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

我于灞桥之头 看河水静静流走

诉不尽人间几多愁

前方的古道悠悠 那是谁的尽头

冷落在如烟的清秋

喝一杯断肠老酒 它就是岁月的额头

任西风凌乱我的眸

柳絮如雪花飞扬 打在离人脸上

飘向远方 远方

折柳相送留恋情 柳叶露水行人泪

灞桥风吹落千年沧桑

灞桥柳舞动离别忧伤

灞桥风吹落离乱人情愁

灞桥柳 啊……

这首歌是我五年级的时候学习古典文化意向的时候,我们老秀老师安利给我们的,幼时只是觉得曲调悠扬而又富有中国风,在我小时候十几年前,那个时候民族自信还没有那么明显,能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为切口且不堆砌词藻,现在看来,也并不过时,反而很超前且经典,开头的鼓点和竹笛、古筝旋律把我们带入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忧伤之中,编曲是我们中国大气而优雅的五声调式,富有古韵,而又极其富有吸引性,现在细细品味这首歌的辞藻,其实熟读古典文学的孩子可以敏锐的嗅到这是古意今用,因为这里有两个主要文学意向,一个是灞桥,一个是柳和折柳送别,用典非常恰当,且句句扣题。

其实借用诗人蒋勋一句话“意向是永恒的,关键是每个朝代如何用且如何传承”,比如说一颗红豆,从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到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到《红楼梦》宝玉的“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一束梅花从王摩诘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到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从苏轼的“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到陆游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明清时期的“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故故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再到近代毛主席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些意象依然存在于文学体裁中,不曾磨灭。

柳树的意向从诗经时期就开始了,高中课本里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唐朝时期咏柳和折柳赠别之风盛行,比如说最著名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可以说柳树承载了唐人很多情感,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送别。

柳是极易成活的植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从柳的名称我们可以推断出柳是一种极易成活的植物,如“杨柳”、“垂柳”、“蒲柳”、“泽柳”、“河柳”、“山柳”、“人柳”、“鬼柳 ”“观音柳”等。“泽柳”、“河柳”、“山柳”都说明柳适应性很强,随处都可以生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正如诗中所描述的“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暗合了亲人希望远在他乡的游子有着坚韧的生命力,能够随遇而安。因此,人们折柳送别不仅有留恋之意,还有祝福之意。异乡随处可见的杨柳的倩影,是亲友们送别之时折下的,游子们亲手插上的家乡柳,寄托了多少离愁和思念。李商隐《杨柳枝》“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留归”。离别之时将柳条折为两截,一截赠送游人,表祝福,一截留下来,盼游人早归。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也就蕴含着“春意常在”的美好祝愿。

古人钟情于柳,当然与柳自身的特点以及从柳本身所挖掘出的意义有关。“多情自古伤别离”,重情重义的中国人从“柳”与“留”的谐音中,发掘了柳的留别、留情、挽留的意象,且柳絮之“絮”与情绪之“绪”谐音,柳丝之“丝”与相思之“思”谐音。于是古人将依依惜别的情怀寄托于娇柔细柳。赠柳、咏柳也就常常带有希望离别之人能够留下来的美好心愿。“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回首望君柳丝下,挥手别君泪难休”。古人用柳枝的随风飘摇表示别情的依依,真的是恰如其分。

在古人的传统心理中,弱,才可爱可怜;柔,才妩媚优美,柳以其柔长枝条,漫漫飞絮,唤起并契合了多少离人的思绪断肠,在古典诗词中,柳不仅表达了离别之情,还表达了相思之情和悼亡伤古等意象。李贺《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表达了离别后家人盼归的心声。晏殊《木兰花》:“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因物及人,又借柳思人。姜夔的《长亭怨》借柳抒情,又推己及物,使柳树带上了人的心情。隋无名氏《送别歌》:“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讽喻隋炀帝巡幸不归。白居易《隋堤柳·悯亡国也》:“大业年中炀天子,积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在这里,柳代表的是亡国树,是亡国的象征。隋堤柳、隋宫柳也就往往成为悼亡伤古的原型。要之,柳被赋予了多种意象,然而在诸多的意象中,离别是柳承担的最主要的意象,是故里和亲情的象征,行人游子不仅能够借以慰藉羁旅异乡的寂寞孤旅,而且能够时常激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古人在赋予柳诸多的使命中,初意也可能只是与“柳”、“留”谐音有关,对离别者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而已。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折柳送别升华为一种离人的共同心声,唱和出他们的离别愁绪。

灞桥亦然,比如说李太白的“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代灞桥,一直居于关中交通要冲,它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雍录》上指出:“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而入出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 唐朝的王昌龄在其《灞桥赋》中也说:“惟于灞,惟灞于源,当秦地之冲口,束东衢之走辕,拖偃蹇以横曳,若长虹之未翻”。但是,灞河上建桥的历史则要追溯至春秋时期。当年秦穆公称霸西戎,将原滋水改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这也是我国最古老的石墩桥。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祥之兆,便将桥改为“长存桥”。

被大水冲刷出的灞桥遗址则为隋桥,建成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在原灞桥址以南,故称为“南桥”,并在桥两边广植杨柳。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

在这首歌中,作词者运用了意向和“赋比兴”,歌词里“柳叶露水行人泪”算是一个很好的“赋比兴”,把露水比作行人的泪水,也运用了互文手法,用柳叶上的露水之多来形容行人流泪之多和忧伤之深,第一句“我于灞桥之头 看河水静静流走 诉不尽人间几多愁 ”

很明显是用水的流逝来形容愁绪,“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用水来形容忧愁和时间的流逝古已有之,比如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第二句和第三句“前方的古道悠悠 ,那是谁的尽头, 冷落在如烟的清秋 喝一杯断肠老酒 它就是岁月的额头, 任西风凌乱我的眸,柳絮如雪花飞扬 打在离人脸上 飘向远方 远方 ”也是吸取了传统文化里,用具象事物和文学意象来形容离别的忧离忧思,比如说“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冷落清秋节”、“古道西风瘦马”、“长亭外,古道边”,“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歌词里“如烟的清秋”“断肠老酒”和“西风”莫不如是。

个人觉得,一个现代的词作者,能把古典意向运用的如此纯熟,古诗词的典故信手拈来却不佶屈聱牙,反而让人细细品之满口生香,可以说古文功底和文字驾驭能力是蛮深厚的,作为一个民乐女孩加文艺青年,我也老是写文章和老爸交流,文学功底还可以,也有朋友写古典、古风歌词,其实写词,尤其是写古风歌歌词,真的不容易,既要脑洞大,还有古诗词和古典文学意向和典故信手拈来,给你的歌词增加古典底蕴,其实很多古诗词和典故大家都知道,就看你会不会用,且用不用得妥当和有水平,特别是不能有酸腐气和掉书袋,这样有浮夸和卖弄之嫌(年轻人通常有这个毛病),而且堆砌辞藻的比较多,这首歌意向运用自然,且并不难懂,我觉得还是很经典和有助于学生通过歌曲了解古典意向的。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