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当代作家的作品都不值得一读吗?难道只有“死后”方可成“经典”吗?——弗朗辛·普罗斯
谈到“谁该被踢出文学经典”,我毫无思路。毕竟,连“谁是文学经典”这样的问题,我也答不上来。我素来认为,经典这东西,就像秘密派对的宾客名单——谁选的,怎么选的,选的是谁,外人一概不知。此前,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写了本书,将古今作家分了个三六九等,颇有些言之凿凿的意味(注:即《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The Western Canon: The Books and School of the Ages))。这书我没读过,只依稀记得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议,说布鲁姆重男轻女。
一般说来,一位作家被奉为“经典”,意味着其作品极具历史与文化价值,应当人人拜读,至少是有所耳闻。在学术圈,文学概论课上的各类阅读书目,就是所谓的“经典”。不过,依我所见,人们的阅读见解、品味与习惯已大有改变,曾经的经典是否已徒为空壳,对我们不太重要了呢?
此般例证很多,比如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我读大学时,他就身居经典行列,是我们这群英专学生的必读作家。你若和文学系教授谈到他,他们定会表示,蒲柏当然是永远的经典,毫无疑问嘛!可如今,你若再去跟文学系毕业生谈他,他们大概会疑云满腹。毕竟,《夺发记》(“The Rape of the Lock”)一诗,有多少人听说过?更别提去读了。难道蒲柏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踢出经典之列了吗(研究蒲柏的学者当然不会认同)?难道他的知名度已比不上其他同辈作家,如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等人了吗?
有一点毋庸置疑,即一部作品若能拨开历史洪流,揭示人类本质,便为经典之作。从《圣经》(Bible)、《奥德赛》(Odyssey)、《伊利亚特》(Iliad),到索福克勒斯(Sophocles)、乔叟(Chaucer)、莎士比亚(Shakespeare)的一系列作品,不都值得一读吗?同样,《块肉余生记》(David Copperfield)、《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以及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散文,也需细细品味。阅读这类文字,既能在潜移默化间提升文采,亦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于字里行间直击论点,化聱牙长卷为通俗文章。我认为,真正了解文学,关心文学之人,总有一份经典名单,其中20世纪以前的作家,或占百位有余。但20世纪以后呢?难免就变得扑朔迷离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是经典吗?没错。那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呢?当然。可当代作家呢?难道他们都不值得一读吗?难道只有“死后”方可成“经典”吗?
纵有布鲁姆等人不辞辛劳,列出经典名单,但“谁是经典作家”依然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很难立下定论。我倒希望这份名单能不断充实,与其说把谁踢出去,不如考虑将谁纳进来。一直以来,学术圈对经典还是非经典的博弈不断,我却认为,教文学嘛,大可不必谈什么不朽艺术,多读传世之作才是关键。与其让学生通读某个时代的诸部重磅作品,不如削减书单,精挑细选挚爱之书、撼人之作,让后辈读来也能兴味盎然,尽享雅意。
毕竟,文学的大雅之堂包罗万象。从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阿莫斯·图托拉(Amos Tutuola)、帕特里克·汉密尔顿(Patrick Hamilton),到简·鲍尔斯(Jane Bowles)、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纳吉布·马哈富兹(Naguib Mahfouz),他们皆是经典,都应当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简介:弗朗辛·普罗斯(Francine Prose)著有多部作品。小说《蓝色天使》(Blue Angel)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文集《阅读指南》(Reading Like a Writer)登上《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畅销书榜,《巴黎恋人》(Lovers at the Chameleon Club, Paris 1932)则是她的最新小说。普罗斯进入文坛以来,获奖连连,曾担任美国笔会中心(PEN American Center)主席。她现在是巴德学院(Bard College)的访校作家,任《哈泼斯》(Harper’s)、《赛味》(Saveur)和《文艺新潮》(Bomb)特约编辑,同时也是美国艺术文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及艺术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成员。
实话说,华兹华斯的文字太过铿锵严肃,说教意味十足。——詹姆斯·帕克
在我看来,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该被踢出文学经典。毫无疑问嘛!
讲他以前,容我先得瑟一会儿。大牌作家靠边站,文学经典由我评,那感觉,跟当上了园丁头头似的,就这么大摇大摆四处溜达,左手剪根藤,右手砍个枝,不高兴了我一把火烧了你。当然,我也得犁土,播种,洒水。不过,一切由我说了算。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你给我下去。斯坦利·埃尔金(Stanley Elkin),看你倒挺顺眼。啥叫风水轮流转,懂了吧!同样是写会说话的动物,芭芭拉·高迪(Barbara Gowdy)的《圣骨》(The White Bone)就比理查德·亚当斯(Richard Adams)的《迁徙记》(Watership Down)要好。弗兰·奥布莱恩(Flann O’Brien),我给你颁个诺贝尔奖吧,是物理奖哦。还有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没人愿意读你的作品咯。
好啦,言归正传。威廉·华兹华斯应被踢出西方正典。你听到这,多半得吓一跳。“世事纷繁无定数 / 患得患失终成空。”华兹华斯的手笔这般精彩绝妙,把他踢出经典行列,真的合适吗?不过,即便他天才如此,该讨的债还得讨。实话说,华氏的文字太过铿锵严肃,说教意味十足,我并不欣赏。那首《序曲》(“The Prelude”),更是写遍了欧洲各地,无聊至极。然而,我俩的宿怨和这些个人风格毫无干系。我看不惯的,是他对待挚友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态度。
当然,我也明白,犯点小错就把作家踢出经典,那最后恐怕就没人能留在名单上了。毕竟,人无完人,即便是在文坛。为什么要搞多纳图派(Donatism)(注:四世纪时基督教的分支,主张只有义士才可主持圣事,遭到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的强烈反对)的那一套呢?众所周知,一名心地败坏之人,笔下之文依然可以无比真实,百般华丽。但华兹华斯对待柯尔律治,完全是宗艺术犯罪。他抹杀了柯尔律治的灵感来源,摧毁了这位诗人的自尊。所以,我要和他说拜拜。
故事要从1800年说起。时年,两位诗人徜徉在英国湖区(Lake District),正筹备着第二版《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这册诗集,集两人作品为一体,文风各异,却相辅相成,被誉为浪漫主义的重要宣言。柯尔律治文思敏捷,风格多变,天马行空。甚至有评价称,他七窍生“才”。而这位诗人也自叙道,“我成天张着嘴”。(注:出自柯尔律治写给约翰·塞沃尔(John Thelwall)的信)反观华兹华斯,诗风阴郁,意象磅礴,古板严苛。初见柯尔律治时,华兹华斯几乎被他的才情所倾倒,但他很快调整了自己,表现得无比强势。他认为,柯尔律治的新诗《克里斯特贝尔》(“Christabel”)犯了“人物刻画失衡”的大忌,故拒绝将其收入《抒情歌谣集》中。他的看法或许不无道理,毕竟该诗行文诡异,韵脚松散重叠,还带有强烈的情色意味,不作收录也无可厚非(不过,为柯尔律治作传的理查德·霍姆斯(Richard Holmes)却认为,华氏一举扼杀了柯尔律治在诗学上的新尝试)。但华兹华斯又将矛头指向了《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此前,这首诗已收录在1798年版《抒情歌谣集》中。可在修订版里,华兹华斯竟擅自加注,说许多读者都在“诟病此诗”,并进一步解释道,“的确,我朋友的这首诗败笔太多。”他甚至列出了所谓的“败笔”,比如,“诗歌意象牵强,有蓄意叠加之嫌”。
这算什么朋友!品味低俗,竟还大摆架子!柯尔律治大受打击,从而沉迷鸦片,转而德意志哲学研究。《古舟子咏》后,他再无惊艳之作。华兹华斯的暴烈巨斧,粉碎了他的灵感缪斯。每每想到这里,我都不寒而栗。当然,也不能全怪华兹华斯,毕竟柯尔律治的创意难有定数,但华氏确实沉重地打击了同辈。所以啊,华兹华斯,文坛中人不愿与你为伍了。
作者简介:詹姆斯·帕克(James Parker)现任《大西洋周刊》(The Atlantic)特约编辑,同时为《纪事》(Slate)、《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与《亚瑟艺术月刊》(Arthur)撰稿。他曾是《波士顿凤凰周刊》(The Boston Phoenix)的特约乐评人,并于2008年获得了美国作曲家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omposers, Authors and Publishers)的表彰。
原文选自:纽约时报;译者:爱新闻 郭汪韬略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2016年7月6日 下午12:46 2F
没人评论?
2016年7月6日 上午11:42 1F
厉害,好文!好文!这让我想起来,挪威的森林中,渡边彻说,对于死去的人,一般都能原谅,尤其是作家~
2016年7月6日 下午1:09 B1
@ 雍 死者为大,文章也没法考究,任后人去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