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长篇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小说以方鸿渐的情感历程为主线,串联起方鸿渐出国留学前后——回国路上——上海工作期间——三闾大学工作前后——结婚后返回上海这么一段时期内的各种经历,透视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各阶层的众生相。
人生围城
在《围城》的序言里,钱钟书曾这样自述其创作意图:“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关于“围城”,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这样解释到: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学业之城
方鸿渐留学欧洲,四年中换了三所大学,“兴趣颇广,心得全无”。当他感觉到文凭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后,用40美金向爱尔兰人购买了所谓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这一张假文凭成为了围困他的第一个城堡。
爱情之城
方鸿渐和苏文纨之间谈不上真正的爱恋,苏文纨想选一个易于控制的男人作为丈夫。方鸿渐是个小乡绅的儿子,虽也有“博士”之名,但苏文纨深知其中的底细,而且方鸿渐还是她大学时代中国文学系的同学,这也合乎她“女诗人”的浪漫想法。方鸿渐也根本不爱她,但他性格太优柔寡断一直不敢挑明,最终导致两人不欢而散。方鸿渐和唐晓芙之间算得上是两情相悦的,但因为种种误会最终这对有情人只能抱憾分手。最后,唐晓芙让他肝肠寸断,理想的爱情于方鸿渐成为泡影。
事业之城
方鸿渐归国正处于战事混乱时期,虽说是个海归,但却不是社会所急需的人才,只能在准丈人的银行任小职员。为了自己有一个“更好的前程”,离开上海准备赴三闾大学圆他的“教授”梦。到了三闾大学,被老奸巨滑的高松年以“开来的履历上并没有学位”为由,“只能破格聘为副教授”。韩学愈收买学生,拉拢陆子潇,怂恿学生在训导主任那里揭方鸿渐的短。种种不利最后落得个“谁知道他思想有问题,下学期只能解聘”的结果。离开了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后经赵辛楣介绍,在华美新闻社负责资料室的工作,后华美新闻社被敌伪军收买,方鸿渐第一个毅然离开了报馆。失业之后赵辛楣介绍他到重庆去,不知重庆是否又是另一个围城。
婚姻之城
方鸿渐赴三闾大学任教期间,遭遇种种排挤,事业不顺,此时孙柔嘉出现了,方鸿渐只有在她面前才找到了男人的自尊,觉得自己的重要。虽然这不是爱情,但却足以成就一段婚姻。草率结婚的后果是婚后矛盾重重,加上复杂的家庭因素,两人整天都在猜忌、争吵中艰难度日。当方鸿渐发现孙柔嘉原来是工于心计、思虑周密的女人时,他已经深深地陷入了婚姻的围城。
《围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作者对人间百态的观察细致入微,对芸芸众生的心理洞若观火。譬若对方鸿渐嘴上机敏而内心怯弱、有见识而无作为的复杂性格心态的剖析,以及对苏文纨的矜持与矫情、孙柔嘉的柔弱与城府等等。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调侃奚落,妙趣横生,处处让人回味再三,既有故事就发生在身边的“既视感”,亦有对人性中暗藏的弱点一针见血的“毒舌”感。
通过以方鸿渐、赵辛楣为代表的知识青年们在家庭、爱情、事业等诸方面所遭遇的围困和所表现出的逃离,进而映射出人人深陷“时代围城”的困顿境遇和萌芽状态的自我觉醒,这里主要有三层蕴意。第一层生活描写层,描写抗战时期古老中国城乡的世相,对当时的教育界、知识界腐败现象进行尖锐的讽刺,批判知识分子的空虚、苦闷。第二层文化批判层,通过对一批留学生的生存状况、精神状况的描写,揭示中西文化的畸形对接所带来的深刻矛盾。第三层哲理思考层,表达对于生活的真正价值的哲学思考,揭示人生的真谛-在绝望孤独中超越自我。
掩卷沉思,“围城”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种困境:不断地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后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围城》的意义不在于让我们知道不同的时代有同样的人生困境,而在于让我们思考如何更好的面对围城,如何在围城内或围城外更好的生活。人活着就应该不断地去追求,在追求中充实,在充实中奉献,随时保持清醒的大脑,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生活的幸福和快乐。(楠彬)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