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潘耀明介绍,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曾先后举办过他的“现代文人书画手札特展”和“现当代名作家手稿书画展”。也因于此,他得以翻箱倒柜将藏品的三分之一挑选分类,择出代表性作品,并在当时得到了市民们极大的观展兴趣。然而,他抱憾于一些实质支持方面的缺乏,让文学在香港难以得到大刀阔斧的发展。
2004年,潘耀明曾与饶宗颐、也斯、刘以鬯等逾30位文艺界名家共同发起筹建香港文学馆的倡议,然而如今文学馆仍无实质进展。潘耀明一度“妥协”——“如果没有文学馆,至少建立一座文学资料中心,用以收集、研究文学史料。”但这提议仍未得到推进反馈,这令他感到十分遗憾。“香港不是文化沙漠,但是文化环境却因为缺乏有力支持而犹如沙漠。”
潘耀明表示,当前“香港的文学只活跃于民间。”在过去的30多年间,身为著名政文杂志《明报月刊》总编辑,同时也是作家、文学活动家的他曾在港组织开设过200余场讲座,座上嘉宾名家如云,但他仍苦于仅凭文学之名,是找不到足够“体面”的场合展开文学活动的。相比于香港对于表演艺术的大力助推局面,著名作家苏童以一句话道出了香港文学所面临的窘境——“潘耀明时常在吵闹的酒楼里办文学讲座。”
这种窘境也表现在创作环境之中。他表示,“除了金庸等风靡华语世界的武侠系列,刘以鬯的意识流系列小说《酒徒》等,香港甚至还没有再出现有巨大影响的小说。”潘耀明认为,经济的压力,以及互联网对阅读行为的冲击,令香港纯文学的创作阵营正在萎缩。他指出,在快节奏的香港,文学也呈现出明显的“即食文学”的特性,曾经犹如思想明珠般的报纸专栏,因越来越浓厚的生活性和社会性风向,如今已难再容纳纯文学作家。“现在,香港的一些创作力丰富的文学作家,大多有着学者教授的出身。一方面他们拥有丰富的学识阅历,又有优渥薪水和假期的支持,在解决了生活的基本问题之后,才有余力进行文学创作。”潘耀明说。
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中国作协对于香港文学的发展给予了温暖的支持。在香港作家联会三十周年庆典,铁凝带领了十多人的作家团队来港交流,并为香港文学界提供了宝贵的发声机会。“这对于香港文学界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与发展,潘耀明也十分期待香港文学能够在大湾区文学场域迎接新的机遇。他特别强调了发扬推广岭南文化与助推大湾区文化之间紧密的联系,并认为丰富的岭南文化有足够的承载力。近些年,潘耀明参加过在广州、深圳、澳门举办的高端文学论坛,他希望未来,这样的高端论坛也能在香港开起来。
潘耀明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许多内地作家到西方国家交流还需要在香港转机,在香港的短暂停留也曾为两地文学交流提供了短暂的便利。如今,人们交流的方式愈加便捷,香港在传统意义上的连接作用有所减弱,但潘耀明“希望香港能够作为打开的文化窗口,以快速接收和消化世界资讯和潮流的能力,兼收并蓄,架起祖国与世界文化沟通的桥梁。”「本文来源:深圳特区报」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