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传世典籍打造学术精品

征文网 2021年7月5日文学快讯评论227 阅读1659字

第30届书博会,适逢建党百年之际,上海古籍出版社将继续贯彻国家文化建设战略,倾力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选题,尤其是古籍整理的重点项目和学术著作精品的打造。上古社将携120个品种、近5万码洋的新书,包括《文徵明传》《周必大集校注》《林继中文集》等20个品种的重点书。

在典籍文献整理方面,新版5册百余万字的《越缦堂读书记全编》为国家古籍整理资助项目,是晚清文史学家李慈铭全部日记辑录,内容涉及经史、纪事、读书记、诗文等,是一部文史、学术宝库。有曰:生不愿作执金吾,惟愿尽读李公书。较之由云龙辑本《越缦堂读书记》,此次全编新增20余万字,有作者晚年读书见解,并补辑亲朋师友中的诗词创作、交流互动及名物考证、士林见闻以及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著述的批评文字等,为李慈铭研究提供了更深入全面的资料。近年来,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经学文献的整理方兴未艾。以《孝经》文献为例,目前已经出版了《孝经文献集成》《孝经文献全编》,但这些都是影印。由于《孝经》文献多篇幅较少,很难单独成册,目前只有《孝经注疏》、皮锡瑞《孝经郑注疏》等少数几种有点校整理本。而上古社新出的《孝经文献丛刊》所收录的文献大多数是首次有整理点校本,将为《孝经》学研究提供更适合阅读的文献资料,必将有助于推动《孝经》学研究。此外,《王阳明全集补编(增补本)》增补初版中未收之篇,删除数篇补版误辑,订正初版中文字识读、标点、考订中的疏漏,调整初版中部分排序的篇目,是一个更加完备、更加精善的本子,与《王阳明全集》合为全璧。

在学术研究著作的出版方面,上古社今年既有学术大家的精品著作,也有中青年学者的研究力作,可谓硕果累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担纲主编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海域史》5卷本的出版,标志中华文明不是仅限于陆地的“黄色文明”,同时也深具“蓝色基因”的海洋文明,海洋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变迁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陈高华先生是当代元史研究大家,《元代佛教史论》即陈高华先生关于元代佛教研究文章的结集,其中所论关涉元代佛教的方方面面,如元代佛教与元代社会、元代江南佛教略论、14世纪来中国的日本僧人等,均是当代佛教史研究的重要收获。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伊沛霞主编的《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选取了从汉代到清末近2000年间的30篇墓志铭,每一篇都自带话题,串联起整个帝制时代的中国历史。这些墓志铭揭示了个人行为、家庭与地方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和宗教习俗的细节,同时阐释了历史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日常生活的现实。青年学者马孟龙的《西汉侯国地理》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对西汉近800个侯国的地理方位进行考证,还对有关西汉侯国地理分布、侯国迁徙等一系列专题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一些以往未被注意的西汉政治制度、政治政策的变革。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聂溦萌的《中古官修史体制的运作与演进》深入探究了史源、史书编纂与中古官修史体制的形成。

此外,在普及类读物方面,《致“新新青年”的三十场讲演》一经推出就广受关注。这部书收集了1920年代梁启超倾注全部热情的30场讲演,其中关于教育的出路和青年的自救,这些问题依然是我们现时关注的焦点,梁启超的声音跨越了100年,如今听来格外温暖、振聋发聩。而另一部《孔子》乃日本著名哲学家和辻哲郎研究孔子的专著,书中提出了“人类的教师”的概念,将孔子与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耶稣等先哲做比较,并分析了“世界四圣”为什么会成为圣人,这是一本兼顾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经典小书,有宏观的世界文化比较,有敏锐的深刻洞察,也有充满哲思的人生感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形象。这部书30多年前入选著名的“岩波文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学者。今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孔子》中译本,得到了知名学者李零、傅杰的联袂推荐。此次书博会上,山东大学杜泽逊教授将就孔子和《论语》发表主题演讲,谈谈他的治学心得、读法方法,以及对这本经典读物的认识。对爱好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这将是此次盛会最吸引人的活动。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张家珍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