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监测》杂志投稿的操作要求详解

征文网 2020年12月14日论文发表评论517 阅读5032字

《吉林医学》杂志投稿的基本常识

《疾病监测》杂志它是在1986年正式创办的,是现在行业当中非常优秀的一本期刊,主要是有我国的卫生健康委员会进行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本文就为介绍一下关于《疾病监测》杂志投稿的操作要求,一起来看看吧。

投稿写作要求

(1)稿件内容及写作要求

①全文结构:前置部分依次包括题名、作者及其机构、摘要和关键词,分为中文部分和英文部分。主体部分依次包括前言、正文、讨论、志谢和参考文献。

②全文表达:

论点正确明确,论据可靠充分,表达言简意赅。

采用科技论文语言,即科学、准确、规范、简明、词意单一、适当生动。

大量使用科技术语,广泛运用科学符号。

大量运用陈述句,常使用不完全句(无主语或省略主语)、较长单句和较短复句。

③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不加标点符号,如“1”,“1.1”等.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标题不得排在页末。

(2)正文要求

1.题名:用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逻辑组合来反映论文特定内容,不用不常见或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尽可能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各级标题应层次分明、简短醒目。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且第一个实词的第1个字母大写。如属系列文章,可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内容。

采用最少的字数涵盖最大的信息量,避免繁琐和晦涩,避免冗余词(如“初步”、“探讨”、“试验研究”等)、过多虚词(如“的”、“关于”)的使用,避免近义词同时使用(如“分析”与“研究”,“动态”与“变化”等)。中文题名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便于检索:题名所用词语的选择应考虑到选定关键词和为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提供有效信息。

2.作者:作者姓名置于题名下方。如含合作项目,依次在作者右上角标注作者单位数字,并于其工作单位中标出(如“1、2、3、4…”)。英文中,中国1.2作者表示姓的首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如LangGuangnian,外国人人名按作者自己提供的拼法拼写。有两个第一作者列为:**和**同为第一作者。

署名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确有多人贡献相同,可注明“共同第一作者”)。

避免随意“搭车”署名、遗漏本应署名的作者或擅自加入知名人士。那些协助研究的实验人员,提供测试、检验和观察的机构和人员,以及对试验研究和论文撰写提出建议、给予审阅和其他帮助的人员等,对研究成果确有贡献但不够署名条件,均不列入,可以放到志谢部分。

如果论文投稿后需增减作者,务请提供书面说明(下载中心),列出增减后排序的全部作者姓名,并由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共同签署后,扫描件发给编辑部,否则不予受理。

3.作者单位:写全称(如: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邮政编码。在第一页脚注处注明通信作者座机电话,Email地址和论文的基金资助及其项目编号(双语)。机构数量随署名作者而确定,但也须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4.摘要:论文需同时提供中文和英文摘要。摘要应简明、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原理和结论,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具有相对独立性。摘要包括4个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在这4个要素中,后2个是最重要的。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应符合英文语法,句型力求简单,通常应有10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英文摘要应详细撰写,不必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一般需150~300个实词。中文论文的英文摘要语言表达要简洁,但内容一定要充实(使英文读者能只通过摘要和图表了解和明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甚至可比中文摘要适当详细。

5.关键词:尽量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截取;需3~8个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关键词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英文关键词全部用小写(人名、缩写等例外),中英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结束处不用标点符号。选用表达论文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作为关键词,必须考虑该文被检索的概率和该成果的利用率,所以一定要注意关键词的准确、科学、规范、全面表达。

6.首页脚注和文后要求:

首页:①基金资助:若获某项基金资助,需注明该基金名称及批准号(中英文);②作者单位:至二级单位全称,城市邮编(中英双语);③作者简介:即第一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别、籍贯(具体到省市县,如山东省泰安市人)学位和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地址;④通信作者:即通讯联系人的姓名、职称、座机电话及Email地址等;收稿日期。

7.前言:简要说明研究背景(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存在问题(前人工作和研究空白)和研究目的(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研究设想、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三方面。必须清楚地介绍研究背景,对所研究领域及研究对象要有较完整的文献回顾和恰当的评述,重要文献还应详细介绍(文献要足够新颖,一般不少于10篇,且以近五年的高水平期刊文献为主)。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切忌写成文献罗列),指出当前研究的优缺点并最终落归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上;最后重点论述本文研究在此基础上的(新对象/新问题/新方法手段/新理论/新?)及所取得的成果和突破。一般不少于1300字。同时注意,不得出现图、表。

原则: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实事求是,不与摘要、结论雷同,避免本领域的常识性描述,恰当引文而不用过多叙述。适当强调本次研究的重要发现,但慎用“极高学术价值”、“填补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词,不用“才疏学浅”、“抛砖引玉”等客套话。前言应与结论遥相呼应。

8.材料与方法:“方法”指所用的原理、工艺、材料、手段、设备等。该部分要解决“怎样做”的问题。其要求是越具体越好,应该让别人加以重复,切记写得太笼统。如调查方法补齐时间地点及数据来源等内容;代做实验列出公司全名称;实验动物应包括:种类、品系、性别、体质量、饲养条件等;实验设备应包括:仪器、试剂、药品名称(通用名)、规格、批号、厂家(国别);材料或对象很多时,可以列表描述。统计学方法要详细。

方法和步骤的描述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恰当引用文献,不过多重复阐述普通的或已报道的方法。若方法描述较多,可分层次,并尽量与结果、结论中的层次相对应。方法中应具有足够信息使同行能够重复实验。

9.医学名词:以《英汉医学词汇》为准,如用缩写词代替术语的全称时,必须在正文首次出现时用括号写上全称。种属首次出现后括号注明拉丁文,斜体表示。

10.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11.数字及统计学符号:数字执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统计学符号按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P值应给出实际数值,小数点后保留3位数。

12.统计学处理: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适当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也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适当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一般用P>0.05、P<0.05、P<0.01表示,文字描述为“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13.缩略语:文题不使用,文中尽量少用,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使用英文全称。图表内不使用缩略语,应注明全称。

14.图(Figures):图要有自明性,均应有中文和英文的标题。作者最好提供实际印刷大小的图片。图中注解均用英文撰写,但作者需提供中文对照内容,以备编审者参考。注意:图中线条要虚实分明、均匀、清晰。论文提供照片时,照片的图象必须清晰,黑白分明,图像应保证灰度层次清晰。作者最好提供实际印刷大小的图片。图分为两栏(8.0cm宽)和一栏(8.0~17.0cm宽)放置。一般情况采用两栏形式,以利于排版。所有的图都应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

15.表格(Tables):表要有自明性,均应有中文和英文的标题,内容要简练。表内栏目的信息及表中注解均用英文撰写,但作者需提供中文对照内容,以备编审者参考。

表格只用在比文字表达更精炼的地方,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注脚应用斜体小写字母表示,并按横向依次列出(非纵向);如果正文和表格都要引用注脚,表格中的注脚与正文一致。作者应使表格满足期刊要求,避免过分增加表格的长度,出现太多的栏或太多空格。

16.结果:是作者的贡献和论文的核心,可以文字阐述(一个或很少测定结果时),也可列表或作图描述(数据较多时,此时文字部分要指出数据的特性或趋势,不简单重复图表的数据)。依照时间或重要性程度,结果描述的层次与方法、结论应相呼应。

结果描述要客观、科学、完备。数据要经过提炼和概括,突出有科学意义和具代表性的数据。重要结果才采用“原始数据”表述,一般性结果可采用“总结数据”(如平均值、标准偏差)或“转换数据”(如百分数)形式。注意使用统计分析,并正确使用分析方法。

17.讨论:探讨所得结果与研究目的的关系、与他人研究结果的比较,进一步阐释、推断和展望。适当回顾研究目的和重要结果(但不简单罗列结果),进一步对主要的研究结果进行合理解释、比较(突出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及学术评论句)和推断,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如实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客观指出研究欠缺和研究展望。

概述结论,不是前文各部分句子的简单重复,也不应涉及前文不曾指出的新事实或者无密切关系的内容,而应以研究得出的现象、数据的阐述分析为依据,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研究结果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的意外发现或本研究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与前人研究工作的异同和自己预期目标的比较,本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18.志谢:对给予技术帮助的个人或机构表示感激和尊重。对象为:给予本研究的选题、构思或论文撰写以指导、建议或审阅的人员,为考察和实验做出辅助性贡献的人员,给予技术支持、仪器设备或材料提供、资料信息提供、物资经费帮助的机构或个人等。例行的劳务人员不用专门致谢。

应指出具体帮助和贡献,并获得致谢对象的允许。用词要恰当,避免疏忽与冒犯。

19.作者贡献声明:投稿时注明每位作者对论文的实质性贡献。文章一经发表将著录于参考文献后。署名作者应为参与,对内容负责的人;合著作品来稿应征得合著者同意,并写明通信作者姓名;作者署名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同一科室的作者不能同时作为第一作者,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学组(协作组、专家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其成员的姓名及单位。

2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引用采用顺序编码制,不引用非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文献,不引用其他文章中引用但未经核对原文的文献。在正文中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以上标形式放置。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章中引用的顺序依次排列,每条著录项目应齐全。参考文献采用双语著录格式,中文文献在前,译成的英文在后。列出文献前3位作者,姓在前,名缩写在后,姓与名之间用空格分开,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应给出文章的DOI。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的一些必知要求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