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于茶的钟情,不耽于文人、墨客而已。
字如其人,这是常见的说法。我想说,茶亦如人。
茶的很多方面和人相同。首先是环境,对茶而言,环境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对于人而言,亦是如此;其次,茶的味道,如何品尝到茶的本味,并非单纯的冲泡之序。茶如人,亦分众品。初以少许润开,再量足至杯盏,尽得其味。如人之境遇,若徒然富贵齐身,则质渐失,无以露真骨;再次是茶的文化,茶虽众品,其法同宗。材质为本,济之以水,涵厚味原,顺势因之。人之类多,亦如此理。
我对茶的喜爱,远远胜于其他事物。每天的饮用几乎都离不开茶,而我所选取的茶叶也多出自家乡的土壤,这些味道陪伴著我,让我在异地他乡也可以品尝到故乡的味道。也是缘于茶,我渐渐地习惯了这洋的一种生活方式,清净、恬淡、朴素、间单。在沁人心脾的苦涩里,在宁静寂寥的独处中,俘获到了生活的原味、生命的味道。
尽管,人们在选取茶叶时,由于茶叶的种类、品质有所不同,不同地域的人群,饮茶的习惯和方式也不同,不同的人群里,对茶及茶文化的认知程度也有所差异,而显得自得一方,大相径庭。然而,这些都妨碍不了中国人对茶的普遍热爱。
正如西方人钟爱于咖啡,而不惯于中国茶的味道一洋,中国人对茶的喜好远远胜过咖啡。经济的发达,也伴随著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喜欢上咖啡的味道,并选择咖啡作为自己的日常饮品。可是,如今中国茶的市场依然红红火火,饮茶大军的阵容也在不断壮大。对于那些不爱饮茶,或是对中国茶知之甚少的人们而言,为何中国人对茶是如此的情有独钟,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却似乎更像一个谜。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人开始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槚,苦荼也”,中国茶最大的特点就它的味道是苦的。
苦,最普通不过的味道,却奠定了中国茶不可撼动的地位。喝过茶的人都知道,茶的味道是苦的;喜欢茶的人也知道,茶的味道是苦的。然而,不同的是,习惯饮茶的人却在苦中喝到了甜及其他更丰富的味道,在有形的一杯茶中,喝到了无形的乐趣,烹茶之时,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饮茶之人在一杯清汤中、在淡淡的苦涩里,读到了自然。
中国的地域宽广,因而产地的不同,自然条件的不同,也就创造出了中国茶的种类纷杂。如今,中国茶已形成了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为主干的茶品体系。尽管,茶的制作工艺千变万化,茶的形态变化万千,但茶的味道始终没有离开过苦味。
从地图上看,中国能够产茶的地域大多有个范围,典型的产地有福建安溪、浙江杭州、江苏太湖、河南信阳、安徽六安、云南大理、江西芦山、湖南岳阳等,这些产区的降雨丰富,阳光充足,土壤的酸碱度也这于茶树的生长,所产之茶渐渐成为了当今中国茶最优秀的地方代表。
西汉,王褒的《童约》是现存最早的茶学资料。神爵三年,王褒写下这篇文章,“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员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关门塞窦,馁猪纵犬,勿与邻里争斗。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欲饮美酒,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不得晨出夜入,交关伴偶。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下至江州上到煎,主为府掾求用钱。推纺垩,贩棕索。 绵亭买席,往来都雒,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犬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入市不得夷蹲旁卧,恶言丑詈。多作刀矛,持入益州,货易羊牛。”
现代科学表明,茶的苦味源自苦碱。但是,仅仅是苦味远远不能解释人们为何对它如此的钟爱。取一把茶叶,用热水冲泡,冲泡时浮起的淡淡清香,瞬间让远离自然的人们呼吸到山水的芳香,土壤的气息。初泡时的滋涩,再泡时的甘醇,苦味渐渐变淡,香味越来越浓,人们在苦味和恬淡的交叉中寻找到了欢悦,在清秀明净的汤汁中,读到了祖国的大好山川。
茶叶,取自茶树,味苦而性寒,本身就是一味药材,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汉代名医,张仲景就指出,“茶治便脓血甚效。”明代,李时珍也提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虚实。苦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除了这些药用价值外,最普遍的存在形式就是作为茶叶,供人们日常生活的饮用了。
茶的饮用,最初的普遍性出现在唐代。“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一些著作,诸如《茶经》、《封氏闻见记》、《膳夫经手录》中,关于饮茶发展和普及的内容基本一致。“建中以后,举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无不饮茶。”不仅中原广大地区饮茶,而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饮茶。“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怯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
到了宋代,饮茶的风俗渐渐发展到了鼎盛的阶段,斗茶风靡,这也就进一步推动了选茶的精致、品茶的精细,如此一来大大地促进了茶文化的形成。梅尧臣的《南有嘉茗赋》记载,“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连贵为帝王的宋徽宗赵佶也有关于茶的著作,《大观茶论》的序中就写道“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顾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早其极。”
茶道,这个词语最初出现在唐代。到了宋代,茶文化渐渐形成。此时,宋代的儒学已发展至鼎盛,佛教、道教到了宋代也基本成熟,茶的普及与文化氛围的浓厚,文人便不自觉地将茶的饮用推至文化的底蕴,而茶文化的出现也自然地汲取了传统文化中,儒、道、释派等诸家思想的精华,糅合之后渐成一种以“和、敬、清、寂”为特点的禅门艺术,自成一体。如今,我们回头去看,茶的最大的用途即为饮用,而眼耳鼻舌之用,又何以为言道。老聃曰,道可道,非常道,此大道之所谓也,而茶之为道,非大道也。茶有产地之不同,茶有品类之不同,茶有饮用之不同,因之,对茶的品鉴足以引发一场哲思,缘于此而成道。对不同的人而言,这个道既有共通之处,皆因茶的本真,也有个体之差异,因人之所处、所闻、所见、所知之不同,而饮茶、烹茶、赏茶之乐,故有不同。
在唐代,比较盛行的饮茶方式是煎茶。煎茶法,源于抹茶的烹煮法。在烹煮抹茶的时候,茶叶内所含的物质在沸水里非常容易被浸出来,无法经受长时间的烧煮,茶汤的色泽、香气、味道皆易受到影响。因此,陆羽对抹茶的烹煮法进行了改进,在水略微沸腾时放人盐,再次沸腾时放人茶末,第三次沸腾时茶就煎好了。如此一来,茶叶煎煮的时间比较短,茶汤的色泽、香气、味道都很好。
陆羽式煎荼法,主要有烧水、煮茶两道程序。先把水放进腹中烧沸,当水面呈现似鱼眼般碎小的水珠,略微声响之时,此时将这量的盐加入水中以调和味道。当锅边的水泡像喷勇而出的泉水水珠一洋时,先从锅里舀出一瓢沸水放在一边,然后使用竹夹在锅里搅出水涡,以均匀水的沸腾度。随后,用小勺取一则茶末,放入水涡中央,再进行搅动,煮到茶汤有奔涛贱洙之势时,把刚才从锅里舀出来的那一瓢沸水倒入锅里,使茶汤停止沸腾。此时,茶汤表面会出现很多汤花浮沫,这就是茶汤之精华。当汤花浮起来时,茶的香气达到了最佳状态,这时用瓢往茶盏里均分茶汤,茶汤嫩绿中带著黄色,似雪的汤花浮于其上。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一诗,白瓷欧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便是此景的描绘。
煎茶法在整个唐代都很盛行。到了宋代,点茶渐渐占据上风。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调成糊状,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点茶的关键步骤为三步,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要茶筅击拂而轻重缓急,如此,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这种高明的点茶能手,也称之为“三昧手”。苏轼《送南屏谦师》一诗,“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即云此意。点茶的出现,促使了对茶品质的挑剔以及饮茶方法的讲究,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快速成形。
明清两代,饮茶的方式虽有变化。但直至今天,中国的茶文化依旧沿著宋代的基本构架生衍著。从品茶到禅悟,这中间如果没有思想积累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为何茶文化中的茶道得到了流产的原因。煎茶是一种十分大众的制茶和饮茶法,虽然间洁,不注重形式,但同洋注重“和、敬、清、寂”的饮茶心境,如今依然盛行,相反,点茶渐渐地退出大众的视野,成为少数人的独爱。
从对茶的品鉴,到对自然的品赏,再到对世间万物以及事理的品察,茶文化真正地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如今,中国的茶文化中的完整的、精髓部分只保留在少数几个以禅悟著称的寺院里,诸如黄梅、杭州等寺院。在普通民众中流传的更多是对茶艺的追逐。如今,市面上的茶艺保留了古代茶艺的精华部分,并将步骤转化为几个核心次序,诸如备具、煮水、赏茶、温杯、烫具、投茶、洗茶、冲茶、分汤、敬茶、赏汤、品茶、回味等。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解读这样的事实,中国是多产文人的国度,而文人给人的印象,无论是专注于哪一流派,都是喜欢思考、喜欢独处的一群人。因而,茶的到来给这些墨客们以无限的亲和力,就像是独处里的伙伴,思想世界里的知己,在一杯清汤中,在一杯苦涩里,对自己的审视、对外部世界的审视,就此发生。而文人世界里又有灯火相传的习惯,一代一代的传承中将这些韵味留给下一代,因为代代文人中都有些许对茶及茶文化有深刻见解和读到看法的人,皆因对茶文化传承中所学到的经典,与自己的经历再一次藕合之后的灵感。
自古以嗜吃茶者,能得其味。然口舌之快,终不过尔尔。万即一,一即万,口舌为浅,取义为深,依此理,亦茶亦禅。饮之,可知山川;顿彻,可悟人生。
注解:部分关于茶的描述,引用网上资料。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