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蛙》读后感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1月4日读后感评论118 阅读3300字

小说没有华丽的语言,作品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坎坷经历。

“姑姑”是作品中极有能耐且带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女性,美丽、能干、豪爽、坚强、倔强、嫉恶如仇,对待革命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借用王仁美的一句经典的评价:“姑姑是共产党的忠实走狗,党指向哪里,她就咬向哪里!”她作为一名妇产科女医生,恪尽职守,风里来雨里去,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冲破了种种恶俗迷信,几年间将几千名婴儿平安接到世间,几无一例意外,以致相传那时的产妇只要感到她那若凉若温柔软有力的手一摸肚皮,就会如同吃下定心丸,变得自信而有力气。

在当地人心中,她被化为神圣的送子娘娘,而她自己这几年却从没吃过一顿囫囵饭。当她得知自己深恋的情人王小徟“叛逃”台湾后,不顾个人私情毅然与其决裂,其态度立场明朗而坚定。

但她同时也有虚伪、冷酷无情、冷血、邪恶的一面。她隐瞒了当时日军将其一家抓去之后并不太坏的真相,而编出种种曾被严刑拷打过的谎言来骗取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她也会对所谓的资本家的女儿黄秋雅投以嫉恨的毒箭,黄秋雅是一位美丽而柔弱的上海姑娘,是个医术精湛的女医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被贬到那个偏远又举目无亲的小村庄,最终黄秋雅这位可怜的悲剧角色在“姑姑”她们的欺侮和诬陷下,当了一名“替死鬼”。在文革中她也为了保护自己,甚至对曾经保护过自己的老院长下手,最后害得老院长自缢而亡,她是逃不了责任的。

在执行计划生育过程中,“姑姑”面对那些即将临盆的妇女,还有即将足月出生的婴孩毫无怜悯情怀,而是不择手段追捕,然后粗暴地对孕妇进行人工流产,达到了疯狂令人发指的程度。这种连一般男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却干起来劲道十足,我想这也许跟她从未结婚生过孩子有关,她永远无法体会作为一个母亲对腹中,即将出生婴儿保护的那种舍生精神。亲自乘船追赶跳入水中且有心脏病的张拳媳妇,她看着她在水中竭力挣扎,可她却冷笑着命人敲锣打鼓进行示威,以至这位可怜的妇人及腹中胎儿最后抢救无效丧命,而这位妇人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此种深仇大恨谁能忘记?能怪后来张拳的外孙送青蛙吓她么?

即便是她的侄媳妇,也难以逃此厄运,那么大的月份了硬是被她弄到公社去做引产,致使王仁美因失血过多死亡。另有陈鼻媳妇王胆,竟然为了偷生采用抗击日寇的地道战术,让人感叹母亲的伟大而对其生出恻隐之心。最后被追的穷途末路,在河上早产而死。即使“姑姑”有再好再绚丽的理由,她能完全没有责任?她以计划生育的坚决执行者为名,亲手扼杀了几千名胎儿和许多孕妇,却不自悔。最后竟还与“我”合谋,将自己曾亲手接生,亲自为其取名的丧母女孩陈眉的亲生儿子残忍地夺走,却丝毫不顾那个惨遭火灾毁容的善良女孩撕心裂肺的痛苦和其以后的命运。

陈眉,可算是整个故事中命运最为悲惨的人物。陈眉是陈鼻的女儿,有倾国倾城之貌,本该有一个极为美好的未来,然而她拒绝靠姿色而坚持靠体力吃饭,结果被工厂的一场火灾烧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成了神秘的蒙面疯子,并被穿越到民国县衙大堂打输了为人代孕的官司。陈眉的老爹陈鼻本是乡里第一个万元户和一个生存能力极强的暴发户,因为超生偷生几经折腾,晚年却沦为一个遭人唾弃的乞丐。

或许在许多事件中“姑姑”只是一名现实严苛的执行者,可她却冷酷无情到了残忍的地步。远到汉朝的酷吏,明朝的锦衣卫,近到国民党的特务,谁天生也不想被人恨,可是因为需要,就得有人去做,他们也不过如此了吧?

“姑姑”这辈子本是胆大,从没惧怕过什么,可偏偏就怕青蛙。每当万籁俱寂夜深人静时,她都会听到不远处传来青蛙的叫声,她甚至还会因此而做噩梦:梦中成千上万只青蛙从四面八方不断的向她脚下疯拥而来,它们会毫不客气的爬到她身上不断的、拼命的啃噬、撕咬。在她看来,那些青蛙的叫声就是那些死去的婴儿的哭声,那些青蛙也都是那些孩子变的,都是向她索命来的!

因为经常愧疚和自责,“姑姑”年老的时候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每当听到那些青蛙的叫声,她就会因此联想到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回想起那些因计划生育而死去的女人和孩子。

其实作品中的姑姑本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如果没有计划生育,她完全会是另一副面孔,现在我们又能去怨谁呢?如同有一次朱镕基总理在回答外国记者问如何看待文革时一样,他说,一个孩子对母亲犯的错又能说什么呢。有的只是无奈、悲凉,我们能做的只是牢记历史,正视历史,不让这些民族伤痛再重复。

看完这篇文章,我不禁迷惑:国家的计生政策究竟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缓解了人口的大幅增长,但它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和不容忽视的。它不但但像书中描述的那样让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无数个“姑姑”陷入深深的自责,同时还带来了相应的其他负面效应。

首先,现在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孩子缺乏跟人交流,经常是一个人玩,要么睡觉,要么上网,会产生孤独感。另外因为只有一个孩子,造成许多家长对孩子无原则的过度迁就和溺爱,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没有了兄弟、姐妹,也就同时没有了忍让,合作、体贴、关爱甚至包容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环境下出来的孩子,势必会带来亲情淡漠,自私狭隘,缺少责任心等性格上的缺陷。

再有,孩子现在承受的压力和责任变大。孩子在成年之后往往要同时照顾至少四个或者更多的老人,这不管从身心、工作还是经济方面,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投入,这对于孩子的工作和生活都将成很大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灾难、瘟疫、战争造成死亡的时候,一个孩子的失去,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毁灭那么简单,老人怎么办?老人的养老问题怎么办?国家发达到了可以像外国一样让养老问题得以解决么?还有就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减少,轻壮劳动力减少,用工代价提高,制约经济的发展,最近几年越来越突出。

计划生育本来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到了下面实施却各地有各地的味道,如同文中所说“喝毒药不夺瓶,想上吊给根绳”,“有钱的罚着生,没钱的偷着生”,“当官的让二奶生”,“谁超生就让谁倾家荡产”。高中时候看到最搞笑的是在村头一个条幅说,提前一次性交清罚款,优惠百分之二十。”村村道道“少生孩子多养猪”,“少生孩子多种树”更是走到哪里都是,仿佛一头猪一棵树都比孩子值钱。

或许是国情太严酷,或许是农民思想太顽固,或许建国初期从鼓励生育到严格计生国家政策变得太快,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是谁的错,我都认为不该如此血腥无情地对待那些小生命。人不是简单的动物,就算是简单的动物也不能说想怎么杀就怎么杀,敬畏生命是个永恒的话题,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尊重人权了,这个社会才能说真正进步了。

近年来在网上看到说是那些罚款几乎都被下面装进自己的腰包了,上交国库的微乎其微。现在农村基本一家就要一个孩子了,可是有些基层人到家劝说再要一个吧,交点钱给摆平。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已名存实亡,实际上成了一些人的生财之道。

想起来计划生育政策也严重影响了我。童年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计划生育的一来,家家户户弄的人心惶惶,有权有人的自然不怕,就苦了三无(无权无人无钱)家庭。当时我妹正好属于在罚的那波小孩,我家是三无,所以计划生育的一来,只能把值点钱的东西藏起来。说是值点钱的东西其实就是几袋粮食,后来光荣的多了台电视机,没看两年家里也不安电了,电视机也成了装饰,一直到我离家去县高报到的前夜家里才算重新安了电,结束了蜡烛和油灯时代。

现在对童年的记忆大都是些只言片语,没有一个完整的片段。以前听儿时的玩伴讲一些经历过的事,我脑子里却一点印象也没,八岁以前的几乎全是空白,而且全跟计划生育有关,只能依稀知道在大姑家住过,在姥姥家住过,发生了什么全不知道了。

鲁迅说,我是咀嚼着自己的内心来写作的。莫言也在作品中说:“写作要触及心中最痛的地方,要写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记忆。”我承认他在一些问题上触发了我那根敏感的神经。可是除此之外我对《蛙》的读感,还有另一角度的理解,即“人是自由的,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我以为不论是姑姑、肖下唇、王仁美、小狮子、王胆还是陈鼻、陈眉、袁腮…他们的命运其实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把自己的脑袋别在别人的裤腰带上终究不是个事,斩断痛苦的根源,只能是强大自己。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