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大家不能外出,只能上家里蹲大学,有人表示这段期间非常难熬且非常无聊,但是这段期间我们家却并不枯燥,反而过得丰富多彩,正由于疫情全家反而难得地在一起的时间特长,弹琴、看书、打羽毛球、甚至追剧……,有一天我重看了《清平乐》,我觉得这是一部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样的好剧,只是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知否》侧重于复原宋代的礼仪和一些社会习俗,《清平乐》重点在于展示宋代服饰及文化情怀。《清平乐》在一个地方深深地get到了我这个文艺青年,它把很多的古诗词谱成了插曲,并且运用得非常恰当,字幕也是竖排,顺应了古书的顺序。比如说其中曹皇后进宫和福康公主出降时运用了《诗经》中的"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曷不肃雍,王姬之车"作为插曲;还有范仲淹从军时弹长铗而歌之,唱的正是自己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这个动作也暗暗运用了《冯谖客孟尝君》的典故,表达自己的心情,前者埋下了伏笔,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后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知否》、《清平乐》这两部剧给宋剧的服化道还有文学水平立了一个很大的标杆。多年来拍摄历史剧、古装剧成为一种风潮,但是良莠不齐,反响也存在云泥之别,如果所有的历史古装剧,都能象上述两剧一样,既尊重一定的历史真实,又结合当代的审美情趣;既不完全拘泥历史实际,又能从现代人的角度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提炼,这样就能跟上现在年轻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仅能获得口碑,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能创造社会价值,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说来,我们应该是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的爸爸妈妈基本出生于文革,懂事时正好文革结束,经过文革破四旧后,当时所谓的传统文化的文脉是断过的,文革结束后,全国各方面都春潮涌动、欣欣向荣,文化也迎来了的“第二个春天”,各种文学纷至沓来,比如“伤痕文学”、比如北岛、舒婷、顾成。我们哥哥姐姐那一代,国家经过长时间的高速发展,已总体摆脱了贫困,从物质追求开始注重精神的慰藉,于是琼瑶、金庸、汪国真流行。当然啦,老版的四大名著,制作非常考究,是公认的经典,到现在都还是不易越过的鸿沟。我们处在综合国力快速提升时期,现代教育熏陶下积累的大量高素质人才,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等多因素叠加,使得影视作品制作更方便快捷,视觉效果更震撼,传播方式更多样。现在的制片者、民间组织、自媒体人,甚至年轻的普通个人,都能做出很多很好的古风作品,大的如《知否》、《清平乐》这样的良心古装剧,小的象我们学校自得琴社的民乐组合,甚至是一曲古筝独奏,更小的如一个林黛玉的cos小视屏、一件不太合身的汉服,都是这个时代传承古典文化的体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中国文化输出到国外,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这是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人说现在是传统文化和国风复兴的一次小高潮,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认为我还蛮幸运的,时代所推崇的与我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正好合拍对口,对身处这个时代能够见识到很多多样化、高质量的作品,甚至能够与同学老师们一起参与到传播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感到非常开心。
讲真,传统文化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音乐、美术、文化、饮食、医药,还有生活观念和运动方式等等。对于某些理科生以及现实主义者来说,它很虚幻,是无用玄而又玄的东西,但我却认为这个东西是无用之大用,现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的旺盛成长期,注重工业,理性和现实,这是发展的必然,但是时代是会变化的,当工业和科技飞速发展,到达一个相对平稳的迟滞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后工业时代的时候,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静下来反思,反思灵魂和文化。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在人们物质生活已经过的很充足了,我国虽还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还未出现迟滞和衰退,但也过了温饱期,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繁荣期,所以,在传统文化上下功夫,复兴我们的国学,继承和发扬传统,从历史中挖掘和补充能量,也是发展的需要和必然。
当我在影视作品、音乐视频、文字图像中,看到许多人利用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和视角诠释他们眼里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样的时候,本文艺青年是极度舒爽,我对音乐和文学比较感兴趣,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但是其他的领域,却所知不多。真正拍好一部古装剧是不容易的,需要多方面的人才,编剧、导演、演员自不必说,就是一些小的方面都需要专业人才来处理,比如服装道具,既要查阅古籍,符合该剧设定年代的服装及生活用具的基本制特点,又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想象,既不能完全忠实复原历史,也不能任意发挥胡编乱造。还有人物的化妆、礼仪规范、生活场境、道具的式样和摆放等等也要基本符合当时时代。所以说,好的作品需要样样都好,不能因一粒老鼠屎而坏事,可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人才。
现在很多大学生是传统文化的追捧者和拥护者,比如我们学校,我们学校是所外国语学校,老师有国际视野,组建了纯传统民乐一个自得琴社,时不时地制作一些画面感好、音质效果佳的传统古乐视频,发布在国外的网站上,获得了高频率的点赞。我们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中,也自觉的进入到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我们利用学习外语的特长,经常与外国人进行沟通交流,在将一些宣传中国的视频文字发放到外国网站的同时,认真回复解答外国人的疑问。现在科技发达,虽然求助于度娘和翻译软件,也可以明白个大概,但毕竟翻译软件会存在一定错漏,不如真人应对有效果。歪果仁和中国人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不同,提出的问题和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样,在与外国人的沟通中,我们自己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因为身在庐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很正常,有时他们一句话,会让你脑洞大开,促进你的思考,让你从不同的角度能更好地领悟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起与复苏,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经济的崛起和国力的强大。一方面,在我们比较弱的时候,我们可以跟在别人后面学,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逐渐赶超,但是,现在我们前面已没有什么参照物可学的了,别人也因为你的赶超速度过快而担心你恐惧你打击你的时候,我们如何凝心聚力寻找目标?只有从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中寻找和总结,这是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也适用丛林法则,强者受追捧,弱者无人理,拳头才是硬道理,凭实力说话,你强大别人就关注你,说法也有人听。譬如现在被中国人和外网群嘲的懂王特朗普,他的话大家都知道许多是屁话,但是还是要配合,还要听他的,因为美国现在还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一经济体,你和他pk,胳膊扭不过大腿,以卵击石。同理,现在中国人有钱,所以就算是完全不懂英语去国外也没啥问题,大的超市和专柜都有配会中文的翻译;几十年前,因为中国穷,在外存在感不强,在国外逛商城,售货员首先会问:are you Japanese?不是,Korean?然后才Chinese。我曾看过一个纪录片,有一位教授叫郑若麟,他讲80年代初他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发现中国人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如法国人一天挣的多,因为没钱,在外留学期间不敢逛街,不敢与人交往。没实力自信心也不回强,有底气挺直腰杆子说话,这是真理。
当然,电视剧《清平乐》还能让我们谈起很多……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