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2版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莺
山高弄深,文长诗远。在广西,桂西北是一片神奇的地方,这里虽然物质贫穷,但民间文风极盛,走出了多位作家诗人,几乎占据了广西文坛的半壁江山。为何广西的山沟里出作家?他们的写作在表达什么?记者近日采访了几名桂西北籍作家,探寻他们的“文学基因”。
故乡
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广西作家东西(笔名)写了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篡改的命》。小说是关于平民汪长尺一家三代人的故事,农村孩子汪长尺高考超分未被录取,父亲汪槐怀疑儿子被人顶替去县城教育局“抗议”,无功而返还跌断了双腿;汪长尺进城打工,开始经历“暗黑青春”,好在他收获了爱情,和准文盲妻子小文继续回到省城打工、生子;儿子出生后,汪长尺不愿让自己的墨色染黑儿子的前途,竟然把孩子定点投放到别人家,甘愿做个“影子父亲”……
在这个故事里,汪家三代人的命运充满了魔幻色彩。东西在“后记”里说,他交出这部小说初稿的时候,犹如捧着一枚生鸡蛋,生怕掉地上碎了……无疑,东西对《篡改的命》倾注了炽热心血,他希望读者好好看这个故事,以及故事背后他的家乡。
故乡,是作家们永恒的灵感来源。汪长尺在小说中的“家乡”,也是东西的故乡:河池市。这个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地级市,少数民族聚居,到处是大石山区,地理位置的闭塞和自然条件的恶劣使得那里的群众始终没有彻底摆脱贫穷,尤其是在乡村。然而,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贫穷让一些人麻木,也激发了一些人的无尽幻想和热望,文学写作的民间风气在河池经久不衰。
来自河池市天峨县的东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著有长篇小说《后悔录》《耳光响亮》等,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他的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现在,东西是广西民族大学驻校作家。
同样是广西民族大学驻校作家的凡一平(笔名),壮族,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著有长篇小说《撒谎的村庄》《老枪》等,其中篇小说《理发师》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广西文学》副主编李约热(笔名)也是都安人,至今仍在书写自己的作品;作家鬼子(笔名)是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根水做的绳子》,中篇小说“瓦城三部曲”,其中篇小说《被雨淋湿的河》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与东西、李冯并称“广西文坛三剑客”。
“河池有重视文化、重视读书的优良传统,商业不发达,保留了一些古风。古风犹存的地方不那么功利,不用金钱衡量人生的价值。”东西说,正是有了用知识、读书、写作改变命运的一致观点,河池才出了一代又一代“文人”。
在东西眼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期,一个人只要能写,就有可能从乡里调到县里调到地区再调到省城,摆脱生活的贫困环境。在人生初期,不少作家都试图通过写作开启人生的“第二道门”。故乡给了他们这样的大环境,也给了他们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苦难
“河池山里人从小跟自然水乳交融,看得见生活困难的状态,这对心灵的撞击非常巨大。看到生命的脆弱,日子的艰难,产生很多悲伤的故事。生活重压之下,他们把压力转变成文字抒发情感。我们在山区貌似很封闭,但想象力发达。”东西谈及写作初期的状态,儿时的记忆似乎历历在目。
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已逝校长“莫振高”去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他所在的都安高中,师生学习勤奋,连门卫保安也多年持续写诗。
陆汉迎入伍当过兵,当过山区小学教师,1989年成为都安高中保卫干事。在学校当保安的20多年来,他阅读大量文学作品,笔耕不辍,在全国2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篇,现在已成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因病离世,陆汉迎创作题为《你悄悄地从墙外走远》的诗歌悼念校长,引起大量转发和关注,他被称为“门卫诗人”。陆汉迎在《学校保安》一诗中写道:“白天/我看到了学生们粲然的笑脸/深夜/我在看守学生们那五彩的梦/当我的脚步轻轻地走进金秋的季节/校门里又飞出一群金色的凤凰/不卑不亢/不问荣辱/金榜上没有我的名字/金榜里年年有我的汗滴……”恪守一个门卫的职责,书写一个诗人的情怀,陆汉迎用文学滋养着自己的生命。
东西在《没有语言的生活》中写了分别聋、盲、哑的一家人的生活状态,他认为,自己的家乡就是这么一个没有话语权的地方,没有人表达,信息传递不出来。读书后,东西产生了为家乡表达、为苦难生命呼喊的欲望。
1982年东西在河池师专读中文,开始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并在当时的《河池日报》发表诗歌。至今他还记得自己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叫《山妹》。“寒假回村,帮村里的一位青年人去相亲,认识了一对大山深处的姐妹,她们的脸庞红润灿烂,看上去很阳光健康,但一年后她们却病死了,生命太脆弱。”东西告诉记者,他很快写了一首诗歌,纪念逝去的花朵。
大学毕业后,东西被分到天峨中学当语文老师,那时他仍坚持写作投稿,邮递员是他最盼望的人。后来,他果然靠写作打开了“第二道门”,调到了河池日报社做副刊编辑,后来又来到省城南宁……辗转多个文化类工作单位,东西始终坚持创作,写故乡,也写身边的人和事。
人在困难面前需要文学来饲养。“文学也许没有现实功能,但有巨大的精神力量。”东西坚信,写作需要恰当的压力,恰当的贫困是写作的早期训练。
尊严
文学是什么?写作为什么?东西认为,各行各业都需要尊严,文学就是在呼唤人的尊严和希望。“绝望的人是热爱生活的,绝望的作品是热爱生活的。因为绝望,抓紧去热爱。”
李约热1984年参加工作,历任广西都安县拉仁乡市场管理员,县广播电视局编辑,县文联创作员,广西文学杂志社编辑、小说编辑室主任,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从乡村走出来的李约热,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带着乡村生活的痕迹。他叙述苦难,文章却不因苦难而艰涩凝重,扎根泥土的乡俚俗语般的白描,富于个性化的朴素而精致的细节,对乡村伦理的挖掘和体认,使他的作品更多体现出生命的宽度和深度。而在这些作品中,同样不可避免带着旧日生活的痕迹。
生活的苦难,经过时间的过滤,沉浸在文字和故事中,有了比真实生活更纷繁复杂的情绪和更具冲击的力量。
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编剧胡红一是一个在广西生活了近20年的河南人,曾创作出《山歌牵出月亮来》等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在他的朋友中,河池人最多,胡红一本人获奖的作品也多与河池有关。
胡红一说,有一次他去河池罗城采风,听到当地人说罗城有三尖:山头尖、筷子尖、笔头尖,于是就创作出《尖尖谣》。《尖尖谣》成为2006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重要作品。
胡红一生活在广西,每每“且把河池作河南”,他对河池的文人,有自己更独到的理解。“他们要强,在写作上能做到每个人的营生不一样,你卖火烧我卖汤,凑一起就是一桌菜。”胡红一说,文学就是人学,到了一定程度拼的是“人格刻度”,在他心目中,河池作家写作不慌不忙,经营着自己的“大部头”,也许心里慌,但表面从不慌。
是的,在莽莽石山中,桂西北的“文学客”们不慌不忙地经营自己的“文学梦”,还有内心的尊严。记者曾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出差所住的宾馆里看到床头摆放的一本县级文学刊物《大化文艺》,在那里,无论是小学老师还是基层公务员,都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内容既包括长篇小说《苦山》这样的“鸿篇”,也有《牛蛋这辈子》这样短小清新的短篇小说……对于这些山沟里的“写手”而言,这是独特的幸福感。
征文网 | 集天下荟萃,为征文而生!http://www.pcren.cn/2917.html
高山挡住了视野,但锁不住心灵。文学,如红水河的碧水,一直滋养着桂西北的精神。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