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人品与书品相结合的理想典范

征文网 2020年11月27日文学快讯评论623 阅读11474字

在中国书法史上,虞世南是个非常值得研究而又非常难于研究的书法家。其书称“虞体”,但他又有似守成之君,坚守二王法度,以至“体”的特征并不明显,不像欧阳询那样轮廓分明。唐张怀瓘《书断》评虞世南说:“其书得大令之宏规”。而评欧阳询则说:“真行之书,虽于大令,亦别成一体。”

《书断》还说:“欧之与虞,可谓智均力敌,亦犹韩卢之追东郭也论其成体,则所不逮欧若猛将深入,时或不利虞若行人妙选,罕有失辞。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张怀瓘这段评论很有代表性,尤其是其中关于虞世南的评论后世评论基本上是循着这条路子展开的。虞世南之所以优于欧阳询关键在于其字外功夫君子藏器这是属于人格修养和人格境界的问题。因此,虞世南在书法史上最主要的意义就在于:他是人品与书品相结合的理想典范。

人品与书品结合得很好的在古代大有在,并不仅只有一个虞世南。十分突出的如王羲之、颜真卿后人即多有论述。但王羲之、颜真卿的遭际尤其是晚年的遭际并不好,后人常为之不平,为之扼腕。而虞世南却有所不同,姁姁儒者,早慧而晚达。陈、隋之世,沉沦下僚,晚年入唐深得太宗爱信。终其一生,实在是旧时文人的理想人生。故其人品与书品的结合,也就成了后世文人心中的理想典范。

如《述书赋》云:“永兴超出,下笔如神,不落疏慢,无惭世珍。然则壮文几(阮研)而老成,与贞白(陶宏景)而德邻。如层台缓步,高谢风尘。”朱长文《续书断》云: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学术渊博,论议持正,无少阿徇,其中抗烈,不夺奇也。故其为气秀色润,意和笔调,然而合含刚特,谨守法度,柔而莫渎,如其为人。虽欧、虞同称,德义乃出询右也。”字里行间,不免流露了一种歆羡之情。

虞世南在书法史上另一方面的意义是:坚守成法,也能自成一家。这对于一些年来书界急于创新的风气,无疑是一剂治病良药。与欧阳询、褚遂良不同,欧、褚二人是在转益多师的基础上自创新格,所以“体”的特征十分引人注目;而虞世南只是谨守二王法度,达到神遇心悟,“体”的外部特征虽不明显,而内涵却十分深刻。

当然,不能排除虞世南也曾广泛学习各家,但当家的终究是二王,冯班《钝吟书要》说:“虞世南《庙堂碑》全是王法,最可师。”这是将《孔子庙堂碑》看作是领会王书楷法的重要门径。不过虞世南的“王法”并不是一笔一画照搬的形迹之似,而是特别注重对于书法内部规律内部关系的熟练把握。他在《笔髓论·契妙》中就将书法与乐器的演奏作比:“鼓瑟纶音,妙响随意而生;握管使锋,逸态逐毫而应。”这是讲熟练之后的随机应变。而这种随机应变应建立在极高的哲学修养之上,所以他接着又说:“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苟涉浮华,终懵于斯理也。”

由于虞世南是站在哲学高度来看待书法,所以在他眼中不同书体就有了相通之处。他在《笔髓论·释真》中就说:“体约八分,势同章草”。这是看到了楷书与隶书、章草的相同之处。在《笔髓论·释行》中他又说:“行书之体,略同于真。”这是看到了楷书与行书的相同之处。在这方面他显得比欧阳询精明“欧楷书精,而行多生硬”(《评书帖》语)以致其楷书有时给人以太拘之感。而虞世南楷、行皆擅胜场,所以其楷书温润浑圆,优游不迫,他的《破邪论》甚至兼有行书的灵动意趣。

虞世南对后世的影响比欧阳询显得更潜在一些。欧阳询之后有名家如柳公权。虞世南之后有人举出了个蔡襄。但蔡襄取法甚广而且主要是取法颜真卿。不过蔡与虞世南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官居清要,而在书法方面都能坚决守成,探赜索隐。欧阳修《试笔》有云:“君谟学书如诉急流,用尽气力,不离故处。”虞世南又何尝不是如此?(百家号·汉府古文化 文化达人 )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