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行与读书。很多作家很喜欢旅行,从旅行中体会人情风物。健哥谈到,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些风格是当地的水土养育的,就是咱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读书与旅行有很多必然联系,环境会影响读书心情,某些环境下不愿意读书,有些环境下想要读一读书。。
2.对新事物的见解与宽容认知。健哥谈到新媒体,说读书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获取。提到网络作家,健哥认为没有网络作家是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没有高低贵贱。网络作家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盛可以说,对,只是一种体裁。
对人工智能的看法。健哥提到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忧虑,说相信有一天人工智能会诞生很好的作品、优美的曲子。但有一点,人工智能可能不能代替,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心音”,古文学的“神性”。盛可以,对,没有灵魂参与的东西是苍白的。
3.对不同作品类型的选择性和包容性。健哥说,从书本匮乏年代走过来之后,豁然发现有那么多书,又觉得无从选择。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在上面也提到过了。每个人对书籍有不同的选择,我渐渐开始觉得读书需要有体系,对不同的作品风格要有了解与涉猎。这需要时间,急不得。当然专注于某一类或某几类风格或题材也未尝不可。
4.心灵与人性。当盛可以提到健哥最近在读的悉达多时,健哥说,其实我想了解的倒不是宗教,而是这本书把心灵历程写的特别清楚。
健哥说,可以从盛的作品中看到盛的一些经历和盛对人的透彻了解。盛说,洞察人心应该是一个作家的本能,这与音乐是想通的。健哥说,人性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盛说,正因为复杂,所以值得反复书写和吟唱。这一段个人觉得很精彩、很深刻,用心感受才会有这样的见解吧。
健哥提到,人性是跟背景相联系的,人性在不变中有变化,在变化中又是不变的。健哥的话糅合了哲学思辨,他后面又提到人性,人的情感进化几乎没有进化的。古典作品中表现的人性跟今天的人性大同小异。这算是对这一人性思辨的自我注解吧。
5.谈不同年龄对书籍与音乐类型的接受。在谈读过的书时,健哥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喜欢的风格都不一样,音乐也是一样。
6.对作品有自己的思考。谈论鲍勃·迪伦(Bob Dylan),健哥说认为,鲍勃·迪伦获奖可能因为文学奖评审对鲍勃迪伦更加了解,意味着文学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的一个拓展。诗歌的源泉就是大众。健哥隐晦地谈到了鲍勃迪伦获奖时那些纷扰的质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且很有根据。
谈俄罗斯文学,健哥说发现诗人写文章更迷人...诗人写文章为什么有独特的魅力?我在想,他的意象、比喻、隐喻信手拈来。用很平常的语言,写很残酷的东西...淡然恰恰又传递出无尽的寒冷。
谈北野武。健哥说,北野武的电影有武侠精神,他的书对时事针砭时弊、有独到的观点。提到一个小插曲,日本抗议中国出口给日本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北野武说,你的大部分农药都出口给中国,又能怨谁?
7.谈伟大的作品与伟大的人。健哥说,自己看文学也爱看一些八卦,上西方音乐史的时候看音乐家的小八卦。自己不是特喜欢神话一个人,这既是危险的,也是虚伪的。伟大的作家经常会有极为不伟大的一面。只有伟大的作品,没有伟大的作家。盛可以插了一句,伟大的作品也会有瑕疵。健哥说,伟大的作品可能更经得起考验一些。不应该把作品和人联系得那么紧。那么严格要求一个人是没有必要的。人们喜欢造神,又喜欢毁神。
8.对作品风格的变与不变。健哥提到喜欢的音乐家萨蒂的音乐风格改变,认为某一种风格是需要不断去练习、掌握的,一个人的风格也不可能完全去颠覆的。个人认为,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有的人喜欢改变,有的人不喜欢改变,不必拘泥于变或不变。想尝试新鲜事物就去尝试,在现状上不断挖掘金矿也很好。
9.谈禅。健哥有一段时间迷恋禅诗,觉得很耐人寻味、回味无穷。
10.谈诗词背诵。健哥说,对诗歌的不了解是很正常的,但背诵很重要,小时候的记忆是永恒的。这一段太有感触了。最近我重拾练字,一边提笔抄李清照的词,一边在心里默念,有一些很好的作品想要记下来,但发现现在只能理解,而无法像小时候那样敏捷地背诵与记忆了。
11.对大众文学品味的看法。健哥说,要宽容看待,大众文学品味与所处时代有关。盛可以说,只要去读就可以,自己的品味自己把握。
12.谈书店的兴衰。健哥说,书店一定会方兴未艾,如雨后春笋般。因为书店不仅是书,还是人们彼此交换思想的地方。一、当物质极大丰富之后,人们更愿意去追求精神方面的东西。二、当物质丰富之后,精神的困苦便会产生,人们更愿意从书籍中找到解答。健哥对音乐的未来也是非常乐观的。
来源:听健看健 IDtingjian923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