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扶贫实践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而扶贫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项长期性的社会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是一个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
在此次暑期,面点2004赵慧颖也有幸在家乡参与了一次实地实践,真正走进田间地头,感受劳作人民的辛苦,深入农村,感受农村扶贫工作的不易与艰苦,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扶贫政策,为农村脱贫攻坚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上了一堂生动的社情国情教育课。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人会选择外出务工,家乡的发展就会有些滞后,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践,家乡的发展得到较为明显的进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不是简单的“等靠要”,也不是“干部干,群众看”或“政府热,群众冷”,它需要大家互相的配合。在实践项目中,所在的公司的员工不止有青壮年,也有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他们一点也没有比年轻人干的差,在如今这样的炎炎夏日依然勤勤恳恳。一些村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自由,日常的花销可以自己承担,不必再向自己的子女伸手要钱。
在此次实践期间,河南遭受了特大暴雨的袭击,一些人的家乡被大雨摧毁,辛苦耕作的农田被淹,半年以来的辛苦毁于一旦。天灾无情人有情,危难时刻,再一次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河南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帮助,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诚挚感谢那些援助河南的无名英雄,因为他们,河南才能度过此次灾情。
自新冠以来,这两年国家多灾多难的,但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我国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脱贫的关键时刻,受到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让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时间更加紧迫。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面对疫情,中国人民用众志成城,坚韧不拔书写了抗议史诗,相信面对之后的脱贫,依然能坚定信心,再创佳绩。
贫穷不是命中注定,贫困并非不可战胜。任何贫困都是暂时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尽管现在家乡的人们现在还不是小康家庭,不富裕,但相信在将来,他们会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国家及政府扶持,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富足。
实现扶贫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情,实现贫困人民的小康梦想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当代青年从头脑中扎根,扶贫不应该只喊口号,也不应该设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当代青年必须脚踏实地,从基层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过去的扶贫工作翻越了高山、穿越了峡谷、飞跃了险滩、横渡了激流;未来,要继续脚踏实地,吃透每道难题、化解每个困境、攻破每项难关,“实”之以恒地打赢、打好扶贫脱贫之战。
通过这次活动对当前扶贫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觉到社会落在青年人的肩膀上的责任很重,也明白,扶贫,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真枪实干,切切实实进村入户。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深深地体会到,相比那些弱势群体大部分人是幸福的。有完整的家庭,健康的身体,坚固的楼房,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社会多创造价值,尽自己最大的力为需要的人献份爱心。同时也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实践能力,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基层的锻炼,可以不断地增强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