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图是以地图形式表现文学空间形态、空间分布及流向的文学地理研究方法。一方面,它是近年来人文学科研究数字化、空间化、可视化几大趋势交汇的结果,是当下数字人文风潮中的新路径,显得有些“高大上”。另一方面,文学地图逐渐成为大众了解文学、接触学术的一种方式,十分“接地气”。那么,文学地图到底是“高大上”还是“接地气”呢?
孤立研究方式有了发散性转变
中国文学地图的出现,可以远溯到上古时代。被视为“小说之最古者”的《山海经》,实际是一部据图释文的经典,今已亡佚的《山海经图》即为原始形态的文学地图。20世纪70年代,张爱玲在译注《海上花列传》时,根据作品中的地名等绘制出上海地图附在文本后,成为借助地图解读文学的先导者。21世纪初杨义提出的“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则将文学地图提升为空间视角下的文学史写作范式。不过,这里的“文学地图”,更多是借喻性用法,目前的文学地图研究则更重视实体形态的地图,这就要求学者不仅需要熟悉文学,还必须掌握相应的地图绘制技术,而它们大多是近年来发展的前沿技术,由此文学地图也比传统的文学研究对象显得“高大上”。
与文学地图关联最密切的技术当属GIS(地理信息系统)。早期的文学地图绘制多依靠人工,应用较为基础简单,往往只能基于个别案例且费时费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学地图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GIS技术的发展使文学地图具有了科学、批量绘制的可能,而一个对象也只有成规模应用后,才可能建立独立范式。正如美国空间人文学者戴维·J. 博登海默所言,GIS因处理和呈现空间场域数据的空前能力,“使地图的力量被重新发现了”。依托GIS技术,文学地图从静态、固定的纸质形态转化为动态、立体的数字形态,以往传统地图无法呈现的多重图文信息,在数字化地图上可以共存、更替,无需重新绘制。这就大大增加了地图的信息容量和要素维度。更重要的是,在对多重图文信息的交互读取中,一些隐性现象可能被揭示出来。
比如,借助数字化地图平台,无需绘制多幅地图,即可将唐代长安里坊图的底图替换为卫星云图、地形图、当代行政区划图、唐代历史地图等,而且点击各里坊,会弹出相关知识信息;再借助大数据技术,统计唐代小说中长安里坊的复现率,并绘制成热力图,那么不仅可以探析地形、水系、交通等因素对唐长安城空间格局的影响,还可由里坊色度与长安住宅空间分布的对应关系,对唐传奇的文体特征、情节结构的组织逻辑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说,在GIS技术辅助下,文学地图不仅能够被快捷方便地绘制出来,而且还使过去孤立的研究方式有了多元化、发散性的转变。
古籍数字化技术在古代文学版本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绘制文学地图所需的文学地理元素,也须依托于古籍数字化技术所提供的大数据。可视性是文学地图的本有属性,因此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似乎是题中之义。但以往的可视化还较为平面、单一,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文学地图已经可以用更多元的形态呈现更丰富的信息。例如,法国文学地图研究先锋人物弗兰克·莫莱蒂基于伦敦文学书写的大数据,绘制了叙事情感地图。情感竟然能够可视化,刷新了人们对“地图”的认识。文学地图因具有“文学”与“地图”的双重属性,目前论者各有偏重,尚无统一定义,而在各类技术背景下,地图形式趋向于多模态,将使文学地图的内涵界定更为复杂。
“接地气”的基本内核
文学地图的“接地气”,有两层意思。其一,文学地理学的核心是研究文学与地理的关系,这就使文学研究从与时代的紧密联结转向与地理的深刻融合。作为文学地理学分支的文学地图研究,也延续了这种“接通地气”的基本内核。其二,文学地图的兴起顺应了时代风潮,适应了大众需求,不再是象牙塔的专属。
就第一层意思而言,文学地图的“接地气”与文学地理学其他研究路径的最大不同,是它需要将文学地理要素先转换为可视形态,再由地图元素的空间特征来解读文学现象、揭示文学规律。这种“图本”叙事语言系统不同于传统的文本系统,梅新林称为文学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但文学地图并不仅仅是示意配图,更基于可视性成为观照文学的一种独特视角。
以文学要素的地理分布为例。文人地理分布是文学地理学的主流研究路径,一般通过表格排列文学数据,再对地理空间分布进行描述。同样的数据,如果用地图呈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不仅更直观,还会产生更多的空间信息。除了可以呈现表格所示各地区文人数量,地图还可反映各地区内部的文人分布重心。如果再给地图更换地形、交通等不同底图,还能够反映不同因素对文人空间分布的影响。此外,空间数据由线性排列转换为平面展现后,数据之间的区域就会以空白的形式显示出来,或者说,将“无”可视化了。研究者通常容易注意到“有”而忽略“无”,地图则将“无”变成了探究文学现象的切入点,这实际是对传统研究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改变。
就第二层意思而言,文学地图走向大众,仍与其视觉呈现性质密不可分。在“读图”时代,大众更青睐视觉化的文学表达。“图解”文学作品、城市文学地图等新型读物应运而生。不过,真正让文学地图“出圈”的,要算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它的依托平台是一个大众性的诗词网站,上线当天浏览量就达到110万人次。如此高的单日浏览量当然不是因为大众对学术的膜拜,而是因为文学地图对诗人及作品立体、丰富的呈现,适应了当代人的“读图”需求。
“高大上”与“接地气”的未来融合
不难发现,“高大上”与“接地气”这看似互斥的两者,其实并存于文学地图。不过,目前它们的融合度还并不充分。“高大上”有时意味着“不易接近”。国内GIS平台的建设多针对历史地理,真正的文学地理专题平台少之又少,即使如浙江大学“学术地图发布平台”这样提供大量文学数字地图的平台,仍是以发布诗文学术地图资源偏多,小说相关地图还很缺乏。从技术层面来看,多数平台只提供浏览查询功能,而可自主绘制地图的平台,操作起来又并不简易。绘制文学地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性难题,可能是当前文学地图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方面,数字化地图平台需要进一步简化操作;另一方面,学者也不能坐等平台建设,而应勇于进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跨界”,主动学习ArcGIS、Python等软件,积极开展文学地图研究。
除了技术上的改革,还需要理念上的更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文学地图正在推动这一趋势:学者研究的文人交游,可以变成大众津津乐道的“古人朋友圈”;文学地图揭示的隐藏于文本下的作家精巧构思,可以用“盗梦空间”的形式呈现给大众;唐传奇与宋传奇地图的对比,可让学者从文本地名变化探析传奇文体流变,也可让大众见证唐人“凡尔赛文学”到宋人“平凡的世界”之过程……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学地图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负责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副教授)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袁月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