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第八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揭晓,深圳宝安中学(集团)学生黄凌烽摘得高中组一等奖,也是该组别广东省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黄凌烽显得淡定从容,而年纪轻轻的他对国家、民族和时代更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这一切都来源于广泛而扎实的阅读基础。
“少年心事当拿云”
今年15岁的黄凌烽正读高一,与同龄人相比,他有更高的思想境界,更远大的志向,谈吐中尽显“家国情怀”。
本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总决赛要求选手现场写作,时长一个半小时。一篇要求参赛选手对当今社会还需不需要鲁迅式的呐喊写一篇文章;另一篇要求引用鲁迅《且介亭杂文》中的一段内容,写一篇时评。黄凌烽选择了第一个题目,并以“时代的呐喊”为题写了一篇时评。
“当时拿到这个题目,我就想写一篇以民族和国家为主题的文章。我想表达,当今中国社会还需要呐喊,尤其是对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呐喊。在这个拜物主义至上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只有一种对物质穷奢极欲、纸醉金迷的追求,而要对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尤为关心。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且然,况为人乎?”黄凌峰说。
一个半小时,将近2000字的时评轻松完成。回想起当时的文章,黄凌烽对这段文字记忆尤深:“这是志存高远的号角,无论复兴中华民族的微光是在此岸还是彼岸,是清晨还是日暮,是要踏破铁鞋还是历尽劫波,总有一种来自血脉的力量让我们一路向前,并纵声高歌。”
坚持每天夜读一小时
“由于凌烽平日博览群书,他的文章有思想的深度,历史的厚度,视野相当开阔,所以能在这次比赛中做到厚积薄发。”在黄凌烽的语文老师胡泽龙看来,写作水平和阅读量、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
“我们家的书柜占据了两个房间,放眼望去,老厚老厚。”黄凌烽告诉记者,由于家里的书香气息浓厚,他从小在父母和外公外婆的影响下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从小学开始就广泛阅读,对历史和军事兴趣最浓,此外还十分关注国际新闻。
好文章是如何“炼成”的?黄凌烽认为,要做到多读勤思乐写善悟。“首先,我坚持每天晚上夜读一小时的习惯,博览群籍;其次我认为要读经典,经典是即使重读也会得到新的发现,即使初读也好似在重温;此外还要善于记录,我每看完一则新闻、一本书或者是一部电影,都会在朋友圈写下自己的一点感受,比如最近日本向中国军机发射干扰弹,我马上把感想记录下来,然后把感想变成一篇文章。”
“我最喜欢看的是俄国的小说,能从中感受到充分的时代分量和强烈的人情味,最近我在看《铁流》,还没看完。”黄凌烽说,善于阅读,乐于阅读,在书中可以找到一种我们或许一辈子都难以得到的感受,以及学到十分令人敬佩的精神。“愿在今后的日子里,阅读成为每一个人生命的必须。”
“想读军校,当一名军人”
熟悉黄凌烽的人都知道,他并不是埋在书堆的书呆子,他有十分广泛的兴趣爱好,并懂得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合理利用和安排时间,运动、弹吉他、唱歌、骑马……一样都不落下。
每天下午一下课,黄凌烽就抓紧时间跑步、练单杠、拉哑铃。两个小时不到,运动、洗澡、吃饭,黄凌烽全部解决,晚自习下课后回到宿舍,就抱着吉他弹奏几曲,他说,目前已经练到七级的曲目。对于“骑马”这个小众的兴趣爱好,黄凌烽说,在骑马的时候能感受春秋战国时期的武士精神和欧洲的骑士精神。
关于未来的规划,黄凌烽心中已有一幅清晰的蓝图。“我想读军校,当一名军人,这是一种血脉生成的家国情怀使然。”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