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全媒体讯(记者 仇玉姣) 9月24日-26日,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韩少功研究所与汨罗市文联联合举办“韩少功与新世纪以来汨罗江作家群”全国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科研单位与高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岳阳,展开研讨。著名作家韩少功、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房宁、海南省作协主席梅国云、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余三定、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应松、湖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卓今、岳阳市作协主席彭东明、岳阳市社科联主席任欣欣等莅临会场。
自屈原以来,汨罗江流域文脉源源不断,孕育、催生了众多不朽的作家作品。现代以来涌现出向凯然、彭加煌等一批有影响的名家,2000年韩少功阶段性定居汨罗后,带动了舒文治、潘绍东、蒋人瑞、逆舟等青年汨罗作家的创作,引起文坛强烈反响。
开幕式上,湖南理工学院校长宁立伟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欢迎各位远道而来的嘉宾,指出湖南理工学院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一本高校,是湖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人文底蕴深厚,也致力于文化传承与打造地域特色。韩少功及当代汨罗作家群研究是学校服务区域发展的优秀案例,是人文学科重点支持的研究领域之一。作为学校优先发展的学院,中文学院在这一研究领域开展了系列学术活动,产出了一批有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就韩少功创作与地域关联、韩少功新作《长岭记》、汨罗江作家群崛起及创作特征、乡土书写等议题进行发言。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罗宗宇以为原本为私人日记《长岭记》被修改与发表,是一种潜在写作的反转,还原了特定年代知青的日常生活与心灵图画。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廖述务也认为韩少功敏于时代变迁,其文学世界的繁复多样折射着当代中国的变更与复杂。湖南理工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封传兵则从韩少功作品的语言,指明韩少功写作植根于湖南方言,也由于后者的应用而增添文化内涵与艺术趣味。湖南理工学院文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杨厚均基于现代文学中的地域文学现象与新世纪以来汨罗江流域涌现一批作家的文学事实,表明汨罗江流域作家群成立的合理性及其与韩少功的关系。湖南理工学院韩少功研究所成员分别阐释了潘绍东、舒文治与逆舟等汨罗江流域作家的作品。现场的潘绍东、舒文治与逆舟等作家既细说了韩少功对他们创作的具体影响,又回应了学者们对他们的研究,形成作家与研究者、作品与理论、原义与释义间的互动。
“韩少功与新世纪以来汨罗江流域作家群”全国学术研讨会是一场高规格的、主题鲜明的、干货满满的学术会议,推进了韩少功、汨罗江流域文学与乡土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此次会议有力地展示了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立足湖湘大地,助力区域文化发展的责任担当,在文学研究中的成就与特色,也益于中文学院进一步凝聚研究方向与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做出更多更具影响力的成果。中文学院目前拥有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屈原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汨罗江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湖南省湘学研究基地岳阳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校级研究机构韩少功研究所。
9月26日,专家学者将乘车前往汨罗,参观韩少功文学馆、屈子祠,感受汨罗文化底蕴与文学气息。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