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阿里女员工案”涉事员工王某文的妻子再次发文,表示决定控告周某强制猥亵。就在前一日,该案另一位当事人张某的妻子也通过微博连发五问质疑周某,表示不能再沉默,要为丈夫讨一个公道。
在舆论这一端,从8月7日事件引爆者周某发出“小作文”至今,我们已看到5篇有关此事的“小作文”了,每一篇“小作文”都像个“搅拌器”,卷起舆论阵阵波涛;而在法治这一端,检方认为王某文行为“不构成犯罪”,不批准逮捕;涉嫌“强制猥亵”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则于8月25日被法院宣判依法批逮。 每逢舆论场出现涉法事件,舆论与司法的关系总是不断被关注。支持者认为舆论的开放性,会监督相关方在聚光灯的注视下无限接近真相;质疑者则认为舆论的强势介入会损害法治权威。尽管双方观点互博,却存在共性,即基本的出发点仍是指向司法的公开、公正与公平。
“小作文”引发舆论海啸,会不会“绑架”司法在周某单方面爆料被性侵后,警方立案侦查。8月14日警方发布通报,犯罪嫌疑人王某文、张某因涉嫌强制猥亵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没有证据证明有强奸犯罪事实发生。
8月23日,王某文的妻子发文自述“我丈夫有错无罪”,获得大量支持。9月6日,济南检方宣布王某文不构成犯罪,不批捕,警方对其作出治安拘留十五日的处罚决定。一前一后,虽无必然联系,但难免让一些人联想:如果王某文的妻子不发“小作文”,也许最后的结果不会如此。虽然这只是部分人的脑补,但也不能忽视“小作文”在大众心中的分量,甚至可能成为一种潜在意识:“小作文”可以影响舆论,甚至用情绪裹挟司法。
事实上,舆论和司法有着本质区别。舆论讲究开放,会被情绪主导,司法讲究闭环,以证据主导;舆论往往先入为主,但司法却是事后认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司法机关办案的准则。而不管是舆论还是法律,都指向公正办案,舆论的表达可以促进司法公正,反之,只要司法公正则不惧舆论干扰。因而,从周某到王某文之妻再到张某之妻,尽管三位女性都以网络发文的方式获得关注,但只要其发文行为在法律框架内,就算不上“绑架司法”。我们当然希望每一篇“小作文”都能客观真实呈现,但倘若不能尽如人意,也不必过于担忧其会影响司法判断。毕竟,司法机关不是根据“小作文”断案,以这次阿里女员工案的官方通报和司法结果就可知,“小作文”和案情通报并不一致。“小作文”的威力,源于舆论对正义的追求 。本次事件的舆论浪潮,源于周某发布的近8000字文章。随着司法机关进一步介入并发布通报,媒体机构对相关人员的采访报道,以及当事人妻子发布的“小作文”等,综合分析来看,周某的长文与事实存在不少细节不符,但周某目前并没有受到法律意义上的“惩罚”,是否就不需要为细节失真负责?
事实上,引爆舆论的“小作文”,会被大众万千双眼睛围观探讨,反而需要更严谨更真实的表述。这些文章一旦在具有公共属性的平台发布并被围观,就不再是单纯的具有个体属性的发言了,它所承载的意义,也不再被书写者掌控。因而,一旦这些“小作文”出现事实不符,哪怕是“细节不符”也足以引发连锁反应。它表现在周某虽在一定程度“得偿所愿”,但也遭受了网友的质疑,甚至还可能遭到王某文夫妻的控告。
“小作文”引发的舆论能量是强大的,这种强大的本质来源于普通网友对“受到不公正对待者”的朴素同情,来源于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朴素追求。一旦“小作文”的本身存在事实差异,则极可能会遭受这种力量的反噬。
“小作文”网络维权,会不会被“玩坏”
从几个月前轰动一时的都美竹吴亦凡等涉娱乐圈事件,到阿里女员工周某爆料点燃舆论、相关人员迅速被司法机关控制,“小作文”似乎已成为网络时代部分人“维权”的一种便捷方式。毕竟在网络公共平台上,充满事实细节的“小作文”,很可能让处于弱势的维权者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关注。
但具体到上述小作文,都不无争议。如都美竹的部分文章由某网络写手一手操刀,那些挑起网友情绪,又无法求证的,与案件关系并不大的桃色细节散布其间;又如周某所控诉的王某文“强制要求出差”“吃饭期间被灌酒”“偷办卡四次潜入房间猥亵”等陈述,又都与警方通报有出入。如网友所言,一些存疑,而又恰恰是最挑逗大家情绪的内容,最易受到关注。如此反差,让人不无担忧:“小作文”维权,会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玩坏了”,甚至引发“狼来了效应”?
需要明确的是,作为重要的维权渠道,网络平台为很多受伤害的弱势群体提供了有效救济,每个人都有合法发声的权利。但发声背后的救济基础是社会信任,社会信任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是有限的,正向的信任会增值,负面的信任会消解,因而,每篇“小作文”都必须且必然经受事实和法治的检验。
可以说,“阿里女员工案”以较为“极致”的方式让我们明白,“小作文”只是一种维权方式,向善还是向恶,谎言还是真相,关键还是背后的人心。如此,周某会不会“成也小作文,败也小作文”,不妨静待事件发展。#红星评论#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