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当然是为了拿起文艺的武器,唤醒国民,疗救国民精神上的创伤,最著名、最流行的观点是鲁迅受了幻灯片事件的刺激。这种说法固然不错,但是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其它的因素在影响着鲁迅呢?
我们先从鲁迅到仙台学医的经历说起。鲁迅1902年1月被保送官费留学。此前的他没有接触过医学,至少是对西医一无所知。少年时,为治父病,他和中医打过多年的交道。鲁迅那个时代的留学,与现在有些学生出国不一样。当初他不是为了学医而留学,而是为了留学而学医。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一是有准备有目的地去求学,一是为了在国外学习一种知识技能。至少可以这么说,当初鲁迅到日本还没有抱定要学医的决心。
同年的3月鲁迅到了日本,先入弘文书院补学日语。1904年9月免试免费转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仙台医专地处偏僻乡下,远离东京300公里,是一所二流学校。鲁迅选中这里,一个原因可能是他对一些留日学生俗不可耐做派的厌烦,希望独自过一种别样的生活;另一个原因可能他看中的是这里没有中国学生。至于选择学医的原因,他自己解释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呐喊·自序》)此时的鲁迅非彼时的鲁迅,他的理想很现实,很平常,那就是学一门知识,掌握一门手艺,将来当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即使是这个愿望,也谈不上多强烈,多迫切,在当初确定专业的问题上,鲁迅还处于一个彷徨期,多变期,自己是不是适合学医,学医是不是一个最好的出路,他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仙台鲁迅感到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藤野先生,他在《藤野先生》回忆道:“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学生对老师的印象总会强过老师对学生。藤野在听说鲁迅去世半年后,写过一篇《谨忆周树人君》的文章,其中提到:“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在我的记忆中周君不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周君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总共只学习了一年,以后就看不到他了,现在回忆起来好像当初周君学医就不是他内心的真正目标。”
作为一个日本人,相信藤野先生的记忆完全是凭着当老师的直觉,不可能掺杂着别的因素。鲁迅弃医从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志趣并不完全在学医上,也就是说他在确立专业时没有考虑成熟。
我们再来看看鲁迅当年的学习成绩。鲁迅当年的同班同学小林茂雄,保存了一份鲁迅在1905年春季升级考试的“成绩报告单”,单上所列各科成绩如下:解剖59.3,组织72.7,生理63.3,伦理83,德文60,化学60,物理60。7门功课平均分65.5,在142人中名列第68名。而唯一不及格的解剖学,正是藤野教的。客观地讲,在一百多名同学中名列中等,应该说成绩还是不错的。须知,鲁迅当时学习上最大的障碍是语言,老师授课、所用教材肯定都是日文,即使他非常认真努力,笔记仍有“漏记、记错的地方”,学习仍感比较吃力。如果换了一个混文凭的学生,这种中等成绩完全可以说得过去,但是作为鲁迅能接受吗?在一所二流学校得到二流成绩,这不能不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医学是他最感兴趣的吗?是最有出路的吗?他已经26岁了,一百年以前的26岁,他还能在学业无望的医学专业上再耽误时间吗?放弃学医而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文艺,这是最明智的选择。学医无望是他决定弃医从文的直接诱因。
在仙台医专,当时只有鲁迅一个中国留学生,身边极少朋友,处处受到排挤,其苦闷和孤独是可想而知的。即使上面这种成绩,仍然引起一些日本同学的嫉妒。他们翻检他的笔记、写匿名信,语含讥讽,怀疑成绩是因为藤野漏题给他。在这种遭受歧视和屈辱的环境中,鲁迅自然愤恨难忍,他本是一个内心抑郁敏感自尊的青年,又远离家乡,孤身在外,没有同胞朋友,日语水平不及同学,年龄又偏大,学习成绩中等,处处受到排挤,对环境的不适应是他放弃学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从鲁迅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气质性格、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更偏重于文艺。
对鲁迅来说,及时调整专业,发挥所长,舍医学之短,扬文艺之长,根据自己的兴趣,弃医从文,是再好不过的选择。这种选择有当时当地自身客观的现实原因,不仅仅单纯是为了实现文艺救国的理想。(来源:今晚报)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