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由广州市文联、南方报业289艺术及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办的“大师艺术课”于线上举办。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一级作家、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应枫,以“从文学写作到历史担当”为主题,讲述自己从作家到非遗类文化学者的转型过程,并分享了在文学创作与非遗保护等领域的经验与心得。
“用手中之笔,搏一条文学之路”
“每个人在少年时代都会有关于未来的梦想。”曾应枫介绍说,她出生于文学之家,父亲是一名作家。自小耳濡目染,她的内心很早便埋下了文学的种子。上世纪60年代末,曾应枫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前往海南的一个橡胶农场当工人。这期间,在和她的一次谈心中,父亲说:“你应该用你的笔记录下你生活中的各种人和事,将它们作为人生的积累。”与此同时,父亲还推荐她阅读高尔基等作家的经典作品,鼓励并辅导她进行文学创作。
于是,在海南的橡胶农场里,忙碌了一整个白天以后,曾应枫常点起油灯,默默看书并练习写作。她回忆当时的想法道:“我想要用我手中之笔,搏出一条文学之路。”凭着这种激情,她将最熟悉的生活完整、真实地呈现出来。
回到广州工作后,得益于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与深切体悟,她陆续发表了《一个女人给三个男人的信》《孙家天下》等女性文学作品,受到评论界的关注与认可,先后获得全国、广东省的各类文学奖项达30余次。
“从70年代到90年代这20多年,我是以作家的身份,介入到这个时代的改革发展当中。”回望自己的文学道路,曾应枫总结道:“生活的道路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一方面,我们需要保持好奇心与新鲜感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适应外在环境;而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目光坚定地走下去。”
从作家到文化学者
在笔耕不辍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曾应枫注意到,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她描述道:“这些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经千年积累,汇成丰润的河流,流淌在大地上。可随着沧桑变迁,有些河流变成小溪,细小了,或几近湮没,或逶迤着穿行在大地与峡谷间。”
怀揣着作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本职工作之外,曾应枫还兼任了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和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她说:“这意味着我除了写作,还要和协会一班成员进行广州以至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她暂缓自己的文学创作,用大量时间深入基层,从历史源头、现实状况等方面着手,一一记录、整理民间文艺及文艺工作者的传承情况,同时,积极参与各类民俗活动与相关的理论研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些年,曾应枫出版了《俗话广州》《广州民间艺术大扫描》《纤云弄巧摆七夕——广州乞巧节》等十余部非遗领域的学术作品。她希望通过自己擅长的写作,让更多人了解到内涵丰富、耀眼璀璨的民间文化瑰宝,不断扩大岭南文化的影响力。
个人创作之外,对于当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曾应枫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在她看来,非遗进课堂是尤为有效的一项手段,它能够帮助广大学生早早了解到璀璨的民族文化,既增长了文化知识,同时也会因此而树立文化上的认同与自信。与此同时,非遗传承与保护还需要充分关注年轻一代,利用互联网,通过新颖的形式、活泼的内容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进而参与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上来。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通讯员 朱英豪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