,绝不服输。正应验了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经营企业和居家过日子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差别还是很大的。居家过日子不用斤斤计较,但是企业花钱必须精打细算,我们要在计划内花钱,把握重要因素。任正非主要精力抓研发和营销。每年都把盈利的钱,一部分投入研发当中,不断充实研发人员。从最初的模式模仿,到后来的改良模式,在到后来的创新模式。不断提升当时交换机的技术水平。在营销上运用特色化和差异化竞争策略。将毛主席“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的策略充分的应用到了业务拓展,抢占市场份额的商战中,从国内到香港,从香港到海外,再到非洲南美。建立了一支支市场拓展的虎狼之师,直到进入欧洲市场。
3.狼性,很重要,做一件事、拼尽全力一定要把他攻下来。重视结果。在开拓俄罗斯市场上就展现出来了,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也闯过去的态度。在亏损的情况下,硬生生的抗在俄罗斯市场上坚持了十年之久。之前没有一家企业这样坚持过。
纵观华为几次转型我们可以看出华为步步为营的策略:
第一阶段,扎马步,做交换机。任正非是从做程控交换机起步的,华为设计的第一款交换机BH01,是24口的用户交换机。随后自主研发了JK1000,然后是C&C08 2000门交换机,然后李一男研发出了万门交换机。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华为的竞争策略也在转变,农村包围城市、与当地电信局捆绑营销、提高服务质量,等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这个行业国内只剩下“巨大中华”四家国内企业。此时的华为已经有了开始逐鹿时代舞台的机会。
第二阶段,团队初具模型。任正非把地基打牢之后,开始进行猛烈扩张。首先,与美国的贝尔公司争夺市场,其次,去阻击“港湾”,港湾是开发了万门机的李一男创办的,爱将变为敌人,最后被华为收购。任正非没有让他的铁骑停下来,紧接着去攻击加拿大的通信制造商北电网络,然后把美国的“朗讯”驱逐出了市场。华为通过一次次与竞争对手抗击,不断把自身做大,这个时期任正非在做大体量。虽然华为随后越来越强,但是纵观华为这三十年的发展,这个时期,是华为团队价值观形成时期,也是任正非对内部领导、市场、竞争对手、战略、战术等进阶的时期,与这些对手的抗击,使华为和任正非变得强大。
第三阶段:抢占全球市场。国内有很多优秀企业,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知名度很高,但是走不出国内市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自身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另一方面,是他们不熟悉海外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但华为敢于走出舒适区,先开拓了香港市场,然后进军俄罗斯,然后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再然后去拓展了中东和亚洲市场,紧接着切入到欧洲市场。
第四阶段:互利互惠,共生共荣。进入21世纪,互联网浪潮来袭,一切事物都加速度的变幻着,更别提瞬息万变的市场。为了在新的商业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下去,华为提出:需以技术为导向转为以客户为导向。这个方向与互联网届宠儿:小米的价值观似乎有点不约而同,都是充分以客户为核心,了解客户、引导客户,打造客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恰巧这正是新时代中保住市场最有力的武器。此外,任总最智慧的一点就是:懂得如何与竞品共生共荣,如何将单纯竞争的关系,转变为竞争合作。没有永久的敌人,在越来越开放的市场,要学会互惠互利,大家都有钱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保持住市场的活跃度,来形成1+1>2的局面。在业务方面,华为用“管道理论”来做战略定位,上不做应用,下部碰数据,专心致志建立信息传输体系,是华为的业务指南针。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云计算新型业务,就是在“管道战略”下应运而生的。并且,华为也向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争产品“零缺陷”化。精益求精,用一种匠人心态不断打磨产品,或许是建立护城河最有效的方式。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智能、更优秀、更惊喜的华为。
写到此处也许华为的业务构成、发展体系,我还理解的不透彻。但对任正非的尊敬感油然而生,了解了这位伟大企业家起伏跌宕的30年分享给大家。纵观华为历史,有感也许不顺利才是一种常态,学会积极解决问题,努力做的比别人好一点,这才是企业的真正生存之道。(房春山)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