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学的所见与未见” 第五届中法文学论坛举办

征文网 2021年4月22日文学快讯评论572 阅读1792字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高凯)第五届中法文学论坛21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中法文学论坛创办于2009年,已在北京、巴黎举办过4届。中法两国30多位作家先后参与论坛活动,论坛已成为中法文学界最高规格的机制性交流平台。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当日出席论坛并致辞。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文学的所见与未见”。

铁凝在致辞中表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两国作家的互访和见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阻碍。这场别样的聚会弥足珍贵。

铁凝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法两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表达慰问和支持,体现出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中法关系的良好传统。在此期间,写作者们不曾停止精神上的远行,中国作协、中国作家同包括法国在内的各国同行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努力适应疫情常态,开展作品互译、在线交流。铁凝说,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难题甚至变革,文学在今天并非无力,恰是更被需要。好的文学唤起共同的人性,唤醒情感与智慧,使人心超越偏见和误解,得以贴近。

谈到此次论坛的主题,铁凝表示,所有的文学创造都来自于对人类和世界的窥测和探索,参与着人类文明的丰富和发展。世界的不稳定因素、空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带给创作更多的可能性。以文学所见,展现一个民族最深沉的呼吸,承载和传达一个时代最本质的情绪、最生动的气象;因文学未见,而求索、突破、寻找新的表达——或许是每一位真诚的写作者周而复始的期待和使命。

罗梁在致辞中表示,参加此次论坛的中法两国作家均有作品被翻译成了对方的语言,由此触及到了更多的读者群体。尽管当前跨国旅行仍然受限,但是文学作品和思想还在不断传播,各国作家间的交流往来也应该得到保持。罗梁由论坛的主题想到1964年12月9日在巴黎举行的一次具有传奇色彩和标志性意义的大讨论。让-保罗萨特,西蒙德波伏娃等均受邀回答同一个问题:“文学能做什么”。波伏娃用一段具有真知灼见的话结束演讲:“保留人们的人性不受技术官僚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轻视,从人的层面揭示这个世界的面貌,即那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个体所感受到的世界面貌,我认为这就是文学的使命,也是文学之所以不可替代的原因。”

罗梁指出,参加论坛的作家的作品不仅是价值观的载体,也是展示文化多样性的窗口,更是法中两国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

论坛当日,中国作家苏童、梁鸿、徐则臣在现代文学馆现场与法国作家马库斯马尔特、玛丽达里厄塞克、圣地亚戈阿米戈雷纳视频连线,围绕“文学的所见与未见”展开讨论。

苏童认为,“文学的所见和未见”是一个富于哲学意味的开放性的话题,指向多种可能性,是个“章鱼式的问题”,触角延伸到很多方向,并且难以抓取。他将这一问题缩小至文学范畴,即作家、观察者与世界关系的问题,认为这并不是简单的感官世界与情感反射的关系,作家对于外部世界的描述永远不确定,呈现开放状态。

“写作最大的使命并非是呈现所见,有野心的作家想要建立一条隧道,一头是已知的所见,一头通向未见。”苏童说,所见与未见的另一层意思指向“命名”:你所看见的可能是未见之事物,只不过有些已经被命名。“作家的重要作用就是命名,有些作家还会对所见事物重新进行命名。”

马库斯马尔特认为,文学已经看见或发现了很多东西,但每个作家对于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以自己的创作方式尝试在所见之上发现新的所见。

梁鸿指出,文学另一个层面的所见就是把未曾浮出历史地表的事件抽取出来,重新建构人、世界以及对世界的某种看法。“我们总在试图寻找某种规律或一种解释,但文学总是告诉我们还有另一种解释或很多种解释,这是文学试图通达未见之光辉,也是每个作家为之所努力的。”她说。

徐则臣认为,“对文学来说,恰恰是由于众多的误读,才导致一个作品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而所有误读的根源就在于未见的那部分——不同作家所处的不同语境或文化源头。”故事等外在的东西固然重要,但他认为,能把不同作家最终区别开来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才最为根本。差异性使交流有了必要和可能,“我们知道所见之外一定有未见;同时,我们在呈现未见时,内心中又都在保护它,我们要确保差异性,确保我是我,而你是你,这样,我们才能共存”。

阿米戈雷纳直言,“文学已经见到了所有的事,但它所未见的也是所有的事”,在《奥德赛》《伊利亚特》《红楼梦》等经典中已经有了所有文学的存在,浓缩了整个的世界,但在乔伊斯笔下,奥德赛又以一种新的方式获得重生。(完)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