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学源远流长,名家辈出,港澳文学汇通中西、雅俗并包。三地语言同源、文化同宗、文化共融、前景广阔,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技术空间、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形成,亟需建构起独特的文学空间、审美空间、艺术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3月16日,由北方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南边文化艺术馆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新时代高校文学工作三十人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校园文学发展论坛通过线上“云分享”的形式成功举行。
本届论坛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各大高校的大力支持,文学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谢有顺为论坛题词。
据论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论坛共设定了三个分主题,分别是“文学空间的创造性建构”“文学社团的创新型发展”“文学经验的创变性吸收”。受邀参加此次论坛的成员中,有来自广东、香港、澳门等多个省份的高校文学组织代表、青年作家代表、青年学者代表,他们结合自己所在高校的地域文化经验、社团管理经验、文学创作经验,围绕论坛主题进行研讨发言,聚焦文学社团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为深化文学社团的内涵式发展与创新性转型建言献策,聚智启思。
不仅如此,本届论坛还特别邀请了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徐强,青年作家、文学青年训练营学员、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硕士朱智,推理小说家、香港城市大学博士洪颖作为特邀嘉宾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特邀嘉宾徐强以“校园文学社团与创意写作”为题,表示文学社是培养青年作家的摇篮,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文学社的突围是重中之重,并从文学社团的精神传承、文学史参与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等维度分享了自己作为东师文学社团指导教师的经验;特邀嘉宾朱智以“写作,作为一种修行法门”为题,指出了写作与当下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号召广大热爱文学的青年朋友将写作作为一种事业永远的进行下去;特邀嘉宾洪颖以“文学社团与推理社团的关联”为题,为各大高校文学组织的负责人提供了新的社团实践经验,表明了文学社团创新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随后,澳门大学学生会文学创作社社长林霖在文学社团的创新型发展中分享了自己有关社团建设的独特理解:要加强地域文化的特色,丰富社团活动中的文学创作形式,鼓励社员创作带有文化符号的文学作品;中山大学红楼梦学社现任社长凌淇认为,社长本质上是管理者,不仅要有对文学的热爱,还需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要为社团建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清晰的社团架构,科学管理社团;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星雨文学社社长李子祎指出,文学社绝不仅仅是写作而已,它更是一种文学的寄托,将文学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失为一种创新的发展途径;广东医科大学读书协会会长邱同在分享文学经验的创变性吸收中倡导,文学经验不仅是来自于书本,也是来自于生活,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从生活中找到灵感从而把它变成文字。
北方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内容中心主任李国刊博士在总结时表示:虽然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地理概念,但开创一个超越地理概念的文学空间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学社团要担负起繁荣校园文化、培养青年作家的历史重任,要在挑战中发现机遇,在新的文学空间中不断地总结出新的文学经验,为推动当代文学发展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来源:北方文学创作中心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