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空间设计研究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表达
设计思想通过设计来得以表现,传统文化制约着室内设计的发展。设计思想与时代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具有文化的传承属性,每一种设计思想都伴随着特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时代的发展和继承中得以传播,它反映的是具有地域民族特征的社会观念和审美需求,体现历史性的文化风貌。
室内设计中体现着传统的设计思想。随着设计的发展,许多现代室内设计理念层出不穷,在现代元素和文化的作用下,室内设计不断创新发展。在发展创新的同时,它是以传统文化为背景来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构成,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对传统设计思想的一种延伸和理解。一些表现手法、语言、思想以另外的隐性途径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设计,而且无处不在。
一、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以及空间要素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是以为人们提供公共活动服务为目的的所营造的建筑空间环境。室内公共空间环境其类型和营造特点多样:它可以是单一的空间环境,也可以作为整个室内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以其广泛性的空间环境特点,在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占有特殊的优势。
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素非常广泛:空间的方位、空间的尺度、空间形态、空间色彩、空间界面等等,其中对传统文化的表达,主要体现在空间尺度、空间形态、空间色彩和空间界面这几个方面。
空间的尺度,即空间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的大小,体现人与环境空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的深度的空间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通过对空间渐变、重复、聚散等不同的空间设计手法表现空间有序和规律的变化,使空间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空间的形态,各种形式围合空间所形成的不同空间感受。如:方形态、圆形态、菱形形态等。方形形态给人大方、规整的感觉,圆形形态在空间环境中给人一种柔和圆润的感觉。不同的空间形态变换应用于不同的氛围下的空间环境。
空间色彩,物质空间的基础上所呈现的色彩定位在室内公共环境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通过人们的视觉感知印象在内心深处产生相对应的影响,它影响着整体空间所传递的文化语言信息,同时它也影响着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行为。
空间界面,界面的含义原本被用于物理和生物领域的研究,在室内空间设计研究方面,它是用来表现空间于空间相连接的部分,具体体现于地面、墙面、顶面等空间构件,同时也包含它们的结构、肌理等因素。
二、传统文化在室内公共空间中的应用及表现
室内公共空间中如何表达传统文化的探索一直在发展和进行着,设计手法逐渐丰富,传统文化含义的表达与体现在于对设计的创新,用现代方法和设计艺术形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
(一)传统图形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空间表现形式多样。图形和纹饰的发展变化体现着传统文化艺术的时代性,传统图形对文化含义和意境的表述更为直接,图形在不同的地域所呈现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反映了鲜明的地域性。在这些图形的设计中,有些恰恰迎合了现代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因此在现代的公共空间设计中,采取直接引用的方式,把传统的图形直接引用到设计中,在表达传统文化于现代设计的交融的同时,传递传统的意喻。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的被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肌理,形式各异的图形设计和创新让人们对公共空间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对传统的图形进行抽象、简化和夸张,使得传统图形在现代公共环境设计中又增加了新的含义,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图形特点,保持了传统形式的韵味。
(二)传统色彩搭配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色彩搭配影响空间对人视觉和心理上的整体性感受,如何在整个空间环境中创造出适合空间氛围的的色彩搭配,就成为了空间环境设计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环境中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重了对材质本身色彩肌理效果的保留,又恰当的使用了人为的配色。
传统的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除了在承重架构和装饰纹饰上采用易雕刻、移动的木材构成之外,其他的空间围合构件基本上都使用了原材料的本质肌理和色彩,譬如石阶、走廊、地面和依附它们上面的细节装饰。在构筑材料的选材上也十分广泛,室内空间经常使用的木材如楠木、椴木等。石材的使用常有:汉白玉、花岗石、青砂石等。不同属性的材料之间的结合搭配,使得整个空间环境丰富充实,色彩独特。
在人为配色上,中国传统的空间设计的使用是有规律的,根据色彩的变化依次为:黄、赤、绿、青、蓝、黑、灰。如宫殿、寺庙一般使用象征权贵的黄色和赤色,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炎黄子孙,黄自古以来就是正统的颜色,是使用最为广泛和最为重要的色彩之一。另外,赤色象征着圆满和希望,它和黄色象征着被太阳笼罩着的生命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在现代的生活中这两种色彩也经常被用来表现传统的主题和渲染气氛。
(三)传统文化寓意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中国丰富的传统语言体系不仅具有装饰化的形式表达,而其它能够通过对空间的依附传达出人们对时代精神文化的寄托,营造一种语言化的意场,传统文化寓意大多以“吉祥”为主体,“吉祥”代表着人们对事物的期望,蕴含着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向往。
空间设计中寓意的表达是以功能和形式为基础,赋予空间的另一层文化含义,是在传文化艺术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寓意是在“形”与“义”的结合中得以传递,以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为基本环境,其中承载着视觉形态与意义象征之间约定性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长期发展中不断交流的结果,并且依照民族的地域文化背景逐渐形成一种共识。
中国的传统吉祥物繁多动物如:龟、鹤、龙、凤、象等;植物有松、竹、梅、兰、石榴等,还有如意、兽石、礼器各种在文化发展中所形成的独具特点的物品。像寓意美好的回形纹,象征四季皆福的“四蝠如意”,代表同心齐力,事业繁荣昌盛的同心方胜纹饰,都无不体现人们对生活对期望的表达。
从古至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样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寓意是在东方独特地域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广泛性、多样性的宝贵资源,它是不可替代的艺术表达形式,在传统装饰元素所体现的文化寓意同样可以运用于现代的公共环境设计中,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对其进行简化归纳、夸张和抽象的提取,从而适用于不同的空间环境氛围,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和深层的文化寓意。
三、现代公共空间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
(一)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东北街,在整体上使用了最能象征当地特征的传统园林布局,一些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代表传统文化特点的设计形式被直接运用到了其中,透过正菱形的侧窗,我们可以看到宛如水墨画般的徽派风景,沿用传统符号特征并运用设计手法抽象了的叠落山墙体,粉墙黛瓦、淡雅、素净、朴实无华的色彩搭配,都体现了贝聿铭对吴文化和苏州地区地域特点的把握。除此之外,在设计中有意对整个空间环境进行了缩小的处理,留出了部分的庭院和水塘的面积,减少了整个建筑对人们心理所造成的压迫感。总体空间环境为了协调周围的建筑,高度并不显得高大和突出,而是不张扬的融入了周边的环境,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中庸含蓄的特点。
(二)贝聿铭—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的设计特点也同样延续着对传统文化的表达,整个空间的布局犹如北京的四合院,客房各翼的屋顶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中硬山和单坡的屋顶形式,深色的钢材和淡色的玻璃依旧是对园林中黑椽和青瓦之间关系的诠释。月洞门和菱形窗式以贯穿其间的流觞曲水达到空间上的交流,同时也深刻的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性特点。香山饭店的设计通过对传统文化历史符号的运用和现代材料的结合,营造出了适合现代人生活而又体现传统文化寓意的公共空间。
四、总结
室内公共空间环境对于建筑环境的整体性表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它是物质形态的承载者,室内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与传统脱离不开的,任何形式的改变和创新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沉积在人们精神和意识深处的思想形态,通过室内公共空间对传统文化的表达,赋予整个空间更深等次的内涵,传统文化具有多样而广泛的内涵优势,这种内涵是历史生活和艺术发展的积累,它作为一种独特形态的文化资源在空间艺术设计的形成和发展中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认知和理解传统文化所承载的语意和艺术积淀,充分地创造性的发挥传统文化在室内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表现价值。随着空间环境设计探索和发展的逐步深入,将会出现更多基于传统文化新的空间表现形式。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中漆艺运用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漆艺,经历过古代的辉煌和历史阶段性的遗忘,在当下被挖掘并重新认识。本文论述了漆艺在现代公共空间设计的类别以及应用特性,探讨了现代设计中漆艺发挥的特殊作用等,呼唤更多的人了解大漆并用其作为材料进行创作和设计,服务于社会。公共空间陈设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和室内设计范围重合,但主体是艺术品的创作与陈设。这类空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广场、街道等公共活动场所。室内公共空间顾名思义把公共空间的范围缩小到室内环境的空间,针对其进行艺术创作和陈列摆放。优秀的室内空间陈设作品是环境、设计、材料的高度整合。材料的使用和搭配是空间陈设的物质基础是物化的呈现。目前可供选择的材料品种繁多,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要求进行选择。大漆作为传统的材料,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建筑、家具、日用器具等方面。现如今漆材料被人们重新认识,设计加工的艺术品成为空间陈设的新元素。
一、漆艺生发和演化的进程是其作为公共空间陈设新元素的历史基础
河姆渡文化的朱漆木碗,是人类最早使用漆的实物证明,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大漆又称国漆、土漆,具有耐热、耐酸、耐磨、防腐、绝缘的特点,抛光之后呈现天然光泽,被誉为“天然涂料之王”。古代漆艺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漆器的发展历史。商周时期和战国时期漆艺已经得到大力发展,广泛应用于酒器、武器、食器、乐器、、礼器、冥器等。西汉时期漆器的发展更为迅猛和辉煌,制作更加精巧,成为漆器发展的高峰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漆器造型更为丰富。唐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漆器广泛用于佛造像,传统日用型漆器受到陶瓷的冲击,一部分向艺术品型漆器转型。宋元明清时期漆艺不再辉煌,却也是工艺美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漆从被发掘到使用,最直接的原因是材料的优越性。古代人们将大漆直接涂抹于器物,器物经久耐用。后来把矿物颜料加入大漆使得大漆色彩丰富,把它直接用于生活装饰,受到人们的喜爱。我们古代留存下来的建筑和器具上都能看到漆艺深沉又不失变化的色彩。大漆在古代生活中得以广泛认可和使用是其材料性能优越的一种反映。时至当下,大漆作为优质装饰装修材料在韩国和日本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活和生产。比如日本的食器、高档手表、寺庙建筑等;韩国的家具、日用器具等。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漆艺正在被重新认识。无论作为日用器具的生产还是作为纯艺术创作,大漆优越的材料性能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中国古代对漆的使用涵盖了建筑、家具设计、室内陈设等方面。这些无疑都是艺术服务于生活需要的典型案例,为现代室内空间陈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大漆这种材料的特性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的新维度。
二、漆艺在室内公共空间陈设中的应用
漆艺作品因其材料优越、技法多样、装饰性强等特点,作为室内公共空间陈设的新元素,可以在漆画或漆壁画、漆家具如漆屏风、漆摆件等方面进行设计。
1.漆画和漆壁画的性能和应用
漆画陈设于室内空间,易于悬挂,装饰效果强,也易于擦洗。漆壁画即以漆为材料,绘制在夹芯板、密度板等媒介物上,然后安装在墙面或者直接绘制于墙体的大型漆画,它是漆画在室内空间延展至大尺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空间中墙面与画、空间与形象的紧密结合。漆画和漆壁画技法丰富,表现力强。漆壁画可以做镶嵌,用螺钿、骨、石、玉等材料按照特定形象进行镶嵌,丰富的材料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被很多人喜欢。也可以做漆雕,类似于浮雕的效果,打破传统漆画平面性的效果,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感受。还可以用漆直接彩绘,然后打磨抛光完成。大漆材料和工艺特性使得漆壁画大气磅礴、绚丽多彩。区别于传统壁画,漆壁画不易变色、表面光洁易于打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对漆壁画青睐有加,成为酒店大厅、时尚会所、历史博物馆等空间陈设的主要选择。
2.大漆家具和屏风的空间应用
家具作为日用品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传统家具通常选用优质木材进行设计加工,在造型和功能上尽其所能。大漆家具在日常家具基础上强调着色的花纹和造型相协调,突出陈设环境的气氛。大漆家具既可以古朴卓然,也可以现代时尚,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比如设计师为客厅设计的茶几、沙发、和储物柜简洁大气、充满时代特征。为中式书房设计的条案和书柜,可采用素髹或螺钿镶嵌的方法,前者大气自然,后者生动深沉,和书房读书的环境相得益彰。漆屏风是室内陈设的重要类别,属于家具类,但屏风因其强大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往往受到设计师和使用者的青睐。漆屏风有四扇、六扇、八扇等不同设计,往往取双数为吉祥数。功能是室内空间分割和装饰。从大小形态上可分为插屏、桌屏、折屏等。将漆艺的种种技法应用于屏风,或描绘或镌刻,或镶嵌,典雅大方,吉祥富贵。
3.漆摆件对空间的补充和美化
小型器具,比如花瓶、花台、烛台、香具等是对空间中大型家具或绘画起到补充和对比作用。花瓶等因为体积较小,可以用大漆灵活处理,以适应不同的空间环境,起到很好的美化和点缀作用,在室内陈设中不可或缺。
三、结语
历史证明漆艺作为优质的材料沿用了数千年。在现代的设计领域中,发掘新材料,运用新思维进行设计或者跨界设计正是时代的趋势。人们越来越能认识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养料和智慧。古人选择了漆,我们重拾对大漆的认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作者:耿玉花 单位:沈阳大学美术学院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现代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在实际设计中的处理原则和设计方向,从美学原则、视觉传达中的整体感、符合时代的时尚感、个体的形象和气质等几个方面,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论述手法,可以探索如何创造一个符合社会和自身需求的现代办公综合环境的综合设计方法。文章结合案例,以确定办公空间不同的功能和形式,寻求其中的规律性,论述如何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办公整体环境。
关键词:办公建筑;美学原则;视觉整体感;时代时尚感;个体的形象气质
从全球范围来看,多样性和推陈出新以及生态性是全世界新型办公建筑环境发展的总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中国的办公环境设计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总结出以下设计原则。
1 美学原则
1.1 形式美的基本原则
从某种意义来说,无论是办公建筑还是其他功能的建筑,也不管是室内空间还是室外空间,建筑空间都可以说是一种视觉空间。人们要在建筑空间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首先,它在视觉上应该是具有美感的,也就是所谓的形式美。
建筑空间除了要具备使用的功能以外。还以追求审美价值作为最高目标。然而,由于审美标准具有十分浓厚的主观性,使建筑空间早现出千变万化的形式,故此只能充分把握共同的视觉条件和心理因素,得出相对具有普遍性的形式美原则。形式美原则是创造建筑空间美感的基本法则,是美学原则在建筑空间设计上的直接运用。多样统一的形式美基本原则具体体现在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 比例
比例是一个整体中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体现建筑空间中,就是空间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之间的关系。所谓推敲比例,就是指通过反复斟酌而寻求这三者之间的最佳关系,更为明确地说,整体形式中一切有关数量的条件,如长短、大小、高矮、粗细、厚薄、轻重等,在搭配得当的原则下就能产生良好的比例效果。
在办公建筑公共空间中,从空间的结构、设施的布置到细部的处理等许多方面,都要注意比例的问题,其作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运用比例原理,可以获得最佳的位置、造型、或结构;金茂大厦共享空间的比例按照次序垂直展开,形成一种韵律感,体现了该空间的优雅华丽(图1)。日本仙台媒体中心一楼大厅是通过巨大的网格状的柱子与大厅其他元素的比例对比关系,来烘托气氛。
利用不同的比例造成不同的空间效果;如东京NTT总部大楼内部广场空间,通过不同的比例关系,营造出感观不同的广场效果。接近主楼的一边采用开敞的比例关系,体现出广场和建筑的关系;而处于边缘的一边,则通过在大空间下的小比例的景观小品的穿插,使得大空间更加易于接近(图2)。
利用比例调整细部,以获得最佳的空间效果。如日本东京都千代办公楼前广场的设计中,通过横向和竖向的线条比例的调整,从而产生出具有简洁明快的禅意办公空间效果(图3)。
1.1.2 尺度
尺度是建筑空间的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印象大小和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尺度与比例不同,比例主要表现为各部分数量关系之比,是一种相对值,而尺度却要涉及到真实大小和尺寸。
(1)办公建筑公共空间尺度的特殊性
人类对于周围的物体,都存在着一种尺度感。如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家具等,都有合乎人使用的大小、尺寸,人类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对这些物体的尺和它们所具有的形式,形成一种固定的对应关系,并作为一种正常尺度观念。因此,一般来说尺度感与真实尺度应当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建筑,有时却可能尺度感失真,不是本来很大的建筑显得很小,就是本身不大的建筑,却装扮成很大的样子。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建筑不同于其他物体,它有其特殊性。办公建筑公共空间尺度也是如此,它的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种:
(2)室外公共空间尺度的巨大化与处理方式
作为办公建筑的室外公共空间,除非受用地的限制,一般都体量巨大。大尺度带来的气派和大气是其有利的一面,但是它所带来的空旷和乏味,以及不符合人的心理尺度感,也是其硬伤。比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巴西国会大厦及周边环境,拥有巨大而磅礴的造型和尺度,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但是也带来了种种问题,主要是因其尺度过大而造成的办公距离过远,以及不符合人的正常尺度感。要解决上述的问题,主要的手法在于将大尺度的空间增加细节设计,丰富它的景观层次;使其既具有大空间的和大尺度的气势,又具有耐人寻味的细节和小品,更接近人的使用尺度。比如同样是市政建筑的环境设计,多伦多市政厅的室外公共空间的设计,就在大面积的广场空间中融入了很多人性化的细节和景观,使人和空间更加亲近。
(3)室内公共空间尺度的复杂性与处理方式
由于办公建筑的形式和体量多变,更由于建筑内部功能的多样化,再加之新型材料和结构的运用,办公建筑室内公共空间的尺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变化。人们处于这种空间之中,容易产生尺度感的混淆,容易增加心理上的紧张感。例如印度博帕尔邦议会大厦的大厅。巨大的尺度和相互交叉的空间,缺乏以人为尺度的参照物,所以会使人失去尺度的判断力。处理这样的公共空间,可以采用两种基本手法,一种是将复杂的空间尺度进行简化处理,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尽量使大空间的尺度统一化,使其从视觉上相对简化明了。比如日本的东京都大家商会大楼入口门厅,采用统一尺度的划分方式,给人很强的方向感和领域感(图4)。另一种方法是在公共空间中加入以人为尺度的家具,景观小品等设施,使人们有可以判断尺度的参考对象,来增强空间的亲和力。在法国马赛罗纳河口省政府大楼的大厅中,设置了一个用以咨询的服务台,从而使空旷的大厅有了以人为参照的尺度,与巨大的尺度相对比却又取得了和谐的效果。
2 视觉传达中的整体感
空间是客观存在的,是需要人的视觉对空间的存在进行 感知、认知的,因此在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环境的视觉认知性。在城市环境中,办公建筑公共空间小环境的分布一方面是按照功能要求进行布局的,另一方面则完全依据视觉需求布置的。建筑空间的视觉传达所采用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空间上运用点、线、面相互穿插的布局方式,或是在色彩上运用对比、统一、渐变等的变化形式。在这里,对具体的方法不作过多的论述,但作者认为无论使采用何种视觉传达的具体方法,在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视觉传达中,整体感和统一性是其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在办公建筑公共空间中,视觉传达中整体感主要有以下两点。
2.1 办公建筑中各具体公共空间之间的整体感
作为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是由具体的分空间来组成整体的。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看,将一种设计的思路或方法融入到各个具体的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易于把局部空间组成整体空间,使整体空间具有鲜明的统一感。所以在办公建筑公共空间中,不管是建筑立面、室外广场、入口、大厅还是电梯间等等,都要明确一种设计思想,并采用相近的造型因素、材料和色彩,使其内外部空间都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如理查德.迈耶设计的海牙市政厅,其代表性的白色贯穿始终,相同的色彩和符号,材料在室外公共空间中出现,使各个空间呈现出一种绝对的整体视觉感和特色感(图5)。再比如荷兰海牙的省议会大楼扩建体,作为办公建筑,它的室内外空间也同样延续了一种共同的设计语言,运用简洁化的曲线造型来体现办公建筑的流畅和高效,同时也反映出很好的整体设计理念(图6)。
2.2 办公建筑中各具体公共空间的细部整体感
除去各个具体空间中统一的整体视觉效果,每个具体的细部也要把握好整体的设计思路;使整个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从极小的细节,到空间的局部,再到整体空间,都有着一气呵成的感觉。细部整体性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因为具体细节的突兀和另类而破坏了完整的视觉效果。但是细部整体性设计也不是将细节处理简单化、呆板化,而是在控制住统一设计语言的前提下,注意运用多种处理方式和手法,使其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只要掌握好变化的“度”,就不会引起整体之中的不协调。如日本东京都的永田街PRU-DENTIAL办公楼中央庭院,在其整体以直线条和矩形元素为主的设计语言下,各个细节都遵从这个前提来展开,但是也通过一些材质,色彩和符号的不同,来寻求整体之下的变化。
3 符合时代的时尚感
从办公楼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作为现代生产力急速发展的全新产物,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建筑形式,更由于它特殊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人群,决定了它必将会是引导潮流设计的风向标,代表了最新的设计思想、材料技术和新型结构。作为办公建筑的一部分,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时俱进,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所体现出的时尚感完全符合时代潮流。进入到日新月异的21世纪,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更应当反映出高科技信息时代的精神风貌,成为新时代建筑环境的代表性空间。
3.1 历史潮流中的办公建筑公共空间
在此,作者将办公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几个片断联系起来,来呈现出历史潮流中的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变化发展,从中分析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在设计上的紧跟时尚的脚步。
①早期办公建筑折中主义时期
时间:1886年地点:美国芝加哥项目:ROOKERY大楼
19世纪末还是办公建筑的发展早期,但当时的许多办公建筑在一出现就代表了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思潮。Rookery大楼以其可使所有办公室都享受到自然光线和通风,中空的方形设计以及许多技术革新而著称。在公共空间中。Rookery大楼外面暗红褐色的砖和花岗岩,与内部令人眼花缭乱的灯光和装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100年以来光辉不减。在内部公共空间特别是大厅的设计中,设计师约翰・韦尔伯恩・鲁特擅长利用光和空间,大厅的采光天井及其花边玻璃顶棚、镶嵌地板和曲线形的楼梯获得了人们的赞誉。1905年,当鲁特对大楼的内部豪华装饰即将完工时,赖特应聘对大楼进行现代化设计。赖特未进行任何结构改变,他在鲁特的铸铁装饰外重新覆盖了一层白色卡拉拉大理石,而且几乎每一片上都有复杂的镶有金箔的摩尔式雕刻。可以说,Rookery大楼的室内公共空间的设计,以成为当时在古典主意思想影响下追求新设计思路(折中主义)的典范。
②装饰艺术风时期
时间:1931-1973年地点:美国纽约项目:洛克菲勒中心
装饰艺术风从古典式过渡而来,是象征性和表现性的艺术。摩天大楼中的装饰艺术风格注重外部的装饰,形成装饰的立面建筑学,表达一种混合了历史知识的现代主义精神――这包括其它风格的反映和修改,它厌恶折中主义者的装扮、虚假和艺术的不真实。胡德(HOOD,1881―1934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设计师,他设计的洛克菲勒中心是艺术风的结束。装饰艺术风摩天楼主要处理手法是:高耸体型、垂直竖线条(垂直细长的窗)、对称后退的体形、商业化图案、活泼的金属下墙和石灰石墙面等。除去外观设计中装饰艺术风方面的成就,它还在中心创造了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下沉广场。下沉广场是城市地形中相对特殊的元素,热闹的公共空间与其环境并列,产生一种沙漠绿洲的魅力。这种全新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手法开创了办公建筑室外公共空间的全新模式(图7)。
③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时期
时间:1952年地点;美国纽约
项目:西格拉姆大厦
经历了装饰艺术风时期的创新思考,办公建筑发展到更加纯粹的现代主义时期,建筑的形式和空间更加简洁,造型更加单纯。设计的出发点围绕功能来展开,摒弃了过多的装饰和造型,正如密斯所说:“LESS Is MORE”。
由他所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这幢雄立于纽约曼哈顿区花园街的西格拉姆大厦是一座豪华的办公楼,总高达158米,建筑物底部,除中央的交通设备电梯用地处,全部留作一个开放的大空间,这样就便于交通,使它显得清高,不同凡响。这也是办公建筑门前广场的第一次尝试。建筑物外形极为简单,方方整整,直上直下的正六面体。整座大楼按照密斯的一贯主张,采用刚刚发明染色隔热玻璃作幕墙,这占外墙面积75%的琥珀色玻璃,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使大厦在纽约众多的高层建筑中显得优雅华贵,与众不同。昂贵的建材,和密斯精心的推敲及施工人员的精确无误的建造使大厦成了纽约最豪华精美的大厦。西格拉姆大厦和它公共空间代表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最精华的思想和全新的办公建筑设计模式。
3.2 新潮流中的办公建筑公共空间
80年代以后,随着电脑,通讯和其他技术的飞速发展,以 及人们对于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日益关注,办公建筑的公共空间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办公建筑的设计仍是整个建筑界设计的时尚风向标。新的潮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新型材料和技术塑造了全新的空间。
随着新型玻璃,合金材料,人造石材等新材料以及膜结构、悬索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技术的逐步运用,加之设计理念的变化;办公建筑和其公共空间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简洁化、智能化和透明化的时代特点。例如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英国伦敦第四台总部大楼,它是办公建筑中一个醒目而又夸张的建筑典范。其实,它那富有表现力的风格却又极易使人产生错觉,认为它是未来主义者步入电子时代的序幕,其实,它不过是两幢设计美观并用夸张手法表现和组合起来的传统式写字楼罢了。这一建筑物是以一种颇具吸引力的都市风格设计的,内有一个盆景式花园,临街是一个半圆形的广场。建筑物的正面展现了一种豪华而又细腻的玻璃和金属工艺,完全体现了新时代的材料美和技术美,并使这中风格从室外过渡到室内,运用的相当彻底。(图8)豪华而又细腻的玻璃和金属工艺展现出新时代的时尚感。
4 个体的形象和气质
上文已将视觉传达中的共性部分作了说明,下面就视觉传达中个性的部分再作详释。所谓视觉传达中个性主要是指个体的形象和气质。作为办公楼,虽然共同的功能是用来办公,但是办公是一个大的通称,办公的分支类型也是很多的,这些不同的办公分类需要不同类型的办公空间和环境。这种由功能而引起的办公空间的多样性,可以说是由内因而引发的外在变化。
办公的类型多种多样的,行政、金融、商务、科研、通讯、管理等等都属于办公的分支。不同的办公分类,要求其所处的办公空间和环境一定要契合本行业的身份和特色。例如:市政办公空间和环境需要反映政府部门的权威和高效,廉洁。它的公共空间一般处理的较为开敞大气,造型较为简练和厚重,细节上不作过分装饰,在整体设计中也加入地域特色,表达出当地的文化和内涵(图9)。
而在金融性质的办公空间中,雄厚的财力和极强的信赖感才是其应传递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在这样的氛围下,它的公共空间呈现出稳重而高档,干练而大方的设计特点,越发显示出厚重的财富基础和诚信内涵(图10)。
再如高科技的科研和通讯办公空间,他们要求在其公共空间中展现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技术美和智能化,借以表达自己科技前沿的形象。所以他们的公共空间一般多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造型大胆而前卫,空间变化丰富时尚。
以上只是列举了三类较为常见的办公分支和它们的公共空间的处理手法。在实际的设计中,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情况,但是把握所要设计的空间的办公性质,控制好最终的个体形象和气质,使其完全吻合将来的使用者的需要,并能体现出这类办公建筑的特色,也就掌握了设计的主题。
办公建筑及其环境设计应更多考虑的是城市空间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不是新颖超前的建筑外观或者它的巨大尺度。回顾西方发达国家办公建筑近十几年来的发展趋势,已从强调突出个体的自我表现、不断争取更高的高度,刻意追求摩登几何造型、单纯显示新材料新技术,逐步转向更加注意办公建筑本身与城市和环境的协调,注意使用上的开放性和多功能性,注意装饰与细节上的历史文脉继承,以及整体环境的生态性。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们对休闲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们愈加关注生存状态和整体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环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甚至塑造着人们的个性、思维和情感。人类对生活质量意识的觉醒反映在对自然光环境的追求上, 人们不再满足于良好的照度, 向往自然是人类的天性。阳光中庭、角窗、落地窗的大量出现反映了人们对建筑、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公共建筑;特点;室内设计;发展趋势
前言
当代生活中, 很多人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封闭而毫无意味的环境中度过, 坐在隔断的空间内, 空气是处理过的, 周围的材料是人造的或合成的, 有时甚至光线也是人造的, 由于失去了与自然界的联系, 人们的感官变得迟钝起来。人们渴望生活和居住空间有意义, 内心盼望与自然沟通, 于是就有了安藤忠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 “自然应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很接近的存在。它应成为日常生活如工作、购物、与友人约会聊天时最好的伴侣,我希望将自然重新引入都市之中, 并与日常经历相联系”。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远不止于地形和地点, 自然光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引入建筑, 同时引入了户外景致, 使室内外自由衔接; 同时, 自然光引入了时间, 使人们能感觉到季节的交替与时间的流逝, 于是人们的居住场所变得有意义和意味。
一、公共建筑的特点
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和建筑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当今社会出现的建筑科学的进步和现代艺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建筑和室内环境设计有了新的理解。公共建筑面临新时代各种建筑思潮的挑战,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高科技建筑产品和设施的应用使“高技派”建筑成为经久不衰的“时髦”。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传统建筑手法和美学法则与现代空间造型、现代材料、结构技术相结合,追求典雅的建筑新气派,是某些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新的理念与方法。强调新建筑的地方风格和乡土气息,更注重建筑的人性特征。
1.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发展表现为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新理念的产生,即包括环境、生态、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等的综合观念。室内设计是通过室内设计元素对各种事物及含意进行表现的,室内设计形式可以看作是室内设计元素加上从建筑室内设计学的历史中积累中选取的“引用语”\。在建筑室内设计符号学中有很多种对室内设计元素的分类方法,室内设计元素分为表现的元素和内容的元素两大类,表现的元素包括覆盖表面的元素和形式表现的元素;内容的元素包括生活方式、种族领域的元素,社会人类学含义元素和表现个人心理意图的元素。
二、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内容
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 需要综合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 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 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还会涉及材料、设备、定额法规以及与施工管理的协调等诸多问题。可以认为现代室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 但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为人和人际活动服务。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 它既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 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主要体现在光环境、色彩、声与材质等内容上。
1.光的设计
在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中, 光不仅是为满足人们视觉功能的需要, 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因素光能制造空间、改变空间或破坏空间, 它直接影响到空间形状大小、质地和色彩的感知。影响采光设计的因素很多, 其中包括照度、气候、景观、室外环境等, 另外不仅要考虑直射光, 而且还有漫射光和地面的反射光。
2.色彩设计
色和光不能分离, 色彩作为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一种手段, 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 室内色彩往往给人们留下室内环境的第一印象。只有把色彩与室内空间、采光、室内陈设等融为一个有机整体, 色彩设计才算是成功的。
3.材质的选用
公共建筑室内界的饰面材料, 应同时具有使用功能和人们的心理感受两方面要求。除了考虑室内的视觉效果以外, 还应注意人通过触摸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和美感, 例如坚硬平滑的大理石、花岗岩、金属, 轻柔、细软的室内织物, 以及自然亲切木制材料等等, 应根据空间的不同需求来综合考虑。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 人们已厌倦了钢筋混凝土的生活空间, 人们对公共建筑室内界面材质要求逐渐把目光移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成为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很多天然材料开始受到设计师和大众的宠爱。
4.声环境设计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声环境亦同样不可忽视, 以广州白天鹅宾馆中庭为例,“故乡水”瀑布就是较好地把自然景观和声音引入室内空间, 使整个室内空间增色不少, 取得良好的效果。总之, 在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 应将形、色、声、质最终融为一体, 赋予人们以综合的心理感受。
三、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1.绿色概念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概念可以理解或转义为环境共生, 生态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性发展等概念。它涉及的内容包括:生态与环境的保护, 功能与使用的耐久性, 自然能源的再开发, 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再生, 环境的健康、安全、方便、舒适, 生命周期的整体考虑。经过长时间不断深入的实践与探索, 20 世纪80 年代人们提出了“绿色”设计道路, 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也是室内设计必然趋势。
2.生态景观与建筑节能
在国外发达国家, 生态主义的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和图纸上空谈, 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实验, 已经成为室内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 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 占据了首要位置。未来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将一方面注重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在交通环境等方面的融合, 另一方面将更重视在景观上的联系。在生态、低能耗技术上, 以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走在世界前列。在欧洲, 现代生态节能高科技住宅已达到零能耗的技术标准。我国要实现生态节能高科技的应用, 设计专业的深化与整合是前提。目前生态节能建筑发展有两大发展趋势: 一是调动一切技术构造手段达到低能耗, 减少污染,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内热功环境和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 研究人体对环境生理、心理的反映, 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的室内环境。国际最新建筑节能技术规范的核心思想, 就是从控制单项建筑维护结构( 如外墙、外窗、屋顶等) 的最低保温隔热指标, 转化为对建筑物真正的能量消耗量的控制, 达到严格有效的能耗控制。
3.社会性、艺术性
室内设计是一个综合的整体, 艺术、功能和科学是现代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追求的三个目标。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 有社会属性, 这要求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必须满足公众的室内功能需求。毋庸置疑, 室内设计是一门艺术, 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室内设计从一开始, 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 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 到后来的简约艺术、波普艺术, 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室内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今天, 艺术形式层出不穷, 纯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 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景观等的创作手法, 创造了如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 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
4.高度智能化
代表21 世纪建筑高科技含量之一的智能建筑, 将是人类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设施。现代科技手段及智能技术在未来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应用, 将产生更多的优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
5.高度民族化、地域化过度强调现代化, 公众虽然提高了生活水平, 却又感到失去了民族传统, 失去了过去。因此, 未来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 又讲传统。设计师的根本任务就是在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提下, 把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走有特色创新之路。
结束语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不只是普通的设计,它包含室内空间所需的各种物品、各种因素所构成的整体环境。我们只有通过加深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的理解,才能设计创造出人性化的室内空间环境,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理想生活方式。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公共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首先概述了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具体论述了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所表现的元素,包括覆盖表面、形式表现、生活方式和社会人类学,然后通过酒店与博物馆具体分析了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措施。
关键词:公共建筑;室内设计;色素;酒店;博物馆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发达,各种公共建筑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建设与发展。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的任务就是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奈件,积极发挥创作思维,创造一个既符合生产和生活物质功能要求,又符合人们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内环境【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公共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的研究也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世界上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设计的“现代性”、“民族性”或“地域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2】。同时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对设计的影响,业界有目共睹。室内设计有一段时期是引导着材料走的,而最近几年新的材料、新的工艺促进了室内设计的发展步伐【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方法与措施。
1.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
1.1 公共建筑的特点
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和建筑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当今社会出现的建筑科学的进步和现代艺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建筑和室内环境设计有了新的理解。公共建筑面临新时代各种建筑思潮的挑战,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高科技建筑产品和设施的应用使“高技派”建筑成为经久不衰的“时髦”。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传统建筑手法和美学法则与现代空间造型、现代材料、结构技术相结合,追求典雅的建筑新气派,是某些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新的理念与方法。强调新建筑的地方风格和乡土气息,更注重建筑的人性特征【5】。
1.2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发展表现为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新理念的产生,即包括环境、生态、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等的综合观念。室内设计是通过室内设计元素对各种事物及含意进行表现的,室内设计形式可以看作是室内设计元素加上从建筑室内设计学的历史中积累中选取的“引用语”\。在建筑室内设计符号学中有很多种对室内设计元素的分类方法,室内设计元素分为表现的元素和内容的元素两大类,表现的元素包括覆盖表面的元素和形式表现的元素;内容的元素包括生活方式、种族领域的元素,社会人类学含义元素和表现个人心理意图的元素【7】。
2.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所表现的元素
2.1 覆盖表面的元素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建筑物的最外一层,即建筑的表层,所能了解的也经常是这表层所携带的含意,而非深层的建筑含意。按符号学的重要等级进行划分,它或许在表现元素中占据首位。由于民族、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种色彩又有着不同的气质,成为某些事物的象征,使色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室内环境的气氛定出主基调。对于室内设计师而言,除了技术性能的考虑以外,更主要的还要从视觉艺术效果与触觉效果的方面加以考虑室内装修的材料必须满足防护、隔断、通透等各种空间组织方面的效能,同时还担负着材料表面肌理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与触觉效果满足方面的效能。
2.1.2 形式表现的元素
室内形式并不单指表面的造型和色彩等媒介所创造的视觉效果,而是包括功能、结构和美学表现等综合要素所共同结合而成的整体问题。所谓功能形式,就是指具有实际用途的形式:所谓结构形式,就是指合乎构造法则的形式;而所谓美学形式则是指合乎艺术原理或是具有视觉价值的形式。三者虽然性质不同而且目标各异,但却密切相关,相互影响。最理想的形式设计是以一种形式解决这三种问题,但在实际上却难以同时兼顾,设计师往往要通过一系列合理的程序,对设计方案施以反复的调节,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2.3 生活方式的元素
生活方式的符号虽然也为其他人工制品所共有,但对于建筑来说则是非常独特的。在传统的日本室内空间中,既有素土地面的房间,也有铺地板或榻榻米的房间。在现代,以榻榻米房间为基础的现代和式室内空间已经广泛流行。在这种新型设计风格中,恰当地利用传统符号并加以强化,可以对室内的风格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4 社会人类学的元素
众所周知,人际间的交往行为与距离有密切关系。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距离越远,关系越疏离。领域性与人际距离是环境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对象,在室内设计中把握住人类在生活和交往中的这方面特点将有利于创造宜人舒适的空间环境。比如在餐厅、酒吧设计中,位子与位子及桌子与桌子之间的距离安排将影响室内空间的环境气氛,并反映处于其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亲密程度。比如当前定制化别墅结合了中国别墅的具体风格,功能上更加完善,贴近中国人的生活。定制的模式给予当下的室内设计很好的启发,设计是因人而存在的,不同的人的生活空间应该与其心灵存在程度的契合。
3.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措施
3.1 酒店的设计
作为宾馆酒店,有着自己独特的空间组成。首先它和其它公共建筑一样,具有一套交通聚散、公共会客空间。从建筑上讲,这些空间需要有适当的面积和体积来满足人们的集散、交际活动。从室内设计角度讲,公共聚散和会客空间需要从色彩、形态、质感及尺度上给使用者一个明确的感受。每个空间具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或高大、宽敞,或亲切、温馨;有的要以线为主,有的则以静态表现为主。每个大型酒店都会有独特的风格和其独特的功能设计意义,故此在设计上要采取何种方法手法,如简洁明了的现代风格,复杂稳重的古中式风格及欧式风格等。无论采用什么设计手法,宾馆酒店设计的构成形式是一致的。比如门厅和过厅空间是人流活动最频繁的区域,而且作为空间的第一层次,其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与否是至关的重要。现代的设计理念,往往将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手法引入大厅设计中,使绿化、水、室外家具和室内空间成为有机的整体,创造出室内外交融,人工与自然相间的聚散空间。
3.2 博物馆的设计
理解当代博物馆建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理解博物馆的独特功能,不得不说,这是建筑师普遍忽视的一个方面。人们普遍倾向于把大多数博物馆看作公共建筑,但是在建筑史上,现代博物馆的起源却和私人化的建筑类型密切相关,更确切地说,最早的博物馆建筑曾经和住宅的功能相差无几。我国新国博形成了空廊-庭院-空廊-室内公共空间-展厅的复杂层次,使得原来由空廊进庭院再直入中央大厅的格局更加自然,使得观众有了漫步盘桓的缓冲;但是更决定性和富有意味的变化还不仅仅如此-就在观众刚刚步入室内公共空间的那一时刻,现在有了两座南北方向的巨大梯级0原来革命历史博物馆设计中不寻常地“消失”了的中央楼梯现在回到了国家博物馆,让原先匆忙开始的展览有了一个宽裕的前奏。。它所传递的明白无误的信息是,现在博物馆的功能已经不仅仅限于被厚重墙体重重包裹着的传统展厅,它也可以是门外一马平川的广场公共空间的延伸,将不寻常的变化无端的城市情境引入了室内。
总之,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不只是普通的设计,它包含室内空间所需的各种物品、各种因素所构成的整体环境。我们只有通过加深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的理解,才能设计创造出人性化的室内空间环境,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理想生活方式。
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探讨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