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虽然我们并非故意,但是经常会说出一些话很伤人。
也许自认为不算暴力,但其实,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能帮助更多的人安静下来,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我觉得这本书分为两部分,前面讲了非暴力沟通的具体方法,即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后面从倾听、爱自己、生活的热情、表达愤怒和感激等方面,讲了如何修炼提升自己,超越心智的局限性,真正学会非暴力的沟通。
之前参加培训时简单了解过四要素,当时以为就是一种话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是源于此。书中不仅讲了方法,具体阐述了各自的逻辑和内容,还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和小练习,方便理解,阅读过程中也会不断联想到自己实际生活中所说过的话,相当于边读书边反思边练习。
举个例子,生活中一位母亲看到儿子随意扔的脏袜子,可能就是指责孩子懒惰,唠叨孩子说过很多遍了,命令孩子放整齐。采用四要素,她会这么说:“儿子,看到桌子上面和电视机旁边的脏袜子,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这就是观察、感受、需要,接下来她提出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脏袜子放在脏衣筐里?”
详细介绍下四要素:
01、观察
留意发生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
对他人的评价往往并不客观,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例如如果一个同事更关心细节,你可能会评价他“有强迫症”,反之如果自己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如果不区分观察和评论,大概率人们会认为自己听到的是批评。以这样评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即使他们接受批评,作出让步,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
书中一首小诗很有意思,节选一段: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02、感受
要区分感受和自我评价。比如“我觉得自己很无能”不是感受,是评价。
要区分感受和想法。我们说“我觉得”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想法,例如“我觉得这不公平”。
还需要注意表达感受的词汇要尽量准确,“很好、很差、良好”这些不是清晰的说法。例如“兴奋、喜悦、甜蜜、兴高采烈、感激、开心、平静、自在、舒适、放松、欣慰”,或者“害怕、担心、忧虑、着急、紧张、心烦意乱、愤怒、失望、震惊、困惑、郁闷、麻木、尴尬”等等,平时多注意积累并使用这些词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使得沟通更为顺畅。
03、需要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对方更可能会作出积极的回应。
04、请求
请求是告诉对方,为了改善现状,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需要注意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要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在提出请求这一小节的练习中,我有三个选择和作者不一致,说明实际生活中,明确说出请求还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关于昨天的会议,请不要隐瞒你的看法”,是具体明确的请求吗?
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照我们的期待生活。
如果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
非暴力沟通,强调的是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基于诚实倾听和坦诚交流的更融洽的沟通。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在实际中多多注意,尽量应用起来。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